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12/31 我的菲斯達鈧鋁合金公路車新車終於組成...
愛車III世資料如下:
車架:台灣穗高工業 鈧鋁合金公路車架 1.16Kg 700c Road Racing SC Lite Scandium Alloy
變速系統:2008年義大利 CAMPAGNOLO Mirage 第五級
花鼓:2008年義大利 CAMPAGNOLO Mirage 第五級 29齒
大盤:2008年義大利 CAMPAGNOLO Mirage 第五級 標準盤
煞車系統:2008年義大利 CAMPAGNOLO Mirage
龍頭:Deda 2009 Zero 100
彎把:Deda 2009 Newton 3D立體抽管,尺寸:44
輪框:2008 CAMPAGNOLO Khamsin G3
坐墊:San Marco Ponza輕量化坐墊
前叉:Deda Black Magic碳纖前叉
座管:不知名碳纖座管
車重:8.5Kg
試騎心得:
因為大丹初次入手公路車,所以也僅能以與之前登山車所騎乘的經驗與路感藉由同樣的路程與線路(科博館-大坑四方太子宮)來做比較。

平路表現方面:因為公路車胎細,摩擦係數小,整個踩動的順暢度遠高於登山車,但因沒有避震的關係,所以路面的好壞很明顯的會感受的出來.....台中的路真是糟糕。

登山方面:平常大丹有見坡就抽車的壞習慣


松湖段:數百公尺的緩坡,抽車順暢度不輸登山車,甚至藉由順暢的出力,把原本大丹松湖段抽車的速度由14~18提升到16~20,這可讓大丹有種驚喜的感覺,因為在不喘的狀況下速度可以立即有這種提升是始料未及的,這樣對下一個好漢坡就更有期待感了。

好漢坡(6度~9度):此段因初騎公路車,不太敢重踩抽車,所以以前小盤後七的配比來試,結果沒想到居然很輕鬆的就以時速12~14的速度抽上去...這~這~這~真是太神奇了~!!

緩下坡到四方太子公路段:因為大丹對於公路車煞車還不是十分熟悉,所以只有感覺到大拇指肌肉緊繃,酸的要命....

回程太原路段:因為馬路甚大,早上車少,大丹放膽平路狂抽車,此時公路車的特性表現無疑,時速直上53Km,若不是前方有紅燈,大丹想..搞不好可以抽到60Km..

初騎感言:公路車對大丹而言是個全新的體驗,雖然粉久粉久以前大丹的第一台車也是公路車(萊禮),但當時國中生,年少輕狂不懂事,沒有辦法體驗現在的感受,不過以現在的騎乘來說,這款車架的剛性較硬,對於像大丹身材較為壯碩的車友..(記住是壯碩,不是肥 ok!),在於騎乘踩踏功率方面比彈性較佳的車架抵銷要來的小很多(個人認為),所以這台愛車III世之於大丹而言相信對往後的長途期乘計畫及塑身計畫(記住,不是瘦身)會有莫大的助益



超感謝在組車時被大丹不斷的疲勞轟炸加上嚴重關切進度的饅頭大~~老話一句...有你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