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20吋小折如何提升爬坡?

kindergartenchief wrote:
No ! 一般所謂的...(恕刪)


其實除了齒容外,SS跟GS的位移是有點不同,來對應飛輪的齒片斜度。所以用SS來裝32T飛輪,勢必要將B螺絲鎖到比較深,那高速1、2檔的飛輪齒片跟導輪的距離就會拉大,在這狀態下,變檔順暢度可能會差點。

如果擔心應力過大,可以考慮用登山車套件,登山車後變/後撥雖然重,但是後腿強度高很多,撐的住。怕鏈條張力過大,那就維持九速,不用鏤空鏈條,不用快拆,或許強度跟耐用度就能兼具。

皆有取捨,要怎麼改就看版主自己選擇了。
個人的觀點是你直接扛著小折跑
每天跑,不斷的跑,保證提升.
兩條腿跑得比騎小折爬得快ok的
MARKC456 wrote:
網路上找到的都是大盤...(恕刪)


單盤鏈條長度是在不繞後撥導輪,將鏈條直接繞過大盤跟後飛輪最大盤後的長度加4目(不含快拆)。所以假設你鏈條繞過這兩大盤後交接處是半目,那就是0.5(半目)+4+1(快拆)=5.5 所以,總共是6目。裁的目數就是在第5目。

如果有改大導輪或者用登山後撥(本身就配合加大導輪),需要留到六目。

更簡單一點的確認方式是,你裁完後的鏈條長度,會讓後撥的下導輪幾乎跟上導輪成一條垂直地面的直線,或略微偏後方一點。如果下導輪的位置比上導輪前,那通常就是鏈條過短了。
kindergartenchief

雙盤餘毒於世~這種算法等同於雙盤, 單盤 就是想像如果雙盤時小對小時的鍊條長度和後變角度是如何就好了

2022-12-01 2:54
kindergartenchief

如果真的讓"下導輪幾乎跟上導輪成一條垂直地面的直線",如此不就等同於雙盤的大盤對應飛輪一般,想想勾爪變型斷裂是不是總是發生在雙盤的大盤操作之上

2022-12-01 3:02
鏈條長度參考
SRAM 官網 manuals & documents -> user manual -> user manual cassttes and chains (6 MB), 參考11頁與14頁

SHIMANO 的正式單盤發展比較晚,所以請參考 GRX 10速單盤頁面裡的 manuals & technical document -> dealer's manual 2 -> adjustment -> checking the chain length 裡面的介紹。

鏈條留的比規範長,上到飛輪最大盤的確會減輕對後撥/後變的腿張力,但是在變檔退回飛輪最小盤時,會稍微遲緩,因為鏈條張力稍不足。多個兩目沒太大問題,但是太多時,鏈條過坑有機會敲到車架。

後撥如果是配合大導輪,我鏈條會再多加兩目+,純粹經驗,僅供參考。

如果擔心這樣鏈條長度對後撥/後變的腿壓力太大,上比較大飛輪,類似9速32T剛好介於GS跟登山後變都可以支援時,建議直接上登山後變。

單盤對後變的確消耗會比較大,但是10度上下的坡應該還好。
deleted
MARKC456 wrote:
與同好出遊常會爬10幾度以上的坡

關鍵還是在腿力,腿力不好怎麼改都沒用,
不過20吋小折的定位就是一般代步及自行車道平緩路段,
它不是設計來讓你去攻克10幾度以上的坡,
如果常常騎這種10幾度以上的坡建議換車種比較有感覺。
pc8801

小折爬坡唯有一解,電動輔助.

2022-12-02 11:13
我只騎過幾次小折而已,
還是騎一台2000元的爛小折,

大盤52/42/32飛輪13-28,
騎起來的感覺:
爬坡不弱,
平路不快,
下坡不滑,
開大功率有種快解體的感覺,
小折騎乘數據
我沒仔細研究過壽山西子灣的坡度,
不知道有沒有超過10%的坡,
但我全程掛52T大盤騎的,
整趟騎下來飛輪都夠用,
如果覺得爬坡不好爬,
應該是騎乘姿勢的問題大於硬體,
可以參考越野車騎平路的騎法,
前引上半身中立核心。
不要再著墨於後面的飛輪了
直接改大盤
看要改小還是換雙盤
才是最佳解
改一次有用的~勝過改很多次無用的
請教20吋小折如何提升爬坡?
改電輔助馬上提升.

MARKC456 wrote:
車款是風行 KCD2018 碟剎20寸

以關鍵字搜尋過該車.
給你的建議是 該車不適合爬坡,別浪費金錢與時間.

MARKC456 wrote:
目前配置是9速, 前單盤53T

MARKC456 wrote:
想將飛輪改為10速 11-32T

看過該車的資料
老實說
這是騙那些沒騎過車,或是剛開始要騎車的人.
(變速段數越多越厲害的迷思.)


MARKC456 wrote:
因與同好出遊常會爬10幾度以上的坡
飛輪常用到最大齒28T

53Tx28T爬10幾度以上的坡...

坡度的計算,度跟%仍有差異.

10幾度的坡(陸橋.地下道)一般有在騎車的人(抽個車)都可騎上.

10幾%的坡(少數一般大樓或大賣場的車道)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通常要牽車)

相同地點,樓主曾與同好交換他的車試騎過嗎?
或看看他的齒比配置?(前盤與飛輪掛在哪一檔?)

MARKC456 wrote:
不知道這樣的配置是否有問題

有.
你爬不上的坡依然爬不上.(或仍是爬得很吃力,最終被放生)
因為
這車的幾何(或座艙.發力方式)根本不適合爬坡.

建議
賣掉你的風行(或不再以它去爬坡)
買一台KHS F20JJ去爬10幾度(或10幾%)的坡.

若仍爬不上
那是人的問題,多騎多練即可.
方法一
中變改三盤,我是接收朋友公路車的大盤組(50-39-30),後變9段是11-32T,上坡應該OK。

方法二
改電輔,我是採36V 250W後驅輪轂,搭配方法一,上坡根本是輕鬆愉快。
Pooky

小徑車弄三盤根本太多餘,兩盤就非常足夠。

2022-12-16 22:17
casper29

看用途啦! 像我偶而騎上五分山還是大屯山這種大坡度的地方,三盤還是很好用的。

2022-12-20 9:42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