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da這款車,算得上是單車史上的設計經典之一。簡簡單單的三根棒子,就組成了這台號稱史上最好折的折疊車,皮帶傳動的設計,也是乾乾淨淨地,不像鏈條會弄髒褲子。所以自從它一推出,就大受車友們的一致好評,甚至引來中國大陸不肖廠商的抄襲模仿,只能說是樹大招風吧。不過即使到了最近的新版本,除了引進碟煞系統以加強制動力外,其它地方Strida仍然堅持它的極簡設計:單速傳動,以及16吋的小輪圈。又由於它的非傳統設計,讓車主不太容易找到改裝零件,以展現車主的個人風格。
而在所有改裝方式中,最立竿見影的大概就是改裝18吋的輪組了。拜另一款經典折疊車:R&M Birdy熱銷之賜,原本乏人問津的18吋輪組,也出現了不少質佳價廉的好零件。而且16吋的Strida剛剛好可以裝得下。
常去的車店老板自己就是個Strida的愛好者,所以很早就替自己的愛車改裝了18吋輪組。在試騎了老板自己的18吋Strida後,決定也讓自己的愛車來個改頭換面,請老板幫我編個18吋的框。老板說Strida要改裝18吋輪組,在編輪的過程中,有不少訣竅,比一般純粹的編輪要麻煩不少。
首先是拆卸的問題。據說有些車的後輪花轂和飛輪相當不容易拆卸,拆不下來事小,要是技術不佳又用暴力亂拆,往往會把零件弄壞,賠了夫人又折兵。Strida的零件可不是隨便滿街都買得到的啊。
接下來是鋼絲的問題。Strida的花轂用的是非標準的穿孔方式,又是單邊的前/後叉,所以鋼絲長度並沒有公式或速查表可以套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是鋼絲的編織法了,要是編輪師對編輪的技術和原理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恐怕連鋼絲長度有幾種,各是多長,以及各用在哪一個孔上都搞不清楚!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很少有人會幫Strida改輪組的原因。標準花轂的直拉或三交叉編法人人都會,這種非標準花轂則真能考驗編輪的Know-How。
輪子編起來以後,要怎麼校正真圓度和偏擺,以及如何測量鋼絲張力,也都是個麻煩。Strida的單邊花轂是不能放上校正台的,鋼絲的空隙也沒辦法塞進一般的張力計。雖然這些東西對技術本位的老板來說都不是問題,但對很多對輪組一知半解的人來說,恐怕就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
到目前為止我相當滿意新輪組的表現。大輪組所提供的高尾速,高穩定性,以及對小坑洞的吸震能力,都要勝過16吋原廠輪組一籌,而且價格相當划算,我個人覺得改裝輪組的C/P值相當高,效果更是一跨上車就「馬上感受得到」,絕對不會「馬上漸漸感覺得到」哦!

改裝之後,一樣可以折疊,完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