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sen_su wrote:用ABS點煞方式唷!...(恕刪) 我昨天的親身体驗桃園神件坡下滑, 用了所謂的ABS點放的煞車方式到紅綠燈時手賤去摸看看輪框 結果是前輪熱, 後輪一摸起水泡如果是想"判斷"要不要休息, 我想這方法馬上有感覺... 換碟剎是比較治本的方式只是好一點的襯帶還是有風險在
makiko wrote:請問一下~ 小折據說...(恕刪) 曾經去問我老娘:"縫鈕扣時,要如何,或是有好的方法知道針穿過鈕孔了?"(光棍宅男的工作之一)天才娘說:"把指頭按在鈕扣上,被針刺到時就是穿過去了"同理,把指頭按在輪框上,會痛就該休息了天才宅男的想法:"碼表附加前輪框測溫功能",這我可是要去申請專利的...還可以加上無線胎壓計... balabala...
我有看過校長的書, 說是要前後輪輪流點煞但是我很膽小, 怕一下子失速, 輪胎雖然沒爆, 人還是照樣飛出去 像從中正山下來我幾乎是一直拉著煞車的, 用緩慢的速度下滑後來覺得該休息一下, 用手一摸, 好燙啊, 於是又在路邊等好久, 等他變 "溫" 的才繼續下山, 朋友都要睡著了 請問一下, 為何改碟煞就失去小折的意義呢?另外, 改碟煞哩哩扣扣加起來大約要多少錢? 謝謝
makiko wrote:我有看過校長的書, ...(恕刪) 失去意義就是....小折本身不就是要輕巧好攜帶嗎?裝碟煞多少會增加重量,也有可能會影響收折動作見仁見智啦,都可以不過要看你車有沒有碟煞做預留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