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貴巨人與窮巨人測試決鬥

德國專業bike 雜誌近期評比幫大家不專業的翻譯一下!

Giant Propel Advanced 2 是市場上最實惠的空氣動力學公路自行車之一,
而 Propel Advanced SL 的價格是其四倍,是世界上最好的賽車之一。


這場決鬥和公平有什麼關係嗎?是否有可能將便宜的基本型號與價格是其四倍的專業版本進行對比?結果不是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嗎?當我們訂購 Giant Propel 的兩個bike進行 TOUR 測試時,所有這些問題都在我們的腦海中。一方面是相對便宜的Advanced 2,另一方面是功能強大的Advanced SL。兩者都是空氣動力學優化的公路自行車,但存在的理由相反。

雖然這款豪華車作為世界上最快、最輕的全能比賽之一和世界巡迴賽中的專業自行車,不必進一步證明其突出地位,但人們自然想知道乍一看一模一樣的好馬是如何與之抗衡的。無論如何,這場激動人心的對決讓我們感到好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讓兩位賽車手在風洞、實驗室和實際測試的相同條件下相互比較——並經歷了一個頗大的驚喜。



貴巨人與窮巨人測試決鬥

Giant Propel Advanced SL:6.7公斤

名義上,我們面前有兩款公路自行車,來自全球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十年來一直擁有的產品系列。然而,實際上,除了型號名稱和車架幾何形狀外,這些自行車幾乎沒有共同之處,這種對比可以在車輪或座桿等純粹的視覺特徵中看到。它是——要被聽到。與 Advanced 2 相比,Giant 提供了頂級型號的碳纖維輪毂,其特點是震耳欲聾的飛輪、重量輕和強勁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因此,獨特的輪毂組為Advanced SL作為競賽多面手的特徵設定了風格,並將其與經濟實惠的同類產品區分開來。其簡單的鋁製輪毂也來自Cadex,重量高達1,300克,在驚人的重量差異中佔有最大份額:

Advanced 2 的重量剛剛超過 9 公斤(9,010 克),掛在 TOUR 秤上——如今即使是堅固的礫石自行車也是如此。專業自行車獨樹一幟。去年獲得第四名的西蒙·耶茨(Jayco-AlUla車隊)的機器重量為6,700克,比廉價的Propel輕2,310克,並打破了世界自行車聯合會UCI設定的6.8公斤的重量限制。


公路自行車的魅力。日曆“TOUR – Fascination Road Bike”展示了熱門公路自行車產區最美麗的自行車照片:無論是田園詩般的低山山脈、夢幻般的樹木繁茂的山丘、壯觀的高度、陡峭的山口還是糟糕的碎石路——公路自行車手的路線在歐洲已經非常多樣化。

每年,業餘自行車手都在尋找挑戰,用他們的公路自行車探索未知區域,並自己鍛煉每一公里。這是在週末或假期旅行中上路並更接近國家及其人民的好方法,或者只是在騎自行車時享受和平與直接的大自然。本日曆中的圖片呈現了路上「每個人」最美麗的照片,讓您想自己探索新的公路自行車路線。




貴巨人與窮巨人測試決鬥

Giant Propel Advanced 2:9.0公斤

如果您調整車輪的重量,Advanced 2 的重量仍然會增加約 1,000 克。其中幾乎一半可歸因於傳動系統:單裝備車型採用新型 12 速 105 機械換檔,配備電子 Dura-Ace 的 Advanced SL。車架組中的不同碳素意味著相差 330 克。僅就車架而言,這款高端自行車就節省了近 260 克,這也要歸功於集成的座椅圓頂。Advanced 2 還具有由鋁製成的簡單車把-把立組合,比 SL 的兩件式碳控制中心重約 170 克。

風洞中的尤里卡效應
但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夠多了。我們對鞍座重量差異的影響非常感興趣。為了能夠盡可能真實地比較這兩款賽車,他們必須在平坦的賽道上一個接一個地證明自己。結果很明顯:我們的測試駕駛員在「經濟版」中平均慢了0.9公里/小時。一旦運動,Advanced 2 會保持良好的速度並堅忍地滑行。但是,一旦自行車碼表顯示幾個坡度百分比,您就會明顯更早地開始出汗,並且必須比羽量級的 Advanced SL 更快地換檔。

我們基於重量和空氣動力學的類比,後者在Immenstaad的GST風洞中確定,證實了野外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被風或道路交通等影響所扭曲:對於100公里和1,000米的高度,Advanced 2(功率為219瓦,45公里/小時)比Advanced SL(209瓦,45 / km / h)需要2:59分鐘,踩踏功率相同。但事情是這樣的:如果你在基本型號的車架中放一個更輕、更快的輪組,它只比職業賽車手落後幾秒鐘。使用我們的參考輪組 (Zipp 404),Advanced 2 的功率在 SL 的 0.8 瓦以內,在平地上是平等的競爭對手。只有在更陡峭的地形上,SL才能再次受益於其重量優勢並拉開距離。

在操控性方面,基本版也將從更高品質的車輪中受益匪淺。畢竟,出廠配置中的 Advanced 2 對方向的快速變化反應非常遲鈍,並且可能會相當不情願地傾斜。高端 Propel 則完全不同,即使重量略有變化,也能轉彎,相比之下,它幾乎緊張地在瀝青上跳躍。這也是由於狹窄的空氣動力學輪胎,由於其特殊的形狀,與Advanced 2上的堅固橡膠相比,其接觸面略少,並降低了集成座椅圓頂的舒適性優勢。

總的來說,兩款自行車都不難騎乘,但非常態運動的騎行姿勢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這也適用於 Advanced SL 上的座頂,它只能在夾緊頭上調整兩釐米,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業餘騎手拿鋸子鋸掉的原因。在 Advanced 2 上,便宜的剎車片很煩人,因為它們在大量加熱時不是無條件穩定的。另一方面,新的十二速 105 運行良好,與電子 Dura-Ace 相比,在人體工程學和性能方面有所損失可以補償。

測試決鬥者的詳細資訊
Advanced 2 的特點是設計簡單。沉重的輪組脊輪座高聲音音調。

碳柱彈簧整齊,完全可調。
Advanced SL以高端元件為主。帶有刀輻的全碳纖維輪毂非常輕巧和快速。
座椅圓頂必須單獨縮短,但在運輸過程中體積龐大。


結果是否清晰?
從TOUR評分和騎行體驗來看,對於購買建議沒有選擇兩難問題。Advanced SL 是一款不妥協的賽車機的典範,它結合了輕質結構和空氣動力學性能,使 Advanced 2 遙遙領先。如果不是因為價格標籤:與同類車型相比,獨家團隊塗裝的設計是相當值得,只要你願意花上 11,999 歐元買Advanced SL。但是若預算不足夠,您也可以獲得一個2023季度的基本版本,這樣就可以騰出預算進行調整。買起價約為 1,500 歐元,您可以獲得一個更好的輪組,從根本上改善 Advanced 2 的騎行特性。

Giant Propel Advanced 2 的技術規格和分數
製造者
價格: 2.999 Euro >>
此處提供
車架尺寸**:S、M、ML(測試尺寸)、L、XL
實測數據
車架/前叉/頭部軸承重量*:1,232/483/63克
座椅/頂/頭管: 545/560/155 mm
堆疊/伸展/STR***:554/392 mm/1.41
軸距/框高: 990/58 mm
設備
傳動系統/傳動系統: Shimano 105 (2x12; 52/36, 11-30 T.)
刹車: Shimano 105 (160/140 mm)
車輪/輪胎(配重)****: Giant P-A2 Disc/Giant Gavia Course 1 25 mm (f./r.: 1.676/2.185 g)
測量值和單獨註釋*****
完整車輪重量: 9.0 kg - 4.3 kg
轉向頭剛度: 104 Nm/° - 1.0
貨叉橫向剛度: 62 N/mm - 1.0
中軸剛度:66 N/mm - 1.0
座管彈簧硬度: 204 N/mm - 2.3
空氣動力學******: 219 瓦 - 2.7 瓦
TOUR測試得分:2.4
捷安特推進器高級 2照片:TOUR測試部門
捷安特推進器高級 2
Giant Propel Advanced SL 的技術數據和注意事項
製造者
價格: 11.999 Euro >>
此處提供
車架尺寸**:S、M、ML(測試尺寸)、L、XL
實測數據
車架/前叉/頭部軸承重量*:975/411/58克
座椅/頂/頭管: 545/560/155 mm
STACK/ REACH/STR***:554/392 mm/1.41
軸距/框高: 990/58 mm
設備器材
傳動系統/傳動系統: Shimano Dura-Ace Di2 (2x12; 52/36, 11-34T)
刹車: Shimano Dura-Ace (160/140 mm)
車輪/輪胎(配重)****: Cadex Ultra 50/Cadex Aero 25 mm(f./r.:1,092/1,473 g)
測量值和單獨註釋*****
整輪重量: 6.7 kg - 1.7 kg
轉向頭剛度: 114 Nm/° - 1.0
前叉橫向剛度: 52 N/mm - 1.3
中軸剛度:74 N/mm - 1.0
座管彈簧硬度: 169 N/mm - 2.0
空氣動力學******: 209 瓦 - 1.7 瓦
TOUR測試得分:1.4


車架規格,從中心BB到頭管頂部的投影垂直/水準尺寸;STR(STACK到手) 1.36 表示非常伸展的坐姿,1.60 表示直立的坐姿。

車輪配重,包括輪胎、飛輪、快拆/貫通軸,必要時還包括制動盤。

成績以所有小數位計算,直到最終成績用四捨五入的小數位表示所有等級。

空氣動力學,理論上需要踩踏力來克服 45 公里/小時的空氣阻力,在風洞中用踢腿假人測量。
潛水500年浮起來還是綠蛆一樣綠,白鳥一樣白,藍狗一樣藍!沒辦法改變甚麼只好繼續潛水去!
2023-12-05 11: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巨人 窮巨人



我的是 2023/ Giant Propel Advanced 1/
2022 8月底拿到 第一批 官網還沒出來就訂了
8.4 Kg, SRAM Rival 三級電變
輪組SLR2 50 mm, 1689 g
鋁合金龍頭與把手
Rival大盤與石頭一樣重

我的FCR Advacned 0 /2010 圈煞
才7.8 kg 13年

入門到18萬8000都是同一個車架, 前叉與頂規同..前叉2個等級
車架與最高階只有兩個等級 ISP版與有坐管版
電變與輪組與把手/龍頭材質與座墊等級與外胎等級拉開等級與重量

目前車重減至7.4 kg
輪組升級 CADEX Ultra 50 mm, 1349 g
CADEX Boost座墊
CADEX Race 無內胎外胎
把手:Shimano Pro Vibe 一體碳纖把
大盤升級SRAM RED/ 46/33t 功率大盤
飛輪 SRAM Force 10/36 t
碳纖維貫通軸: 32g (前+後) 應該目前最輕的
碟盤升級Shimano RT-MT-900 XTR中鎖式...SRAM Rival 等級的碟盤蠻重的...
Sram卡鉗座居然能直上Shimano版碟盤
CS BB

感覺像換台車
allenhuang1971

https://readygo.shoplineapp.com/products/lumis-bike-bag

2023-12-10 21:43
Vincent-888

TKS

2023-12-10 22:52
allenhuang1971 wrote:
我的是 2023/ Giant...(恕刪)




認真改進

好車
潛水500年浮起來還是綠蛆一樣綠,白鳥一樣白,藍狗一樣藍!沒辦法改變甚麼只好繼續潛水去!
金銀俊 wrote:
德國專業bike 雜...(恕刪)


對於100公里和1,000米的高度,Advanced 2(功率為219瓦,45公里/小時)Advanced SL(209瓦,45 / km / h)

我就問誰能100KM 爬升1000M 均速45 功率才209-219瓦
這樣看300瓦+以上的大神不就平路都均55獨推?

這種大多是假人.而更多的情況是只有下半身
而少了風阻占比最大上半身...車架的空力就會被放大. 所以就參考參考
半身假人A比B空力10%..全身假人的話可能剩下3%
MING賢 wrote:
對於100公里和1,000...(恕刪)

這幾天FB V教練那邊很熱鬧.
測試只有腳跟車模擬而已,上半身還是沒有.
真計較風阻先空力車衣褲,襪子鞋子帽子做起吧
allenhuang1971

實際真實的環境的風阻不是粉規則的順風 或逆風 有時側風 有時有順與有逆風 變數粉大

2023-12-06 9:20
eric62

實驗室測試只能固定條件才能比較,實際環境就車手自己上路評比吧

2023-12-06 16:13
每個人騎車姿勢都不一樣,你用全身假人去測有什麼意義?

但是每個人下半身踢腿的姿勢都差不多。相對來說客觀多了。

而且數據只是要反應車子之間的空力差異,誰會把雜誌上的瓦數當成實際出去騎車用的瓦數= ="
chinya

確實,這樣測比較客觀。

2023-12-06 5:20
eric62 wrote:
這幾天FB V教練那...(恕刪)


只要國外講的他都嘛好棒棒,充其量就個很厲害的搜尋引擎+翻譯軟體罷了
難怪會被說越來越不用看他的文
公路車架那麼細,何況現在各家即使是爬坡車架也都很流線
風阻跟騎士的身體相比根本小到能忽略
車架幾何適不適合還比那鼻屎大的風阻重要得多
eric62

那幾個本來成績就不錯了,其中1位吃完他的課表後某年建大武嶺騎到前5名,達成自己目標後就封車了.

2023-12-06 15:59
DIRAC10

某些人可能原本練得比較專門,都在舔坡Z3、Z4區間,這時你給他Z2、Z5的間歇課表讓他練到沒練的區間就有可能成長,賽前一個月突然拉高訓練量也能突破天花板拿到好成績,但都是暫時的,久了可能就OT

2023-12-07 10:02
DIRAC10 wrote:
只要國外講的他都嘛好...(恕刪)


DIRAC10 wrote:
只要國外講的他都嘛好...(恕刪)



空力效果通常都被放大3.4倍,
1.最主要原因是風阻並非線性成長
2.假人風阻太低,也不只是半身問題,假人材質跟皮膚風阻本就遠低人類

就像是你騎5公斤的公路車 推理比會是10kg公路車的兩倍嗎? 顯然不對
如果再加上10kg的假人,因為每個人體重不一樣.但是都在10KG以上
所以都當10kg就好,之後的就讓車友上路自己評論 .這樣合理嗎?


如果一般車友正常姿勢,45km/h恐怕是409w vs 419w

如果正常人209w換上一級車頂多會是212w,而不會是219w ,

而一般車友只會覺得我200w小水槍換車等於功率成長5%
實際上相當於成長就1%


TOUR 的進階風洞測試:半身假人的應用
在最初使用全身假人進行測試後,TOUR 開發出了新一代的半身騎手模型。

我們去掉了假人的上半身,因為上半身與自行車框架之間的空氣動力學互動較少,卻會產生較大的阻力,增加測量誤差。我們的目標是透過測量自行車和假人的組合,來獲取更接近實際條件的數據。

白話的說就是.如果使用全身仿真人測試.因為上半身風阻太大.會導致各車架組合間的差異.拉不出誤差區
所以只能靠這種方式.放大數據效果.

我的建議是最好連下半身都去掉.每個人的腿粗細.大小腿的比例 跟襪子卡鞋車褲.屁股大小也都不一樣
使用半身假人不符合實
際.光雙腿跟車架的距離就會對風阻造成很大的影響了....
而這個部分每個人都不同.所以直接單獨測試車架就可以了
allenhuang1971

話說 外星人皮卡丘的環法戰駒 可樂果 要拍賣了 肯定天價 年薪第一..公路車界最高/ 600萬歐元..2023 環法冠軍/計時賽冠軍魚販哥年薪才50萬歐元!預計拍賣價超過3萬歐元💶

2023-12-06 17:28
DIRAC10

我倒覺得要實際有人在上面測試,最大的風阻是人,光測車架數值只是讓分母變小放大差異數字讓腦弱的玩家容易買單,實際人在上面騎不同車架空力效應能差到多少? 恐怕連1%都不到,穿上空力材質的衣服可能效果還更好

2023-12-07 10:13

裝這個搞不好更厲害
金銀俊
金銀俊 樓主

裝個龜頭要幹嘛呢?[沒有不敬的意思][這我不行][嚇到吃手手][啊嘶]

2023-12-29 10:46
TONY1978

如果這龜頭比30萬空力車還省瓦 那也很諷刺

2023-12-30 18:11
最近剛好車架撞傷去修,然後也換了不同品牌車架,交叉測試結果連我這種肉腳都驚訝。

好的車架跟爛的車架不是差在巡航性能,終端速度,而是差在「攻擊性」

以公路車賽事來說,攻擊和追擊是主要內容,不是TT路段差多少(溫吉哥那種計時車衝坡的我猜今年後會一堆人仿效)。一級車架最重要的是反應速度,只有零點幾秒的差距都很重要,有時候慢了,就被對手卡位然後沒跟上兔子集團,環法幾百公里有時候也就差個幾秒…

對於業餘選手來說,其實成績差一檔次,但是過程一樣刺激精彩,誰會願意輸在裝備上面?

人是最大變因,不能改,不算。
其他
輪組>>車架>>電變(變速速度穩定性)

只有你對成績毫不在意,完全不打開Strava,別人在破PR你無視,不跟團騎,不愛社交,這樣的人適合買二級以下的車架。有財力的人還是直接上一級吧。
電變的話二級跟一級差重量而已,而且差距不大。

重量的話除了武嶺這種路線,會超出體能負荷的之外,完全不必去管重量。如果武嶺破三小時的人,重量影響更是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重量影響最大的是轉速不夠,每一個爬坡踩踏都浪費力氣在克服摩擦力。經過這幾年的賽事觀察,廠商也了解重量不足以產生優勢,Trek快8公斤成績也沒比6.8公斤的產生明顯差距,騎在路上抗衡的主要還是風阻。
pcpunkhades

優秀的總結,比一堆酸葡萄專業多了。即使是業餘車手,永遠都會想看到自己成績有進步,不覺得在能力許可之下對器材計較是浪費。

2024-03-02 8:51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