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bicycle),為什麼長這個樣子?斜躺車之類的人力驅動載具(HPV)能不能也叫做bicycle?UCI的規定為什麼會被大家接受與尊重?比賽的公平性與比賽的商業利益固然是原因,不可否認的長久以來的文化與傳統也是人們樂於接受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最新材料科技領軍之下的競賽工具與商業利益格調的自行車之外,另有一股復古風潮~古典鋼管車,但你有找對了方向嗎?LUG為什麼是代表自行車的必要元素?BROOKS鹹魚翻身有道理嗎?…什麼才是這個百年工藝的未來方向?
騎了幾台車之後我一直在思考,有沒有一台車是具有獨特性、個人專一性、帶有義大利人文色彩、性能不再被材料與工法所限制、而且可以伴我長久都不被嫌棄的一台車?這是一個主觀的認定吧!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摸索、蒐集資料、與自我認知之後我開了幾個條件~要是純種義大利車、要有水平上管、可以是金屬車架但不要lug、具個性化的塗裝、…,最後發現我因為身材比例的關係還真的有需要一台訂製的車架。




再一台Colnago?沒興趣!重回Cinelli?我覺得他還是把手做的比較好,現在做的車架特色不再那麼強烈!...。一王四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們做出來的車已經不是工藝品而是商業產品,這樣的東西不需要咱們再錦上添花了。最近美國的訂製手工車架還蠻紅的,成品的完成度也很高,做工細緻、用料實在,不過那仍然不是我要的,理由很簡單,美國人把造車子當遊戲,你可以說他比較有創意,但少了點對傳統的堅持。
認識Pegoretti在台的代理Mr. White有一段時間了,知道他經常跑義大利,手上也有一些還不錯的品牌,直到我看到李導的那一台Pegoretti Responsorium:PINK FLOYD The Wall,我想我該來瞭解一下Pegoretti 的車還有Dario這個人。註:李導的這台車太有名了!搜尋一下就有看不完的圖片跟介紹。
My bicycle is the narrow connection between sky and earth.
When I spin my leg in the air the world seems infinite , and realize I can see everywhere and everything.
It is my song of freedom.
When I ride the world looks so far away, I cannot even hear its noise.
When I take to the road , I listen only to my Pegoretti. It speaks to me in silence. It tells me a tale of the great passion between a bike and it's rider.
It is the passion that makes your bike a natural extension of your body and of your dreams, a tangible piece of your own identity.
The passion turns fatigue into joy, monotony into contemplation, having into being. It is the passion of the soul , heart and mind.that gives new shape to an ancient ritual.
My bike is the vessel of an abiding love .
上面這段是Dario自己寫的,內容充滿義大利式的熱情與想像,就像車外皮上的各式塗裝,但他燒的車子的想法是理性與科學的,這就是我要找的感覺吧!

Responsorium沒有lug,用的工法是TIG,是鋼車最輕的一種組合方式,管材也不受限制,唯一的限制是製造者的耐心與技術。Responsorium用上了Columbus的XCr不鏽鋼管材,有更好的金屬特性可以製造出更輕更強韌的車架與良好的反應,重要的是他不易生鏽。粗大的鍊支與後鉤爪雖有over design之嫌,但也算是一種特色,也讓人不會懷疑他的強度。
尺寸要如何決定?工作室裡的Fitting machine放在旁邊當曬衣架!?因為我的身材跟Mr. White差異有限,所以我直接跨上他的座車來調整,這也是一台Responsorium,那種實際騎乘的感受就更接近了。算算也騎了4台公路車了,現役的兩台車幾何雖有不同但座艙的設定都已經幾乎一樣,這是不斷試驗、調整之後的最新版。Mr. White最後的定版後來證實跟我的最新版座艙設定完全一樣,不同的是有更佳的組合幾何與比例。
雖然羨慕李導的PINK FLOYD The Wall,本來也想搞個James Bond主題塗裝,不過工程過於浩大而作罷,那要挑什麼塗裝呢?黑黑的Carbon前叉不如也來搞個黑黑的車架吧!Mr. White極力推薦這個「黑金鋼」塗裝,好吧,就是它啦!



經過將近半年的等待,在過年前車架終於來了!照理說像我這種DIY狂熱份子應該會想要自己組車子才對,但是我還是委託Mr. White幫我完成這個部分,理由無他,想要體會一下他說的:「300台以上安裝Italy road bike的經驗、5000hr製造廠內打混的資歷…」。開玩笑!裝車子又不是什麼奈米科技、發射太空梭的技術…。不過我看到的是一種態度,是對車與人的尊重。對於製造與擁有這台車的人的尊重;也是對於這台車的一個尊重,因為它從此要成為某個人的「快樂製造機」。
裝車子要什麼技術與KNOW HOW?比例要好、配色要協調?這個是在下定前就要決定的了!走線要順暢?這是再基本也不過的了!甚至還要講求線條的優美。變速要準?這從來也不是問題!至於使用專用的工具這檔事Mr. White早就已經超越實用的層次,他的工具已經到賞玩級的了。那要注意什麼?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人裝車做那麼多的保護與複雜的工作程序,為的就是要把完美的車子交給使用者。我不用擔心在坐管束、中變固定圈環、頭碗…或任何地方看到刮痕、烤漆脫落。該使用專用潤滑劑、螺絲固定劑、防卡劑…的地方絕對不會含混帶過。甚至還可以看到很多貼心的小零件,這都是在義大利當地找到的,譬如說防滑止線栓、套在外管的防磨膠套、鎖空水壺架螺絲孔的平頭螺絲、DEDA原廠的頭管墊圈…。
我對於車子有情感上的狂熱、有對於機械上的狂熱、更有對於運動上的狂熱,但現在對於我的這台「黑金鋼」只能親近到前兩項,因為身體還處在手術後的休養,尚須一些時日才可以再次騎著車子馳騁在山林、海景之間。這種感覺似乎回到青春期對於異性的那種渴望,是起於視覺止於觸覺的,但絕對禁止騎乘,哈哈哈!

註:關於這台車的尺寸有朋友發信來問,我就說明一下好了。
Pegoretti北美的經銷商都是跟義大利訂製標準的尺寸,跟我最接近的一台尺寸是座管52公分、上管53.5公分、頭管12.6公分、座管傾角74度…。我的這一台是座管52公分、上管54公分、頭管12.6公分、座管傾角72.6度…當然其他的部分也會略有不同。我的身高177公分、跨下長83.5公分。龍頭12公分、BB中心到座墊中心頂是72.5公分(這個尺寸爬山的時候我會調得略低一點)、龍頭與把手結合中心到座墊鼻端的長度是54公分、saddle setback是78公分、上把位與座墊頂面的落差是7.5公分。習慣用Reach約8公分、Drop約13公分的把手。
公路車是很挑尺寸的,標準幾何的車架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但有的時候就算挑最接近的尺寸也要定車,等待的時間也不見得比這類訂製車來得快。現在有很多管道可以訂製車架,實在是車友的福音阿!但是最後的座艙設定也很重要,不然會把前面的規劃都打亂了,也削弱了量身訂製的美意。
suhumi's garage~
http://blog.yam.com/user/suhumi.html
這是最近的模樣(2009/12/26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