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ch wrote:
我還是覺得換一支新款的立管會比較妥當
恩,我也是這樣想,只是在換新立管之前,想先試試看這台車在正常狀況,立管不搖晃的狀況下騎起來的感覺如何。
老實說標下這台車的前因也很簡單。
上個月陪朋友一天騎了八十幾公里,結果KHS F20R的後避震讓我屁股沒災情,但手震得很痛苦,所以想找台雙避震折疊車試試。
試完brompton覺得不是自己喜歡的那種偏運動風的車,想起之前看過太平洋的reach非常心動。
上網看到這台在1元起標,就想先買來試玩看看,後面就接到第一篇的悲慘實錄了。
--
前一篇圖說是用手機寫的沒有寫得很清楚,
用迫緊方式擠壓的施力對象的不是C型斷面的鋁合金夾鎖片,而是上立管根部折疊盒上半,變形的部分,這點你後來的看法沒錯。
下午在立管不搖的狀況下在家門口稍微試騎了幾圈,感覺穩定性終於進入可接受的範圍,不過鍊條的顆粒感也如同網路上看到其他人說的明顯,讓我一直懷疑是不是自己變速沒調好。
加上你提到的那些問題,並不是換個立管可以解決的,此外我的體型和噸位也會導致危險性倍增,所以還是下定決心把它貼上網準備賣出。
多謝air.ch兄?,其實你可能救了我一命,本來我還打算去體驗一下這台鳥車下坡時的虛迷感有多強烈...因為你的勸說我打消這個念頭了。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