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不知道他們有出公路車吧
這次一樣拿老車架來開箱
車架是跟親戚以物易物來的
有點不解 這麼多車偏偏要買冷門BH
這是bh在2017年的1.5級車架
再上去有g7 pro 是框煞版
親戚說好像有贊助大賽 懶的去查了
不過這車架還是要以輕量來組裝
但不用昂貴毒品零件
重量結尾會公布
全車照
我還是偏好外露線
全內線我還是覺得自找麻煩


車架G7 幾年前各家車廠都在推出
「更空力的爬坡車架」管型更薄
只是現在不流行了
車架連坐管重量印象是1100g
前叉印象350g
印象模糊是因為沒特輕 所以沒記憶點

變速把手
shimano r8020 ultegra 550g
鳥頭很大 但很好握

kocevlo彎把 150g
merida龍頭 90g
(全內線時代龍頭隨便都要170g)
輕量把帶一邊約9gx2
把塞2gx2
頭碗50g
墊圈花芯上蓋30g

類isp坐管 特規坐管讓我很害怕 哈哈
kocvelo坐墊 120-130g
(比它輕的很多)

r8000前變 90g
force 22曲柄 480g
gearoop 46/30齒盤 130g
輕量鈦軸尼龍踏板 190g
386evo bb 100g

r8000後變 +平價改裝擺臂 210g
cnc半鋁飛輪 235g
鏈條220g

kaish 38mm輪組 1380g
high road sl 28c外胎 190gx2
tpu內胎20gx2

r8020卡鉗 140gx2
卡鉗轉換座20g
碟盤轉換座25gx2
超輕碟盤72gx2
貫通軸改輕量款 好像是85g
拉拉砸砸線組算120g

重量:
秉持不用高價毒品精神
不含踏板與水壺架 6.38kg
含踏板水壺架 6.58kg
在所有零件不算超超超輕前提
能達到6.38kg算是滿意了
騎乘感受
這台車可以塞到32c胎
泛用性高很多
r8020性能一樣優異
但無論如何都還是短軸賽車
不是一台能輕鬆駕馭的車
這台車應該是我搞輕量化的最後一台
其實我心知肚明 對於大體重的我
鋼性會比刷重量來得重要
沒必要刷到6.5kg
反而7.5kg鋼性夠齒比正確更適合自己
但如果是輕量化騎士
偷輕就很有感了
附上零件重量
黃色底的是不確定重量
但整體重量沒什麼誤差
應該是沒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