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絕版16吋 折疊車


CHING. wrote:
多謝大大賞車 ......(恕刪)


效率就是,會轉的地方都換成陪林

我不想要那一沱,所以選內變

這台車我也有看到,看誰要再去買,16吋的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原來狀況後來改了這支U把


Blaze1117 wrote:
200元?哪買的,還...(恕刪)

CHING. wrote:
多謝大大賞車 ......(恕刪)
Ching大大。
誠如我說的,這車在 您哪兒會比在我這裡更好。
所以就不用客氣啦!

期待 她的新樣貌。


CHING. wrote:
多謝大大賞車 ......(恕刪)
看起來還是內變齒比比較寬!
這台車我曾經擁有,放鄉下,被老爸拿去回收,連救的機會都沒有!
我有另一台後避震的20吋!車太多停擺中!



我的紫小布,類dahon一體頭管,52大盤對13T太重,SRAM t3內變,檔位差太大不好用,改成46T大盤!


CHING. wrote:
多謝大大賞車 ......(恕刪)

bullterrier wrote:
現在在弄一台16吋改成349 ....

您這台車子好特別哩~
請恕小弟國小沒畢業 ... "349" 是啥意思哩?



CPU599 wrote:
效率就是,會轉的地方都換成陪林....

其實改內變我也有想過, 因為原車後輪組 (單層鋁框 + 飛輪 + 原廠那個腿)
總重約 1.5Kg ... 還沒算到多出幾目鏈條的重量, 其實 .......
內變上去也沒差多少, 而且可以解決變速範圍過於狹窄的問題
呃 ... 20吋的鐵車原本就比 16吋的重, 這下可真是有點猶豫哩~



MOMO20863 wrote:
原來狀況後來改了這支U把

您這台鐵灰色 NEOBIKE 20" 真是原汁原味, 改裝 U把也挺好看滴
不知道您打算怎摸設定變速滴問題哦?



Blaze1117 wrote:
看起來還是內變齒比比較寬!

原來這款還有後避震滴哦
您這台的前叉比較棒, 跟俺目前這台比較之下 ......

俺這台的前插上端較粗, 而下端禿然變的很細 .. 視覺效果有點奇怪


就像俺這台主車架那根圓管超粗 (幹麻不弄成扁管?)
而後叉又禿然又變的很細 ... 一台車車好不好騎之外, 視覺效果也挺重要!

真不知道當初這樣設計的用意在哪哦?



Blaze1117 wrote:
我的紫小布,類dahon一體頭管

覺得齒比太重的話, 也可改內變齒片比較省事~
(鏈條不會磨到後叉為前提)
偶喜歡您那頭管的前傾角度, 只是老車 2.54 的料件越來越難買嚕~



taka365.huang wrote:
Ching大大。
誠如我說的,這車在 您哪兒會比在我這裡更好。
所以就不用客氣啦!

小弟我只要有空之時, 幫忙車友調整一下車車您甭客氣
所以 ... 您某晚禿然送我一台單車, 俺也就不客氣就收下了~



偶是不太擅長客氣來, 客氣回去 .... 這樣比翻新老車還累~
反正大家興趣相同, 還不如交個朋友 .. 收那一點工資也發不了財,
而日後您有啥疑問俺將盡量協助, 大家玩車爽快就好嚕~ 



進行中的車是bs的,日本跟泰國很多.台灣不多見,

349是明牌,不知道現在還有人在簽這個嗎?
網路借文
小16吋 ETRTO 306
大16吋 ETRTO 349(老布)
小20吋 ETRTO 406(一般20吋小折)
大20吋 ETRTO 451(小徑公路常用)
另外18吋355(bridy)
17吋369(moulton)
是小輪徑常用的



20吋neobike前插是lug果然好看多

不知道你對內變5變速會跳掉,不準.是否來個隔空抓藥

關於效率,大大可以爬文dr. alex moulton 的小徑車,我想不管在騎行姿勢,還是其他方面都可以有一些啟發



CHING. wrote:
其實改內變我也有想過, 因為原車後輪組 (單層鋁框 + 飛輪 + 原廠那個腿)
總重約 1.5Kg ... 還沒算到多出幾目鏈條的重量, 其實 .......
內變上去也沒差多少, 而且可以解決變速範圍過於狹窄的問題
呃 ... 20吋的鐵車原本就比 16吋的重, 這下可真是有點猶豫哩~ ...(恕刪)


20的我就選鋁的了,反正其壞再換一台,20的車滿街都是


我內變的重量po上了,
你再秤一下,你那一堆不含鏈條看多重

500G很驚人,但是還有一個煞車






現在想找那棵內5+腳煞,不喜歡的部份是變速線朝外,感覺倒車會壞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bullterrier wrote:
349是明牌 ....

呃 ... 我從來就沒去研究這些數字,
只知道:老闆, 我要 2條 16吋胎胎, 這樣好罵娶?

然後回去裝上就能用~
那數字不知道是不是胎胎內側的直徑哦

(還有甚摸 "三百五 x 2 + 吸" 的 ... 騎個單車搞的好複雜 )



bullterrier wrote:
不知道你對內變5變速會跳掉,不準.是否來個 ....

關於 "SA內5跳速" .. 之前我也曾有這種經驗,
然後邊騎邊調整, 卻怎摸樣也維持不久, 然後火大拆光內變 ...
最後發現是 "變速外管的鋼絲" 壞掉:

偶是懶得網購 SA原廠變速線, 直接雜貨店買一般線材
(黃色那個鋁頭要磨小一點才能用)


因為那時候忘了裝帽子 (銀色), 所以導致鋼絲變形 (紅色)
難怪怎摸調整, 沒多久都還是會跑掉 ...

所以哩 .. 要是您沒拆過內變的話 (排除組裝因素)
最可能的除了變速線, 剩下就是調整鋼絲的問題嚕!



我是這樣調整擋位滴:(SA內5)

 1. 先抓出 第3速
 2. 檢查重點:看看 "3退4" & "3進2" 是否順暢
 3. 反之 ... "4進3" & "2退3" 是否順暢
 4. 最後檢查 1速 (爬坡擋位 & 鋼絲緊度)
 5. 最後騎出去再微調一下, 有時候空轉跟實際踩踏會有誤差



調整的時候, 也同時用耳朵檢查是否擋位正確:

 踩踏時:
 5速聲音最密, 4速次之, 3速又次之 ... 而 2速 & 1速 聲音相同 +較小聲
 (注意第3速的音量 &頻率)

 空轉滑行時:
 1-2 速輪棘音量約 2-3, 而 345 速輪棘音相同, 音量量則為 8 (最大聲 =10)
 (也會特別注意第3速的音量)




還有一種更高級的模式 ...

 車子後退的時候. 看看鋁腿是否 "像你朋友一樣",
 尿完之時 .. 會打冷筍 (抖動)

關於這個部分 ... "偶朋友" 是時有時無, 所以還不清楚其中奧妙~
( 俺不好意思問:咦? 你這次怎沒打冷筍? )





CPU599 wrote:
我內變的重量po上了,你再秤一下 ....

不是我不想 .. 而是因為我家裡只有 2個秤:
一個是機械式的體重計, 另一個是機械 1KG 磅秤
我內變輪組一上後者就破表, 而脫光了站在磅秤上又沒動靜也



要我是你的話, 我不會選擇腳煞花鼓,
因為不裝前煞, 把手空空的 .. 遇狀況沒安全感,
而單裝一個前煞把, 又有點奇怪:

一般緊急狀況兩手一抓, 而您的改法要 "某一手+腳" 並用哩~



CPU599 wrote:
500G很驚人,但是還有一個煞車 ....

您貼的 "鐵製 C夾" 當然有重量,
而就算換成 鋁C夾, 剎車效果也沒有比 V夾犀利

所以 .. 要是你能找到 "報廢鐵車帶V夾" 的話
何不挖下該機構, 改上您的小折哩?




鐵車燒焊很容易, 而鋁車要燒的漂亮 .... 有點難度哦!

一吋有牙的20吋前叉很好買,
可以考慮換這支,320元,比較有古早味,不過沒V煞座就是了!


換好變這樣!

CHING. wrote:
您貼的 "鐵製 C夾" 當然有重量,
而就算換成 鋁C夾, 剎車效果也沒有比 V夾犀利

所以 .. 要是你能找到 "報廢鐵車帶V夾" 的話
何不挖下該機構, 改上您的小折哩?..(恕刪)


懶得搞,換了v夾,手把也要換

c夾比較束節(台語)


內變阻力好大,好想換掉,但又不想一大沱變速器在那邊2266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