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請益]騎16吋小折的車主請進來分享一下經驗

不知道拍得對不對,若錯誤請見諒,不太懂你們說得折疊盒?

今天下班時騎蠻快的,感覺有25-30,發現龍頭會抓不穩,嚇到立刻慢慢回到原狀。

還有一個問題,今天樓頭要折疊裝袋時,發現龍頭很緊無法折彎,用了全身力量壓住才成功,昨天不會這樣,回家時再嘗試一遍也是這樣,緊到要用全身力量壓才會打開,怎麼會這樣呢?














p61534 wrote:
不知道拍得對不對,若...(恕刪)


1.龍頭可以調鬆緊,很簡單..

2.折疊車還是建議,"平常不要折","攜帶時再折"

3.騎完後記得將變速切換成,後變最小盤的狀態..

最後,個人看法

如果不在自家附近買單車

建議要有一定的故障排除能力...

我也來分享一下已經裝好一陣子的蘋果一號....


復古的鈴鐺+輕量的海綿握把....以及R440九速撥把


Capreo的花鼓及9-26t飛輪....一般平路均速在30km就靠它啦~


DAHON的車架摺起來真的還蠻小的~~



車的重量....真的會影響人的力量
下階段是要把坐管換掉....這支有避震的真的有比較重
真要我選,16吋我還是覺得太大台。
14吋我騎就剛剛好,買車還是不要太鐵嘴!
14吋手上有兩三台,遇上兩個問題,
1:跑胎內胎都難買到。
2:輪圈只有單層,(聽說對岸有出雙層?)
3:襯帶用26吋土法煉鋼纏上去。
這版是討論16吋,所以只稍微提一下,抱歉


小輪徑車的重心靠近後輪
看座管的位置即可明白原因
所以普遍會前輕後重
座艙愈大愈明顯
所以換高壓胎有個效果
接觸地面的面積會少一點
感覺會輕快一些,較不會有重拖的感覺
我只改後輪16*1.25 100psi
前輪16*1.5 65psi
目的是讓前後平衡一點
不騎快,所以舒適的問題不大
wizzchang大介紹的16吋高壓胎
價格相當親民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wizzchang wrote:
上禮拜天測試了買很久的固滿德16x1.5高壓胎
真是好物阿~(恕刪)
顧小春 wrote:
真要我選,16吋我還...(恕刪)

目前的新玩具是12吋車
持續募集中…
同樣的答案
改裝零件對岸的比較多
ajay_luo wrote:
目前的新玩具是12吋車

持續募集中…

同樣的答案

改裝零件對岸的比較多

12吋的三折車,我買來是旅行用的。
欲改內五,不知是否要準備28孔輪圈?
後煞改C夾,轉接座還在構思中。
輪胎只有胖胖胎,不知嬰兒手推車用12吋充氣胎那裏買?
p61534 寫道:
不知道拍得對不對,若錯誤請見諒,不太懂你們說得折疊盒?
看來大大您用的是沒有對焦功能的手機相機厚
我把相片調亮一些 放大至全螢幕來研究...
大家都喜歡說相片"傷眼"
我今天真的見識到了
眼睛真的好酸耶
摺疊盒就是前車身和後車身相接、突出狀的兩端
再包含鎖固扳桿機構之總成~~~

今天下班時騎蠻快的,感覺有25-30,發現龍頭會抓不穩,嚇到立刻慢慢回到原狀。
檢查龍頭摺疊機構是否過鬆...
要不然就還是老話一句:胎壓要打足...
建議買支$500上下含胎壓表的直立式家用打氣筒
方便控制胎壓(推薦GIYO GF-54/ GF-36)...
上回有請您確認胎側的最高胎壓標示(單位:PSI)
16x1.5(65PSI)的胎建議前輪打至65PSI
後輪打至75PSI...
80PSI以下的胎超標應該還可以~~~
另外差不多2週以內要補一次胎壓~~~

還有一個問題,今天樓頭要折疊裝袋時,發現龍頭很緊無法折彎,用了全身力量壓住才成功,昨天不會這樣,回家時再嘗試一遍也是這樣,緊到要用全身力量壓才會打開,怎麼會這樣呢?
您該不會沒把(圖4)的扳桿往下扳鬆就直接摺了吧
先將(圖5)中固定扳桿的小鉤鬆開 →
將扳桿往下扳至6點鐘方向(正下方) →
此時即可將龍頭豎管輕鬆摺下了~~~
另外請坐在椅墊上 煞住前輪
搖一搖龍頭豎管是不是過鬆
如覺得摺疊機構過鬆或緊
可調整(圖8)中「與扳桿相連」的「延伸至機構內部的長螺絲」的「尾端的六角螺帽」
順時針旋入為上緊 反之為鬆~~~
我沒用過這種摺疊機構
僅是看圖說故事 不過應該沒問題~~~
------------------------------------------------------------------
您的圖中看到它的BB(五通內的中軸)是卡式培林的規格
再看到輪框純以外觀研判很可能為雙層框
說明了本車在組件規格上從頭至尾都沒偷料
誠意滿分
不過還是百密一疏 給我發現了一個缺點
那就是後變勾爪不是鎖附式(分離式)的...
鋁車架一體式勾爪要是撞歪就完了
所以請特別照顧好後變 勿受重擊~~~
還是老話一句
要是我有閒錢、閒空間
一定先買再說
ajay_luo 寫道:
小輪徑車的重心靠近後輪………………………(恕刪)
我只改後輪16*1.25 100psi
前輪16*1.5 65psi
目的是讓前後平衡一點
不騎快,所以舒適的問題不大
我的設定和大大相反耶
我採用的是和一樣後重前輕(荷重)的重型機車輪胎相同配置(前窄後寬)
前輪1.25"@85~90PSI(MAX100PSI)/
後輪1.5"@85PSI(MAX85PSI)~~~
理由:
* 補胎壓時程可以延後
(胎壓愈高 漏氣愈快...
比如說隔兩週 原1.25"@100PSI的後輪
就可能會比原1.5"@85PSI的後輪
其接觸地面的面積來得大
造成騎乘時較明顯的重拖&過彎/經過不平路面時的不穩現象~~~
前者胎壓下降率%高於後者)
* 胎壓愈低 因溫度變化造成的胎壓變化容許量愈大
(後輪用過1.25"@105PSI於夏天下午
出門後而至車停在路邊約30分鐘後外胎自爆 ...)
* 同時可連帶修正一般小摺座管過於後傾的問題...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胎寬愈寬 適當胎壓愈低
如機車胎壓僅約20~30PSI)~~~

wizzchang大介紹的16吋高壓胎
價格相當親民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GMD 16x1.5的胎紋設計得還不錯
排水能力一定很好~~~
不過我很怕非光頭胎在積水路面行駛時的噪音
所以我的606 RAIN BIKE以後還是會換光頭胎~~~
(胎面正中央接地部分連續沒有被胎紋中斷者為單車光頭胎的泛稱)~~~
一定的故障排除能力

............


唉!說中我的痛,完全沒有能力


小弟平常沒折疊,但上下班等於一天折兩次。昨天剛上路上有兩次很危險,龍頭塑管我想沒有拴緊,騎到一半竟然自己折了,好顯沒摔倒,自己亂搞以後,反而造成超緊的,很難打開。

我有先鬆開並扳到6點中方向,但還是很緊,請問是調這個點嗎?




騎完後記得將變速切換成,後變最小盤的狀態..
.......這一點我沒有這樣做,原來還要變到最小盤。


照片不好意思,相機五六年沒升級了,家裡燈又暗暗的造成傷眼,抱歉了。也感謝這邊的車友耐心解說,沒因為我無知就排擠我我會盡量存錢衝S95的。

前輪打至65PSI
後輪打至75PSI...

感謝提醒,我要記下來。

看到MEKURO兄好像評價這台車還不錯,可惜給了我這種門外漢騎,只覺得異常普通,今天騎來還是練條聲音刷刷刷的,是不是要上練條油才不會這樣?但第二天騎乘感覺感覺很輕巧,速度也真的夠用。

  • 1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