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KHS T3及露營車 差異在那

我兩輛都有,換著騎,天氣好時騎F-20 T3,路面濕時騎F-20 W。

我平日都騎馬路,在騎乘的感覺上有一點跟前面的先進們說得不一樣,我覺得在柏油路上撞到坑洞而震動時F-20 W的車架似乎會因變形而把震動的力道卸除掉,有點像騎早年的碳纖車一般,感覺車架會軟一下,震動得反而並不那麼強烈;相形之下F-20 T3感覺就比較硬,不知是不是我主觀的印象作祟導致的錯覺?
如果能選擇的話,我比較希望能有硬尾巴的T3。

F-20 T3跟F-20 W還有一點顯著的不同,F-20 W的座管比較短,我身高是174,騎T3時座桿調到適當位置,安全線還埋在座管裡,然而騎W時如果座桿調到適當位置,那麼安全線就會露出座管2-3公分,好像會有點安全疑慮,因此心裡總是有點毛毛的。如果身高高的朋友要選W的話,建議最好能換個50公分的座桿(原出廠的好像是40公分的),遲換早換總是要換的。
我之前有騎過一次T3, 不過試車時間很短, 感覺不出來和W的差異. 但是上次回娘家林協理說, 要旁人從後面才看的到軟尾巴在不停的作動, 騎的人很難感覺得到(因為行程粉短).
只是, 再短也好過W的全然沒有啊!
末日狂徒@VP2
chmiao wrote:
我覺得在柏油路上撞到坑洞而震動時F-20 W的車架似乎會因變形而把震動的力道卸除掉,有點像騎早年的碳纖車一般,感覺車架會軟一下,震動得反而並不那麼強烈;相形之下F-20 T3感覺就比較硬,不知是不是我主觀的印象作祟導致的錯覺?


這一點我是感覺不出來, 不過原因不難猜到. 以車架彈性來避震, 會跟車手的重量有很大關係, 我雖然身高一百七十幾, 體重卻不到60. 所以車架變型量小到沒啥感覺. 其實我連一般的前叉避震器預載量都轉到最小了, sag還是達不到正常值, 自然享受不到最佳的避震效果的.

W的避震座管加長您可以問啥咪大大, 他就有改過.
末日狂徒@VP2
諸位先進大德, 可否請教一件事情?
小弟近日預購入F20或是T2, T3車種....
而放眼F20系列車種只有F20越野車配有前避震....這是為啥??

請問有前避震的車子是比較差嗎??
a20043988 wrote:
諸位先進大德, 可否...(恕刪)

F20 westwood也有前避震,不過在T2 T3問世後,就很少人買了。
而westwood是小型登山車,T2 T3的定位則是平把跑車,所以後者沒有避震前叉。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W換這根座管有沒有用?

http://www.canecreek.com/thudbuster_lt.html?&L=2
auxo wrote:
F20 westwo...(恕刪)


感謝您!
chmiao wrote:
相形之下F-20 T3感覺就比較硬,不知是不是我主觀的印象作祟導致的錯覺?


胎壓有差
騎乘感就有差
W車架會不會變形吸震我不知道,不過W用的胎比T3要寬而且胎壓低多了
所以路感比較模糊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W也是用100psi的高壓胎, 怎麼會低呢? 1.5的寬度倒是比T3大了些.
上次回娘家協理也說覺得顛就把胎壓降低些, 我只能苦笑, 平常早就已經只打80在騎了, 再低會看到輪胎負重後變形的.
末日狂徒@VP2
a20043988 wrote:
而放眼F20系列車種只有F20越野車配有前避震....這是為啥??

F20 westwood不只配登山車常見的前避震, 連大盤也是配登山車常見的44/32. 這就有點好笑了, 輪徑比一般登山車差了1.3倍, 還配同樣的大盤??? 爬山是很夠力, 平路就, 一路空踩吧!
末日狂徒@VP2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