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入手 Elite 智能訓練台, 目前還在孰悉使用它, 因此還未訂閱任何的線上 APP, 只使用 Elite 隨台附贈的 My E-Training APP 免費一年期.
公路車上已有 Wahoo Elemnt Bolt 車錶, 搭配 Garmin V3 功率計.
想請問使用智能訓練台的車友們, 在未搭配線上APP(eg. Zwift, Rouvy,....)使用前提下, 除了以下幾種方式使用它外, 是否還有建議的方式.
1. 智能台附贈APP有三種訓練模式: LEVEL(可調 Level 難易等級), POWER(可調 Power 功率等級), PROGRAM(可以自行設計課表各段組合), 請問當使用 LEVEL 模式時, 是將訓練台當成模擬"固定的爬坡坡度"(LEVEL越大, 訓練台阻力越大), 當騎者要改變輸出功率區間(Power Zone)來達到課表設定的目標區間時, 必須透過變更車上的齒比或改變踏頻來達到目標?
2. 請問當使用 POWER 模式時, 是將訓練台當成模擬"固定的功率"(POWER越大, 訓練台阻力越大), 騎者無法改變輸出功率, 但能透過公路車上的變速系統自行變檔改變踏頻將力量(Force)輸出做改變(eg. 踏頻高, 較不費力; 踏頻低, 較費力). 請問在 POWER 模式下, 還有哪些應用方式?
3. 請問當使用 PROGRAM 模式時, 除了使用ERG模式(意即在課表的每個訓練段, 訓練台會控制功率要求在設定的目標功率)外, 是否還有其他的使用方式? 譬如: 是否可以控制訓練台在每一訓練段的功率要求在特定功率上下限間, 騎者可透過踏頻或換齒比改變功率輸出以符合上下限. 車友是如何進行這樣的訓練操作呢?
以上 訓練台新手的疑問.
你說的訓練法大概就是你開版說的那樣, 但更多的功能都在網站說明書上, 你可以自己慢慢揣摩. 我倒是建議你熟之後PO出來教學讓大家參考參考, 否則我不相信在這裡有任何一個人曾經很認真使用過My E-Training App的, 這個App真的很不流行!

==
先講結論:
1)我不認為ERG訓練台是有問題的
2)踩台子與自己的目標有相關性,需要有自己目標的設定
1) 以現在的(單車)運動的訓練來說,LSD現在已經沒聽人講了,一般的運動大多是談HIIT
而且以訓練軟體來說,課表大約是排成運動休息比
可以參考怪獸講堂說的能量系統
https://youtu.be/jCBXxpzL9CQ
又或是談的FTP及NP、IF、TSS、VO2MAX等
參考李四的這篇
https://youtu.be/JB8OeUzpPf4
所以ERG提供的定功率就能提供一個很棒的量化模擬負載,而不是定載的負載
直驅式訓練台的功率負載的調整反應速度、線性度理論、精確度上遠勝於油壓負載,建議有ERG模式的話可以選擇並開啟他
我個人是想以功率導向做訓練,而用Assioma DUO 及 TACX Neo 2t smart對同一次的訓練結果非常的"一致",所以對比我過去的訓練台,能支援ERG是個重要的優點


不過為什麼"有可能"會有ERG不好的問題呢? 我認為有四個原因
1) 有些APP會避免使用者踩不動第一下,在低速或啟動時會降功率>> 解決方法: 進app縮短這個時間就好
2) 不習慣或沒有肌力重踩>> 解決方法: 以瓦數為目標的訓練,通常會都有得練(迴轉速、重踩衝刺及持續力)
3) 瓦數不準或沒有瓦數的功能>> 解決方法: 花錢
4) 體重或車重設定錯誤>> 解決方法: 多數的app可以設定,據實設定才會得到正確的推力比
==
我自己用過三種訓練台,簡單來說,直驅、智慧帶準確功率計並支援ERG及APP絕對是好的
https://www.garmin.com/zh-TW/blog/cycling/%E9%97%9C%E6%96%BC%E5%96%AE%E8%BB%8A%E8%A8%93%E7%B7%B4%E5%8F%B0%E7%9A%84%E5%A4%A7%E5%B0%8F%E4%BA%8B%E4%B8%8A/
1) 阻力式,這個用的非常的早期,大約是十多年前,就是用個重輪與後輪緊迫後,提供一個固定式的負載,至於出多少力,做多少功都是自己的決定,由於很無聊我就早早放棄了
2) 智慧阻力式,這個是後來大約近十前購入的 ELITE REALAXI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2jT3tQL1l8&ab_channel=EliteCycling
但ELITE的軟體支援實在太差,後來就去搞了USB的無線感測接收器讓老台子也能打線上遊戲,不過老實說熱情不再,所以騎乘也沒有很紀律性
3) 智慧訓練台,到疫情期間因短暫的WFH需求,所以購入了tacx NEO 2T Sm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wqhxg2N8M&ab_channel=GarminTaiwan
===
最後再回一下樓主的問題,看您想要什麼目標,想怎麼踩訓練台才是比較重要的
1) 線上玩> Zwift 吧 (沒認真用,想騎真實的場景)
2) 騎實際路線> Rouvy (有訂閱,最近還算認真騎),騎Rouvy時會用ipad開軟體,用google tv同時看影片或聽音樂,不但不在乎路上的風景,也不太關心訓練的結果及時間
3) 訓練 > TR (有訂閱,FTP及自我感覺都有進步),騎Trainnerroad時會用ipad開軟體,用google tv同時看影片或聽音樂,但因為是間歇及聲音提示,要加瓦時會先拉轉速及變檔位,訓練的結果會即時知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