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一個不小心,被勸拜組了台黑黑的Pinarello,在視覺上違背了自己的理念,還好上一台車配的是Racing Zero的輪組。
拿過來繼續用,顏色配得也不差。但看了Pinarello 官網上面的成車,發現板輪配起來比較好看。
自己就開始做功課,一定要幫愛車換雙漂亮的新鞋。
此時不良友人又說了:"Pinarello 如果不配BORA的話,就像是女人全身穿戴名牌卻缺一個包一樣的遺憾!"
啥!!!!只要是在單車界有一些年資的都了解,BORA不只是身份高貴,連價錢都是高高在上。(LightWeight 就不用說了,那已經是神的地位了)
沒辦法,努力的看過一些網路上對於碳纖板輪毀譽參半的文章後,我決定還是先從便宜的板輪開始下手。
第一:價錢不高的話,就算真的被我搞壞了,也不會太心疼
第二:裝上去是不是真的能滿足我個人的視覺效果也不確定
第三:管胎一直是我最怕的部份(最怕在路邊顧車)
於是一開始,我相中的對象是Matrix 的板輪,價位低,而且車行的員工是跟我說車友的評價是非常耐用(這句請大家參考就好,因為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本來已經從拍賣上找好賣家,然後都準備下手的同時,工作突然忙了起來,於是就沒空管買板輪的事了。
等到事情忙了一段落,又再度重拾購買板輪的樂趣時,我決定還是多看看幾家再說。
網拍找呀找,國外拍賣網站逛呀逛。
Reynold、ITM、Fulcrum、Campy、不知名的板輪..........全部都大概看過了,大部份都是超出我預算的。
其中Reynold 的open 板輪是我最中意的,只是呢,不小心看到有人把這個板輪剎爆了,就.....再聯絡。
找到後來,實在是想放棄回到Matrix的懷抱時,此時........居然讓我看到有網友分享EQUINOX(航翊)的板輪。
光是航翊公司的簡介,小弟我就決定要支持國產品(雖然很多國外暴貴的東西都是台灣做的>_<)。
但.......總覺得航翊的板輪都做得黑黑的,非常不起眼,而且在美觀上一整個不怎麼好看。
BORA的紅字......沒有,Light weight 的招牌字......沒有,只有EQUINOX這個目前沒什麼名氣的字。
搞了老半天,努力的想要說服自己接受....."東西品質好最重要,也是要犧牲一些美觀呀!!"
還好....最後還是讓我找到航翊為了內銷,特地請美工設計過的輪組7系列(我是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
看到那個滾紅邊......我就忍不住下單了

一個星期後,東西就到手了,還因為跟賣家聊得開心,搞到半夜一點半還沒回家。
老婆門也鎖了,差點就要抱著輪組在路邊睡

不囉嗦,看圖看圖!! 等會有不專業的使用報告。
大正面--美麗的大眼睛

側面

另一面

pmp花鼓

碳纖鈦軸快拆

看完圖後,就來聊聊我第一次使用它的經驗吧!!!
我使用的是TUFO S33 的管胎,最大可以打到175Psi,但是一開始我還是保守的打到140Psi就好。
今天剛好練車的地點是淡金+陽金--->後來臨時改成淡金+大坪國小+風櫃嘴(為了練陽金P字道)
這樣的路線,剛好讓我把這個板輪應該要測試的路況一次搞定。
淡金----平路逆風、側風、無風狀況全部遇到了。其中比較嚴重的是側風,把手還是會被吹歪的,很可怕。無風的時候,拉上時速40是輕輕鬆鬆的維持,就算是逆風,騎起來也算是輕鬆。
大坪國小---爬坡路段、陰天,上上下下的緩坡,大板輪組的幫助不算小,但是遇到陡坡,抽車應該是較好的選擇。把速度稍為拉高後,約時速10以上,就不會重拖(個人感覺)。抽車剛性良好,跟Racing zero相比,我覺得差不多(個人感覺)
上風櫃嘴---該死的大雷雨中上山,制動力部份,表現得很不錯(個人感覺),尤其是經過大積水,都很穩定。煞車表現也很好,在大雨中趕路給我很大的安定感。
下風櫃嘴---下山路段、小雨,再次說明,煞車部份表現很不錯,雖然我只維持在時速35左右下山,不過遇到突發狀況,也不會有煞不住的情形。至於板輪會不會煞到爆,這個小弟今天就沒辦法測試了,下雨天加溫度低,要過熱也實在不容易。
說了那麼多優點,總是要說一下他的缺點。
他最大的缺點就是....................................短時間內,讓我的Racing Zero 暫時失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