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去年9月才開始接觸單車,雖然騎乘的經歷並不久,但
它的確已經改變我的生活型態與習慣。
由於熱愛折摺車,所以騎乘迄今從第1台KHS T2、F20-R到
DAHON RD7及VD7,然後農曆年前,因為平常在01上爬文中毒太深,
對縱向折摺的小折產生極大的興趣,就開始到處搜尋這類的車種,
如Birdy、Brompton、Flamingo、Oyama及ORI…等
(備註:Brompton或類B之車種,非屬完全縱向,前輪收折仍是採用車架切割對折之方式),
也實地跑去車店如三重鐵馬、魔術、綠洲及大車輪等,
原是鎖定Flamingo的檸檬管車種,可惜可能是被車車友站會員團購一空,處處偏尋不著,
因為就是喜歡古典的圓管設計款式,所以新型的液壓管怎麼看就是少了一種味道,
而Oyama的後輪祇能90度收折,且實際試乘感覺還好,但車重過重,
另外鋁合金版價高質不美,後來也不考慮。
最後有緣在綠洲中山店看到1台白色經典款Birdy,
驚為天人有夠喜歡,但袛打95折且破3萬之車價,令我猶豫不決,
最後走出店門考慮再三,經過半個鐘頭復返,已賣出!
雖然沒買到Birdy,心中有些遺憾,但也有點慶幸,沒有敗家,
因為家中還有2台車車,再買一定會被女王狂罵,且也不知要藏在那裡,
心理雖然是這樣安慰自已,但每回夜深人靜勤讀小摺快跑時,
內心湧起一定要再收藏1台縱向折摺的小折,後來看到ORI就覺得這台不錯啊,
但好像車車友站的車友評價不高,而也私下問過京華阿忠,所得結論是龍頭不利爬坡…等,
但管他的喜歡就好,而且我最喜歡逆向操作,隔日即到處尋覓及詢價,
總算在除夕的前一天,買到最喜歡的古典型C8,最後也將店內的M8一併帶走。
由於M8與M9的車身相同均為液壓管,之前網友也曾經分享過,
所以本篇的主題以C8為主,有圖有真相:
ORI原廠設計的攜車袋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從攜車帶就可看出ORI這家公司很用心,從小看大,這組攜車帶比坊間綠洲、D牌或K牌
所出的攜車帶都佳,為何?
請看
首先它可背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袋外有袋之設計,可將外袋置放於內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袋外兩側有縫製拉索的設計,所以可用這兩側拉把將車子提起
(但是提過幾次後,有一邊的拉索處縫得不夠緊,已脫線…唉可惜)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打開袋內有條縫於內側之長條綁帶,魔鬼沾設計,專用來綁車身,讓車身不會晃動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再打開深入觀察,底部有塊三折的底板,
也是魔鬼沾設計,可與底層分離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而放置底板兩側內有鋪設泡棉(厚實),可防止車身被外物撞擊受損
且有座管的保護套管(照片左下)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哇咧…講了這麼久,居然還沒進入主題,不對,開始看車吧

正面照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ORI正面Mark 標明台灣製造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未展開收折之照片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兩輪不落地,不會將家弄髒
另左輪土除下方的凸點是協助站立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有防落鏈裝置,這設計真的不錯,因為也不知道
收折時應放那個檔位,反正從沒落鏈過,每次騎都很正常。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折摺踏板中間有日文字,不知是外銷日本還是日本製,總之踩起來的感覺比DAHON 附的好,但不管是ORI或DAHON,可能是折摺踏板的關係吧,踩起來的感覺就是不夠實,有點虛。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圖片車架中間的凹孔就是讓車輪的架子插進去固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前輪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前輪與後輪之凹夾扣在一起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前輪拉出,反轉90度扣進前叉夾住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ORI自製的曲柄及大盤
精製度可比美KHS自製產品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之前曾想挑戰風櫃口(攝楓林橋)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但是原來我還是肉腳,祇有8速還是上不去
結果因為上坡利用反作用力拉扯龍頭時,發現異音吱…吱…地叫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隔次跑河濱時,細聽好像是快扣那邊發出的
(曾經詢問過專家,應該祇要上點黃油就可以解決了)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這台車型號的背後,居然隱約看到有「M」的字樣,猜想應該不是幫英國的雙生車種( MEZZO 1台定價625英鎊)代工出錯,而是這台應屬最早期產製,可能原要編號為M8後來政策改變,變為C8,而C就是classic (好險不是G),這算不算瑕庛?不過M8的標籤作的不錯,應該是雷射雕刻的字樣,再浮貼上去的,超喜歡的,不知可否向ORI要乙對貼上去?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這台車其實可看出ORI的用心,雖然這台是最低價的,但配料及質感都不差,
輪胎好像是防刺胎,且夜間有反光的設計(河濱夜騎所攝)。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但是也有考慮未周的時候
如原廠設計的運動袋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底部結合原廠車架孔的設計---不錯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原廠設計的公事包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因為這台車後貨架的設計,停車方式是將後三角架轉動180度,由後貨架當成駐車架,此為ORI強調之特色,但若有搭配運動袋或公事袋,要停車時務必需先將車靠於牆上或身上,然後再將袋子取下才可停車,這樣反造成騎者之困擾,所以呢,就祇好裝了1隻NUVO 側腳架,剛好也不會影響後三角架的收折,強烈建議ORI量身定作一隻側腳架,可配合選購運動袋或公事袋搭配出售。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裝上後再放運動袋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裝上公事袋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總結
這台是一部不錯的好車,可看出ORI公司的用心

全車的質感真的不錯,譬如整體車身使用陽極處理,即坊間所謂之電鍍,除特殊美觀外,還可防刮。
騎乘順暢,行進中安靜無雜音,原廠C夾剎車正常無需升級更換,Shimano SORA 8速變檔切換迅速。
整車騎乘,尤其是在下坡時,不需變換身體重心,就已經很穩。

記得有次在圓山河濱附近,有位騎登山車的想超車,結果反被我將距離愈拉愈遠。
(KHS單車學校飛輪訓練班結業成果)

同型車在市面上少見,因此撞車的機會非常低。

最棒的是它的收折,不像Brompton(收折體積最小)或Dahon是採車架切割對折,它是真正的縱向收折,
而且兩個輪胎都不會落地,體積小非常好放在後車廂隨時帶著跑。

袛要熟悉它收折的標準程序後,就可以很快的將車收折與展開,非常的方便,是我目前隨地出遊必攜之車。
有些小地方要注意,如果要展開時,一定要先將座管拉起,
否則後輪怎樣都不會降下來,一但熟悉後你會愛上它。

這台車處處可看到設計人員的用心…不愧讓我藏在衣櫃那麼久,一切都是值得啦。

不過仍然有改進之處(愛之深責之切):
1沒有專責的銷售與維修門市。
2座墊不耐久坐,後三角架快扣連接部分,未設計裝設避震器。
3不知是否為折摺踏板的關係,感覺大盤還是bb不夠紮實(但比DAHON優)
4整車著重設計,反使改裝地幅度可能變狹。
5龍頭於爬坡時感覺有點軟,但那種感覺,是與Brompton及類B相似。

最後
我可能的下一步
1將改裝Speed Drive內變雙大盤(如虎添翼)
2改Brooks座墊
3彎型的把手改為碳纖平把

另補上河濱雙雄的照片(騎到現在還沒碰過相同車種)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第一次開箱分享﹞我的超冷門車種 Ori (鷗)車 古典系列C8(圖多)



我的超冷Ori 鷗車C8 忍...不...住上了SD

【經驗分享】如何在 ORI(鷗)車上裝置前輪感測器
(經驗分享)如何裝置的ORI原廠駐車架?
鷗車ORi C8改裝18吋Capreo輪組與Schwalbe 細胎實測報告

2008-03-08 23:27 發佈
好漂亮的小車 ....心裡也正在掙扎M9..Or..Birdy ....無奈小弟口袋淺 ...
曾試騎過M8..很特別的感覺 ...全車作工扎實....它的折疊性卻讓我很激賞(小又完整)..
P.S.16吋的胎好像沒太多選擇喔!!!?
Peter Pan
能請問你購入的折扣 ??攜車袋是購車附贈的嗎 ??Thanks ..
Peter Pan

pan0770 wrote:
能請問你購入的折扣 ...(恕刪)

照ORI網頁所登銷售店家去詢問,必會找到較優之折扣。
pan0770 wrote:
?攜車袋是購車附贈的嗎 ?

有的是有的否,多多詢問,一定會有收獲。

brohan wrote:
因為這台車後貨架的設計,停車方式是將後三角架轉動180度,由後貨架當成駐車架,此為ORI強調之特色,但若有搭配運動袋或公事袋,要停車時務必需先將車靠於牆上或身上,然後再將袋子取下才可停車,這樣反造成騎者之困擾,所以呢,就祇好裝了1隻NUVO 側腳架,剛好也不會影響後三角架的收折,強烈建議ORI量身定作一隻側腳架,可配合選購運動袋或公事袋搭配出售。


基本上我不喜歡把車子折來折去, 這一定會讓折疊關節比較快受損,
若是停一次就要折 180 度一次, 有可能會加快損耗。
真有需要還是像原 po 買立車架比較好。

ori 的折疊真的不錯, 我自己是覺得比 brompton 好, 是全縱向折疊,
不過由於其龍頭設計, 導致 ori 並非是運動型的車種,
所以縱向折疊也沒那麼重要了。

要是能想出方法可以改善這部份, 相信有機會接收 30000 這價位的車種。
或是價錢可以不降, 但把袋子, 攜車袋改為隨車贈送, 相信更能讓人接受其價位。

運動型車種我還是介意其 16 寸胎有無影響, 因為沒親自騎過, 所以也說不準。
雖然 tikit 車友說 16 吋胎騎乘感還是不錯, 不過還是自己試過比較準。

感謝原 po 的介紹, 算是比較有點了解 ori 的車。

brohan wrote:
最後有緣在綠洲中山店看到1台白色經典款Birdy,
驚為天人有夠喜歡,但袛打95折且破3萬之車價,令我猶豫不決,
最後走出店門考慮再三,經過半個鐘頭復返,已賣出!


不過 ori 不也是破 3 萬嗎?
因為ORI曾被某專業的小摺網站的車友評論欠佳。

而我是以實際接觸汽車的想法在思考,每台汽車都有他的優點與缺點。
譬如台灣最喜歡的BMW與BENZ並非全沒有缺點,而Alfa、Masarati、Fiat及Lancia等義大利車也非沒有優點,但義大利車在台灣市場就是小眾。
上述的問題也常在音響器材評論上發生。

我購買的動機係緣於,假設ORI車種非因車體設計有重大明顯之缺失,而係肇因行銷策略、顧客定位或網站評論...等因素,而造成滯銷,那日後可能在市場上,極有機會可以較優的折扣購入暨收藏。
我認為沒有賣不出的商品,祇有賣不出的價格。

最後有關運動性乙節,我個人主觀上是認為小摺著重於機動性。
小摺的愛好者,應該不會將小摺拿去與登山車比登山,更不會與公路車比速度。
小摺著重在於它的方便性與移動性,若能兼具性能,更佳。

我用小摺來強身健體,更用它戒掉了我25年的煙癮。
總之,小摺就是我的最愛,各類型的小摺、各種價位的小摺,我都愛,祇是口袋不夠深。
我也曾跑去愛買買了1台venzo(後來愛買全額賠償)。

日後若有機會的話,我會親身利用小摺來參與環島的活動。

最後再補充說明,一般的平地或緩坡,ORI C8足堪應付,但像風櫃口這類的山路,
可能要等以後換裝Speed Drvie後,才有可能再去挑戰。

brohan wrote:
最後有關運動性乙節,我個人主觀是認為小摺就是著重於機動性,
我不會拿去與登山車比登山,與公路車比速度,更不可能用來off road,
但它就是我的最愛,我甚至規劃拿它來環島。


加油, 可能是台灣第一個用 ori 環島的車友哦!
上不去的坡可以牽車, 也別有一番樂趣。

我自己是定位在輕鬆騎, 運動就好, 不是拼命用的,
所以我喜歡用我的車騎到目的地。
ORI歐洲客戶已有SP改裝成功之案例!!!
另日,傳圖供大家參考~
看來ORI在01上還是有一些愛用者的...感謝這篇深入的分析讓我更了解ORI的特色...只是..他的鵝頸龍頭設計及16吋的小胎仍是至今讓我猶豫觀望不敢冒然下手的地方.........
Peter Pan
附上ORi裝載speeddrive照片供各位參考
照片來源瑞士網站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