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mh wrote:
根據他專業的看法 , 其實這台車這樣的設計造型 , 早在八百年前就有類似的東西 ,
認真地說~自行車歷史有八百年嗎??
更認真地說~這幾十年來,自行車最''明顯''的進步就是出現了登山車,其他像是材質、摺疊機構不都是一點一滴的改變嗎??
我想你的專業朋友過於擔心這台概念車賣太好,讓他跌破眼鏡,顏面無光吧。這種設計能賣錢,他卻沒做成!!
如果你們確定這台車會賣不好,其實對車主也沒什麼損失,人家有錢~買了一台空前絕後的概念車,收藏價值反而更好。
我也覺得這台車貴得莫名奇妙,不過我一直都認為AP手錶跟maserati 跑車貴得沒天良、貴得沒理由,貴到我買不起....
至於車重,應該多多少少有安全上或是耐用性上的考量。摺疊車愈重,愈需要摺疊平整,要是布蘭登折起來歪七扭八,誰還要買布蘭登??這台車的定位根本就是有錢人買早餐的工具,人家騎一圈後回家就收在鞋櫃旁邊,不妨礙室內空間的擺設而已(所以當初車主也是看了折疊影片,覺得方便才買)
你以為人家是買來當擺設??同價格的碳纖公路車更搶眼,但要是室內設計不是運動風,碳纖公路車放哪都礙眼!!
好啦,我承認我想騎這台玩看看啦,我那台27速的小折折起來一大坨.....又因為有27速,約去郊外,明明有開車,偏偏要從家裡騎單車出門...2速車,回歸原始的4+2,多好??

jmmh wrote:
最近也跟某位業界的朋...(恕刪)
台灣彥豪的煞把跟Winzip的碟煞都成了雜牌貨呀??真的很扯勒,難道只有SHIMANO或者AVID才叫品牌喔

嘴砲果然不是假的,我就是學ID出身也在做ID,這台車的確有達到一些它該有的訴求跟目的。
走線設計最好是有問題,真的特殊成這樣哪可能用一般車子用的通用零件,一整個就是嘴砲。
難到一定要裝大廠的產品才沒問題嗎?就算是你朋友真的是用否定的方式來跟你表述,你肯定也沒消化完畢就出來道聽塗說。
創意這種東西向來是一種發現不是一種發明,會去選擇方向繼續下去或者封殺一個方向的人通常是老闆,有幾個老闆真的這麼敢燒錢做實驗設計?設計圈還有一句很現實的說法,就是隨時有可能出現別人已經想過的作法,但是只要先做就是先贏。
這種車子是用途方面強調還是功能方面強調,要整車裝滿Shimano或SRAM零件才是車子嗎???
這台車就是要城市通行以及可以方便進出大眾交通運輸的城市旅行車,難道你要拿去尬風櫃嘴還是直上巴拉卡??
如果科學上以產品的用途,目的以及實際使用者行為分析可以互相配合,產品設計的方向跟目的就沒有問題。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buttass.tw wrote:
其他的功能 我有其他的車來頂
買這種車,需不需要其他的單車來做其他功能應該也不重要
這台車不講究速度、不講究爬坡,說穿了,要當個雅痞~買這台車掛訓練台就夠了,幹麻非要跟廣大車友一樣頂著大太陽在郊外揮汗如雨,還要忍受汽機車的荼毒??
車子剛上市,我是覺得還要觀察它的後續維修跟耐用度
我看過giant TCR有一代是碳纖輪框,那個輪組完全不能維修,也已經絕版,斷一根幅條就要換掉兩個輪子。好加在車體並不是特殊規格,車主有考慮將輪框提早掛起來收藏....
這台車不知道原廠提供多長的保固期??
以它的特殊規格,賣你一台,原廠可能就必須備料一台!!
太平洋賣車本來就是貴得不甚合理,不是只有這台車,已經不需要繞著c/p值打轉。不過敢賣這種價位也至少要保用5年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