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甚麼全內走線一定要油壓碟剎?

我吃飯看可利乎舊片。看他組Bottecchia全隱藏線全能和空力車都用機械碟剎或者線拉油壓。
那為什麼c夾不可以?(這問題已經得到充分的回答)
我看01版上車友為了升級 全內走線都要換油壓剎變把。
其實如果有c夾電變全套,買個Juin Tech就完事了嗎?(大家討論這個可以了)
2023-01-07 17:54 發佈
bikeismylife wrote:
我吃飯看可利乎舊片。...(恕刪)

c夾安裝的位置注定就很難實現全內線

就算全內線手感也不會好到那而且一定是特規夾器,這就是為什麼c夾車沒有什麼廠商想做全內線

目前已知唯二兩台框煞走內線就是trek馬洞跟閃電的specialized venge vias
bikeismylife
bikeismylife 樓主

trek馬洞跟閃電的specialized venge vias 我知道現在也不能買了c夾全隱藏線不出就是廠商在搞 要我們換碟剎

2023-01-07 20:32
這要看你怎麼解讀"全內線"

就不知道是不是都不用把線伸出外面,都一體成形的嗎?
bikeismylife
bikeismylife 樓主

不要擋住LOGO [微笑]線走把手[笑]總之就是要簡潔不要有線帶來的風阻

2023-01-07 20:29
猜想~~
1.全內走線因為走線彎曲大,鋼索在線內阻力大(摩擦係數也高),不若油壓是壓力傳導進行,就算管線彎超過90度也沒關係,除非以後改個無線電控C夾,就還說得過去,但重量也差不多了
2.框煞效能就沒碟煞好,全內走線走的是精品高檔路線,當然棄框(圈)改碟煞
3.圈煞已在板內討論多時,屬時代產物(終將變為非主流),輪組本體框面物理摩擦畢竟仍有高溫、磨損、形變及耐久疑慮,還是專職摩擦的碟煞厲害,碟煞摩擦力強(煞車快)、散熱快,耗損也有便宜的煞車片、碟盤可換,不會傷到貴森森輪組本體
4.單車可視為機車簡易版,C夾可類似為機車鼓煞系統,試看現今摩托車幾乎配置碟煞,只有少數買菜車還維持鼓煞,這種摩擦輪框的傳統技術,在高階產品裡終將被移除
C夾當然不可以啊,煞車線要從哪穿出來?
以往我覺得C夾要刷乾淨擦乾淨再用銼刀修黑邊已經很麻煩了。
結果換了碟煞變成
-擦碟盤,拆來令,刷來令,擦來令,擦煞座,清潔活塞,把活塞推出來一點點,上油活塞,把活塞推回去,裝回來令片,,,,,,

我 X! 還好我C夾還沒賣掉。以前C夾我每次騎後都會保養,碟煞喔,我騎兩次才保養一次。
Tabries

偶爾《換個》來令片,這你都可以沒看到歐[囧]

2023-01-14 11:38
k5229410

騎1年就換而且假日騎車 騎3年就代表假日沒什麼在騎車 可說一個月騎不到一次 我騎3年都換2次內外胎

2023-01-24 23:57
有全內線機械!但還是碟煞!但裝的不好會卡卡的

碟煞+電變!讓外觀達到全無線!沒變速線
龍頭的Logo終於出來見人拉

晴天!圈煞!如果用Ultegra等級以上!瑞士搭配!制動力還好!
鋁框輪制動力粉不錯
板輪!晴天平面粉不錯!下坡就 下坡+雨天就更

圈煞!碟煞車都有
圈煞從全外線發展到現在!還是有兩條線
怎麼解決?碟煞登場

解決外觀問題
變速卡卡的怎麼解決問題?
電變登場

卡鉗座保養!與一堆有的沒的問題!當然持續改善
蹭碟!間隙加大!
每年換煞車油 煞車油會裂化變質!影響煞車效果

圈煞可以自己動手

碟煞!通常要回車店
除非有這方面的專業技巧
走鋼索外管不允許太多彎折,不然會干涉鋼索作動,進而影響手感及效率,
前面有人提到特規車,但為什麼全世界只有這二台可以做到機械式全隱藏,
就是整個龍頭、夾器要重新特殊設計讓外管走線順暢,但特規車成本高、後勤維護不易,
市場接受度不高,自然就不會商業化量產。

以S-Works Venge ViAS為例,正常公路車拆龍頭了不起10分鐘就搞定,
這台特殊設計的特規車給專業技師處理,搞不好1小時都不夠,
甚至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沒處理好,就會嚴重影響手感,又要再重新拆裝。

影片1分鐘至1分50秒有Venge ViAS龍頭拆裝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Pcy5mIdTZg
全內走線的C夾馬洞跟Venge ViAS我都在車店試過煞把的感覺。

兩部車都已經是技師用心走線的成果了,但煞車手感還是不怎麼樣。當時我跟技師報以苦笑,他們也只能跟著苦笑聳聳肩。

說實話,就只是時代的眼淚了。
三鐵車v夾有接近一點點內線概念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