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請問大家的小徑"急速"可以到多少阿??

很好奇一件事...各位對於馬錶上的誤差值最大容忍度是一公里中,千分之幾還是吹毛求疵到要十萬分之幾??
不過就一個參考數據...真的....安全和快樂的騎車比較重要。

((不會看見有人回說不容許有誤差吧!!這樣每次出門都要有固定的胎壓,輪胎還不能給它磨損到...那在家或上健身房踩飛輪就好囉!!))
geneliaw wrote:
我也覺得常有人拿一堆數據出來說不可能。
拿計算機或是EXCEL算來算去,就是不相信別人可以到達那個速度。
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是科學的態度,如果數據誇張,理性的人就會質疑並且探討可能原因並且驗證,這樣社會才會進步。

另外,我們自以為的平路未必是平路,也許是緩下坡;如果碼表設定正確且不變,來回程測試值差異不大,這樣才比較準確。
而同樣的來回程多測試幾次,如果數值差異還是不大,那麼我們應該可以合理的假設順逆風的影響也排除了。
請參考!

7776DJ wrote:
不過速度與迴轉速感應器測的是周期(二次經過時的間隔時間),圓周運動角速度不等論點的影響,個人覺得不大~


不是哦!論點是在於"什麼時使棘輪才有咬上做加速或是持速行為"哦!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說迴轉要多少哦!!!
所以很多人是把極速算成!
"迴轉數*大盤t/飛輪t*輪周*60(分)"
這在汽車上很像是對的!
(因為內燃機rpm高達數千轉!所以是用減速齒輪!單車是加速傳動!
另外單車是用棘輪!汽車就是用離合器或是動力轉換器)
事實在迴轉速要改成!角速度之最大值*360度!
所以會變成!
"角速度(max)*360度*大盤t/飛輪t*輪周*60(分)"

原理再細想一下就知!!!
catfox wrote:
不是哦!論點是在於"...(恕刪)


catfox兄 個人淺見 與您討論一下
看過您的論點,覺得也有道理,但是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您所提及的是加速度的瞬間爆發力,這是OK沒問題的,但是一般到達大盤及飛輪的極限,如果您要再往上提昇速度,相對的,一定是重採加上高轉速,還有採合的契機,您認同嗎?
而如果沒到這麼快的轉速,您的速度是不會提昇的,就算有也是提昇些許,就好比下坡好了,相信大家都騎過下坡,當速度到達極限想再加速無非是要提高轉速才有可能提高速限,不然就是採空,這也就是為什麼搭配卡踏卡鞋的好處,無非是想飆過空轉的速度,讓速度提昇!

我承認以數據來說都是理想值也與實際有些許落差,但是基於科學的角度與實際狀況,大家都要去找到一個平衡點,而不是超出太多或過於誇大,畢竟例外的人士不多,有疑問的人還是會有疑問

我先前有提到一堆4X~5X的,我不是不信,我還是相信有人能達到顛峰,例如該文內容134樓提到的 自行車國際總會認可的自行車,最快也才50Km/h
但是同理,要是有在爬文的大家都知道,很多都是設錯或是誇大,一堆明眼人也都提出佐證,一堆報導反駁.....等!對吧!

總之 就是共免之 一起討論一起騎車 都是學習


補充一下

之前提到的設定碼表方式出自這裡以及平時的爬文,我試驗過也思考過覺得最準,信的就試試看,不信就再找方法吧,別再說我的最準,因為這是校長說的...
catfox wrote:
不是哦!論點是在於"...(恕刪)

不好意思還是不太理解哩,感應器所測得迴轉數是以一個磁性Ssensor所感應到的週期來推算出目前的rpm,
例如踩踏sensor測得兩次感應器經過間隔時間是一秒,碼錶就能夠推算出目前的踩踏rpm數是60,沒錯吧?
前輪sensor測得間隔周期,碼錶會根據周期與輸入的輪胎外徑,計算出速度與行駛里程,對吧?
這個sensor壓根兒無法測出角速度,所以角速度乘以360度也就不存在,對吧?

這裡討論的是自行車碼錶,所以小弟用自行車碼錶所能監測之輪胎轉數與踩踏迴轉數來做說明,
自行車碼錶sensor只能感應"數量"、而不是"速度"(此數非彼速喔~),
碼錶可以用感應到的週期(數量)來推算車速度km/h與踩踏轉數rpm,然後顯示在螢幕上給你看~

依您所述------------"角速度(max)*360度*大盤t/飛輪t*輪周*60(分)",
根本就不是自行車碼錶做得到的計測方式,希望我的解釋您能理解~您的論點基本上沒啥錯就是了~

阿KEN! wrote:
我先前有提到一堆4X~5X的,我不是不信,我還是相信有人能達到顛峰,但是同理,要是有在爬文的大家都知道,很多都是設錯或是誇大,也有人提出佐證,一堆報


您可以問問!那些真的很快的車手(而且同時真的用公路車或是公路式樣的mtb)
他們的極速真的在最重那檔嗎?另外呢!你也可以看看比賽的選手!有在最重那檔!
另外!其實小徑車跟700c公路大概差1.4左右那可以問問!用34t在(約是小徑52t)騎平路時!
真的快腳迴轉可以到多少!很多選手的迴轉可以到150!(甚至更高!)但要看在那一檔!!!
最重那一檔一定不行!!!
另外小弟的雖是快樂表!但是騎到平路(應該是!)時最快也可以到42!
(小徑最重53-11..設定好像是160吧???因為這台碼表只能用輪徑來設定!)
但是如果沒人破風!肯定不到30秒!如果有人破風!35也是不會太難的(35的騎約3k)
而且我必需跟你說!全團都是小徑!!!
所以迴轉跟重踩只能選一個!
但是如果只有幾秒!可以兩者都有!只是真的了不起一分鐘!
但是大家說的是"極速"也就是能到就算!!!


另外別忘了!在時速到20,25甚至30以上時要有多少輸出功率是在對抗風阻呢???
在40時絕對超過80%!也就是說如果時速20是50w那麼40至少要500w甚至更高!
這個是等於在攻12%以上的坡!能輸出多久???選手大多是在300~500w(很高了!!!)
但是選手最利害的是!這種功率他們可能全程都在輸出!!!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也許會有人提出選手為什麼在衝關時不高轉加上重踩???
沒那麼容易!訓練一個選手要有策略!你想把他設定成那種選手???
高輸出?高耐力?再討論肌力問題!可能要請林義傑出來上課了!
(這個就是他的專業學科了!!!)


7776DJ wrote:
這裡討論的是自行車碼錶,所以小弟用自行車碼錶所能監測之輪胎轉數與踩踏迴轉數來做說明,


我當然知道!這是我的學科之一!
但時別忘了!你都有提到"時速是以輪胎rpm來算的"(通常是用3~5次來計算!或是統計0.5秒或1秒的次數)
所以除了碼表本身就有計算誤差!(如以1秒計最大誤差為+-5.76k)

但那不是重點!!!為什麼是角速度???
別忘了!速度是來自輪胎推動!不是大盤!!
你在騎車時也不用一直踩啊!!!
只要在一個角度區突然重踩幾十度就可以加速很多了!
而且這速度也很久不是嗎?
依單車的傳動來說!輪胎的最大速度就來自最大角速度!
(當然因為有風阻跟摩擦力不會真的那樣!但最大關連是這個哦!!!
因為別忘了!大盤轉一圈一共會產生2次最大角速度!
那麼以53-11來說就是4.81*2=9.6!)

其實說那麼多不如實際試試!!!
你可以在騎時在最大施力區重踩!
在其它地區輕轉一樣會有rpm不關連時速出現!
那麼你再試試自已踩踩自已的極速(注意安全)
你完了之後回想一下剛剛怎麼踩的就知道了!!!
小弟120rpm不會超過30秒(不年輕了想當年.........)
所以極速也就這樣了!!!
但時我要跟大家說!真的要追求極速!
在其它條件假設相等下(當然不太可能)
大輪徑一定比較快!!!
因為
1.輪胎形變一定較小!(因為形變空間分散了!)
2.花鼓培林的能耗也被分散了!!(培林轉一圈的能耗理論上相等!)



最後小弟還是要說!!!
極速多久沒有用!!!
環法賽在下坡時一堆破80甚至90k的!!!
但是贏家是能用最短時間跑完該站的!!!
不如那天找個場地!(場地賽的場地???)
來個測試才是重點!!!
(不過場地跑個幾k大概一堆人先無聊死了....3圈才1k...)


而且其實在大馬路跑!
無風就是順風..........
因為一定多少有汽機車的尾流的!!!

這個影響很大!
不信想想!自已在省道跟小路騎時......
那個輕鬆...........!
對吧!
小輪徑車速度要到40很難嗎?一點都不難,下坡不用踩一直衝就可以了,但是這很明顯不是我們要喝的水。

那另一個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當車友自認為在平路踩出40的速度時,路到底真的是平的?還是其實是緩緩的下坡?

所以迴轉率在這裡就提供了一個客觀的數據可以用來檢視這點,單車的迴轉率計算應該沒這麼複雜,曲柄在0秒、0.5秒、1秒經過感測器,迴轉率就是120rpm,後面鍊條跟飛輪如何如何跟這個無關,迴轉率只是用一個簡單的數據表達腳的踩踏動作。

速度是很多因素的綜合,所以我覺得太計較沒完沒了啦,倒是迴轉率可以討論一下的是小徑車適不適合超高的迴轉率?一般小徑車的車架幾何,跟踩踏有關的有坐墊跟BB的相對位置以及曲柄的長度,還有有沒有上卡踏以及卡踏的設定,簡單說就是下半身的Fitting,做得好的話能踩出這麼高的迴轉率應該是沒問題的,Fitting不好這麼玩只是傷膝蓋而已,而實際上也快不到哪裡去。
阿KEN! wrote:
catfox兄 個人...(恕刪)


要註意條件哦!您所提到的,UCI認可的自行車時速記錄50km/h,其實不是瞬間速度,而是一小時騎行距離的世界記錄,當然也可以看作是一小時的平均時速。實際上在環法之類比賽最後沖刺的時候,選手一般都會超過60km/h。

稍有鍛煉的愛好者,用較好的小折,短時間超過50km/h,不是難事。
不必對小折上50km/h感到驚訝(Btw,我個人知道有人可以騎到60左右),因為業余選手在十幾秒時間內發出的功率,可以大大超過頂級選手在一個小時內所能維持的平均功率,這並沒有什麼神奇。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