• 5

Stepdragon Racing Bike (SR29)競速小徑車美圖欣賞

whpan1 wrote:
會哦!她在問我有沒有...(恕刪)


如果顧攤位就沒辦法逛了...而且小弟英文爆爛

我看我還是去跟蘇小姐握手就好了,只是不要被拿刀砍
鋼管另外一個有味道的地方是LUG前叉肩蓋的部份
不要說仿古的
真正古的比如老貂,前叉就是有這種結構
沒有LUG的鋼管感覺上就比較一般,當然成本考量也是一個原因
真正功夫的應該要先電再烤
把LUG都弄的亮晶晶才漂亮
像以前CYCLE HOUSE GIRO那支MB-1 STEEL,就有把部份細節做出來




另外直叉彎叉跟鋼車鋁車沒有必然關係
取決於設計者對車子路感設定而有異

當然即使是直叉也不會是死直的
跟頭管之間可能還是會有一點點角度
加大RACK/TRIAL來維持一定的穩定性

聽組裝廠說!這批PROxxx的車只有50台~原因是他們出日本時多做50台銷台灣的.因景氣關希不敢太冒險做太多.所以只做50台...想擁有PROxxxx得趕快下手了~~~~~也許!也許銷量好會再追加

同時他們也傳了幾張圖給我~~~~SD已經在最後試車階段了.應該在月底或月初車就會推出了(顏色還不知道)

看了圖好像有出雁把跟彎把~~看樣子還蠻復刻的~彎把不知是不是定裝照.(變速系統很像是105)如是那顆輪組想必不是便宜貨.

SD這次果真是有備而來.至於仿的爭議.只有等車出來~再來端詳~不想花太多coco的人.可以等等這部車的上市.

也許配備跟組裝都是我們期待的~~~


















wizzchang wrote:
鋼管另外一個有味道的...(恕刪)

這隻車架真是漂亮.果然鋼管車用LUG真是一整個對味
請問有更多關於這台車的相關資料嗎
我在忙的不是你肉眼能感覺到的,我所想的也不是馬上見著的…
哇靠2919 wrote:
聽組裝廠說!這批PR...(恕刪)


真要說仿的話~當初的SS3不也是參照了T3去改出來的嗎?不過後避震至少還比T3好用的是氣壓的
(雖然....),價格上也是又更便宜了很多。所以其實還可以接受啦!只要是品質不會太差就好了。


But...,毒蛇一點的看法...如果山寨版的小折品質也很優的話,大家就可以接受嗎?
美美的CR-MO鋼管車~~~~
小弟騎了公路車後~騎了P3600小徑車忽然好不習慣~覺得好不穩喔@@
不知道這樣的車架幾何會不會比KHS的P3600穩呢?


gary0408 wrote:


真要說仿的話~當初的SS3不也是參照了T3去改出來的嗎?不過後避震至少還比T3好用的是氣壓的
(雖然....),價格上也是又更便宜了很多。所以其實還可以接受啦!只要是品質不會太差就好了。


But...,毒蛇一點的看法...如果山寨版的小折品質也很優的話,大家就可以接受嗎?


首先.要先定義何謂山寨版的小折,如果只是車架相仿,品牌不同,用料不同,廠商出的品質可以光明讓人檢視,那當然可以接受,因為車架相仿這種問題看來是很正常的,假如車架相仿在業界是不被允許或受人唾棄的,那其實根本沒得討論,某M牌摺疊車也跟T系列很像阿,但好像沒人說他是山寨版的吧~那些在馬路跑,看起來很貴的車,不也似成相似?

至於那種連商標都差不多(carry we?),有商標仿冒問題的,或只想賺一筆,出事找不到人的那種,當然連想都不用想,所以與其說山寨不山寨,到不如說這個廠商的品質你信不信得過,有沒有口碑吧~~

好了,嚴肅的講完了,來講一下這台車,這台車看起來挺不錯的,不過18900的售價真的有點高.....
可不可出個平價版的? 彎把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騎得習慣,要不要出個平價版的平把公路車款呢? 定價小於13000元就非常吸引人了 XDD~

wizzchang wrote:
...把LUG都弄的亮晶晶才漂亮
像以前CYCLE HOUSE GIRO那支MB-1 STEEL,就有把部份細節做出來...(恕刪)

有味道的車還真難求~
品味就在這一絲絲的堅持中

我想以後除了 滿街都是KHS T系列車架外
Progressive車架也即將淪陷

可惜呀~
原創就這麼輕易被取走 , 如果我是設計師 , 我會悶死~
單車生活、義大利老車改造一起熱鬧中https://ibikeeric.blogspot.com/
如果花少少的錢,就能買到如同高價品牌般的時尚感,那麼那些入門門檻高的設計師品牌或精品名牌,是否將就此被平價時尚的浪潮淹沒?

人紅是非多,當紅的不景氣時尚代表,也同樣受到非議,不少設計師及時尚人士都表示,這些削價而壞了行情的平價品牌,不過是些拼湊快炒。這樣的意見,不盡然只是沒有建設性的酸葡萄心態,卻也點出這些品牌之所得以致勝的原因。

Stepdragon跟那些平價名牌一樣,快速反應消費者喜好的作風,緊緊掌握市場需求,不管是時裝週上的設計師服裝,沒多久後就有類似款式出現在店上,或是一週進貨數次讓消費者每趟都有新收穫,快是唯一的節奏,也是致勝關鍵。不管是歐洲所說的「Fast Fashion(快時尚)」,或美國所稱的Speed to the Market,流行什麼就賣什麼,疾速反應市場需求,讓人每次走進店裡前都能有所期待。

ZARA正是實踐這套快時尚模式的佼佼者,從設計、試做、生產到銷售,平均只需費時3週,速度之快,堪稱時尚界奇蹟。在ZARA要求在極短時間內達到少量多樣的生產,滿足只要是人都會喜新厭舊的天性,創造出被英國《衛報》稱為「McFashion」的時尚典型,以麥當勞式的快速,滿足普羅大眾的時尚胃口。

這些平價時尚品牌的經營手法,讓人重新思考時尚與價格間的關係,走在時尚最前端的,不再只是昂貴的設計師品牌的專利,能夠以最快速度補捉到時髦元素的H&M與ZARA,動搖了人們對於High Fashion的定義,掌握最先端的時尚品味,不見得非得花大錢。
whpan1 wrote:
如果花少少的錢,就能...(恕刪)


同意您說法~~
可是應該不是很多人能理解吧!!

再白話點!!呵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