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me530 wrote:想請問Mobile01...(恕刪) 我建議買一級這台車的最大優點.也是缺點是剛性很高.歷年來閃電剛性最高的車.應該也是TOUR 雜誌評測過剛性最高沒有之一不過講好聽是可玩性高.講難聽是不改不行.以原廠搭配來看重如果是已經改好的或者是單買車架.那我覺得買OK這款C夾2級要改到6KG上下應該也不是很難1.即使購買車架組必改的部分 就是拿掉 S-WORKS的座管.重量重.舒適度很差...當年的閃電連座管都要高剛性...這也是顛的主因2.頭碗緊迫器...因為這個時期的閃電很重視剛性.前叉很硬.可以替換成超輕緊迫器省3XG3.輪胎的部分建議28C4.如果沒要大盤功率計.極度建議收購便宜的S-WOKS 大盤曲柄...因為現在的車BB多為BSA規格.導致當初BB30頂級大盤長度不足都無法使用S-WORKS大盤外觀不差,剛性也是碳曲柄中最高沒有之一.重量也是一級RED級別.卻因為規格的原因淪為垃圾價因為剛性跟改裝零配件的關係跟末代爬坡幾何.能組出很有加速感的車.又輕快又硬.這台C夾車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藉由收購無法向上支援的划算零件來達到很高的CP例如上面說的用原價1/4的價格買大盤組..1/3的價格買輪組 再搭配很輕又便宜的改裝件如果上述幾點都能滿足那能組出放到現在都算很頂的爬坡車(畢竟重量.剛性.幾何都贏麻了).如果不能滿足的話我建議隨便個碟煞車架..現在二手碟煞架也很便宜了前幾天還看到TCR SL一級碟煞車架配8070只賣4萬 .現在還有一隻一級TCR的含一體把車架掛3萬8.一級碟煞車架都這種價格了如果不是為了.在其他絕版零件上佔便宜.實在是沒必要再這樣搞
MING賢 wrote:我建議買一級這台車的...(恕刪) 你這些應該是網路資料吧,你應該沒騎過SL5 S-WORKS吧,車架重是真的但硬其實還好,搭配原廠S-WRKS坐管其實路感是Q的,我有過SL4 pro 的車架後來換SL5 ,SL4騎起來都比SL5硬了我也有一台初代VENGE S-WORKS 3台重量都在6公斤多,在爬坡上VENGE 還明顯覺得硬跟直接,但我還是喜歡騎SL5 S-WORKS 雖然在爬坡上做出來的成績沒有VENGE 好,但是騎感比較Q彈也較為舒適缺點就是真的重,很用心偷含踏板不含把帶配件才能偷進5.9公斤
恰恰. wrote:你這些應該是網路資料...(恕刪) S-WORKS VENGE 一路通紅..直接放生剛性 是TOUR測試中 側向剛性吊車尾的存在S-WORKS SL5 一路綠 是把側向剛性拉到頂點.放生重量...空力車比較顛不代表側向剛性高...因為扁管的原因.側向剛性通常都會很差...縱向剛性又會超規因為路面顛頗都屬於縱向反作用力..而不是側向...所以舒適度會很差而抽車跟操控都是需要側向剛性所以一般所謂的剛性高低 講的都是側向剛性...因為縱向剛性屬於負面數值補充 我說的VENGE 就是C夾款因為之前數據太過難看後來的改款隱藏V VENGE ViAS 直接全面提升側向剛性30%.......無論是第三方測試還是官方數據都是如此車友反饋也好 論壇討論也好.C夾款VENGE剛性棒?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我之前聽過都是說下坡不穩容易飄.車架太軟...當年一樣的材料舊款空力車只比新款爬坡車.車架重不到50G連看都不用看就知道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