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最適合爬山的車架幾何?

請問一下各位前輩~
現在市面上車架廠牌這麼多!
有專門為爬山路或陡坡而設計的"爬山專用"公路車車架嗎?
對於車架方面不是很懂~Thanks~
2009-01-22 17: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車架幾何
Kouta的KOM

"King of Mountain"

表明告訴你他就是爬山用的XD
嗯 還有
ridley 的HELIUM
ceverlo的 r3
等等
所有的動力來自於"腳"
去找一下車架幾何圖,看頭管向前斜一點、立管往後傾一點、軸距大一點的車架都適合設定來登山用。

還有就是不要太重、車架剛性要夠。



suhumi's garage~ http://blog.yam.com/user/suhumi.html
請問樓上 這個"看頭管向前斜一點、立管往後傾一點"

是說 頭管角度大、立管角度小的意思嗎?
(以73度來說的話)
aboona wrote:
請問樓上 這個"看頭...(恕刪)


是阿!不過這要跟差不多大小的車架比。
suhumi's garage~ http://blog.yam.com/user/suhumi.html

batjames wrote:
"King of Mountain"

nice2943 wrote:
ridley 的HELIUM
ceverlo的 r3

suhumi wrote:
看頭管向前斜一點、立管往後傾一點、軸距大一點的車架都適合設定來登山用。

感謝各位前輩的回覆~
真是增廣見聞~車架還是一門大學問!
剛剛才迷上了ORBEA ORCA的優美線條!
這幾天有的研究嚕~
請問suhumi兄,為何爬山車架立管角度要較小??

就小弟認知而言,爬山時座墊可略微前移,等同於立管角度加大....
還是我誤會Dr. 蕭的意思??
http://tw.myblog.yahoo.com/drshiao-sportzen/article?mid=7&prev=32&l=f&fid=10

一般我們在低回轉速爬坡的時候踩踏的方式跟高迴轉速的平路是有差別的。需要大腿的力度大於迴轉效率的重要性,可以看到的是膝蓋打得更直,需要更後移的坐墊位置與提供給上半身更大的前後伸展空間,當然這對於下背部肌肉的依賴更大了,這個結果與Dr. 蕭的第2點敘述不謀而合。

Dr. 蕭的敘述第3點在照片上可以明顯看出來,但內文的解釋倒跟第1點有點衝突!似乎採用不同的思考邏輯?降低把手可以抵消上坡仰角的影響才是跟第1點有邏輯上的統一。個人竊以為是壯哥為了滿足較多站姿騎乘的需要而調整的。

至於前兩項在照片上比較難觀察,原始的資料可能要請教一下Dr. 蕭。或許壯哥在L'Alp D'Huez純爬坡計時賽有特別的需求吧!或許把手前移的幅度遠大於座墊的調整而影響到我們在觀察上的認知?

回歸到樓主的主題!較大的軸距與頭管傾角可提高行走穩定性,低速爬坡的時候可以少花一點力氣在平衡的工作上。較向後傾的立管或較遠端的把手可以提供較大的前後伸展空間給上半身。這是解決上坡效率的方式之一但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法,大家也可以試試哪一種比較適合你?
suhumi's garage~ http://blog.yam.com/user/suhumi.html
去年環法賽的第二名的lotto車隊的坐騎(RIDLEY HELIUM)也很棒唷.此車種為專門適用於爬山競速.車架不含前叉只有900g.台灣能見度低.沒有幾台.聽說價格不貴.它的外表低調.十足的披著羊皮的狼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