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武嶺盃,馮俊凱終場就以單飛的姿態,成為本屆台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的霸主;3小時33分21的成績,也寫下個人生涯的最佳紀錄。
對選手而言,器材對於場上的表現同樣相當關鍵:「選手在意的是踩踏瞬間回饋的力量,銳克多的特色就是硬度強,所以在攻擊的表現都很不錯。還有今天這個輪組(Vision Metron 45SL)就搭配得很好,我感覺騎起來很輕巧,因為距離長,對我這種屬性的選手來說,輕量化的輪組一定有大大的加分作用。」
Maocrab wrote:
唯一且顯著的差別,就是Aeroad比TCR硬,顛。至善路下坡過幾個減速條條條條條條就知道了。(用同一組輪去比較)
把我其他幾部車的數據拉出來,其實也差不多。然後事實就是現行Aeroad改款之前,Movistar幾乎都快全員用Aeroad(上一代)去爬大山了。除了小Q堅守Ultimate之外。
2022-10-30 18:00 #9
利口貝爾
CycleFormula 樓主不是說了..唯一且顯著的差別,就是Aeroad比TCR硬.因為比較顛... 我就這點提出剛性數據...告訴樓主不是顛就是硬 ..你看清楚了 我有哪句話提到他的成績數據.
(恕刪)
啊哈,我正想著為什麼一留言就來勢洶洶,原來是我自己用字不夠精確。XD
我說「Aeroad比TCR硬,顛」,「硬」跟「顛」是並列的修飾,形容Aeroad帶給我的主觀騎乘感受,而不是先後的因果關係 — 換句話說,並不是Aeroad比TCR硬,「因為」比較顛。
如我在後來的推文所說,我知道TCR的剛性數據表現比Aeroad好,但我忽略了討論剛性時,「硬」這個字是要小心使用的。
------------------
這幾年來,因為帶小孩的關係,我一直沒辦法規劃長程爬坡路線,所以我累積的路線數據雖然大量,但終究缺乏多樣性。基本上最遠大概就是到冷水坑...以我幾部配置跟性能相近的車來說,所花的時間相差大約都在8%以內,沒有絕對的誰比誰快或慢(除了CAAD12之外,它就是差眾家大哥一點點,沒贏過,但也沒輸很多)。
(如果是低於六公里的坡,例如風櫃嘴以降,那差異就更小。差異最小的是中社,我想騎過的人一定都知道為什麼。)
我相信如果我的功率重量比可以來到4,或許可以稍微凸顯出不同車的差異,但我現在真的孱弱,所以才說我的自己的結論,姑妄聽之,姑妄信之。XD
利口貝爾 wrote:
你說的氣流都在下方嗎...(恕刪)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283-021-00341-6/figures/10

你騎的自行車輪子大概是不會轉動的吧,會轉動的流體場模擬的長這樣
wow tcr太軟? 這是哪位仟瓦哥呀
我想很明顯是缺乏迴轉 大力出奇蹟那種吧
當爬坡帶有90以上迴轉 車架的剛性差異會很小
所以空力車爬坡車架比 差異不會明顯 除非等級種類差很多
真正影響的應該是輪組跟外胎 還有空力車都配標準盤的問題
若齒比輪組外胎都相同 那肯定沒差什麼了
再來真要比較的話 要用同價位比才是殘酷擂台
3-4萬的車沒什麼好比 反正都很拖
30萬的也沒什麼好比 反正都不會差
中價位就很能比了 因為中價一定要取捨
像是預算吃緊又要用電變 只能委曲用很重的三級
這預算拿來買c夾可能上的了一級耶
例如
10萬的碟煞電變空力車 約莫8.8-8.9kg
10萬的爬坡車 c夾機械 壓在6.4-6.5kg不難
無論電變再香 一台車差到2.5kg 爬坡肯定有差
SimonW
systemsix的白皮書https://www.cannondale.com/-/media/files/whitepaper/systemsix_whitepaper_v2.ashx 自己看
2022-10-31 19:41
就白皮書來看,systemsix 裡面的資料來自於加州聖地牙哥低速風洞實驗室,這間實驗室除了自行車外,還有幫其他需要追求運動表現的運動員作風動實驗
http://www.sandiegowindtunnel.com/high-performance-cycling.html
利口貝爾
CycleFormula 所以你要替白皮數背書.你確定他們是第三方.如果我問官方,他們回答內測你要不要每個品牌買一台來當第三方,天欸.每一家的風洞假人基準都不同還整合.各家資料.要看一下自己在說啥嗎
2022-11-01 12:07
CycleFormula
可以啊,那如果是第三方呢??你要不要贊助我一台 systemsix HiMod + r9270 + vision metron 45 sl 全車
2022-11-01 12:10
利口貝爾
CycleFormula 所以你說systemsix白皮書如果是公司自己實驗室測試的 你要不要買下 一句話,不要東拉西扯的,也不用多馬上買1台頂規 曬出今天日期以後的,購買證明就可以了(車主登記)
2022-11-01 13:07
利口貝爾
CycleFormula 就是說systemsix 白皮書上的空力資料.如果來自他們自家lab的話.你就馬上去買一台頂規systemsix 敢嗎?也不用其他車種就一台.全新車貼出今天後的購買證明敢嗎
2022-11-01 13:19
哪些廠牌有在該間實驗室做過測試
1. FELT AR
2. Cervelo RCA/S5
3. TREK CONCEPT/MADONE
4. Cannondale systemsix
該風洞實驗室屬於哪個單位??
目前查的資料應該是 SDSU 大學下面或是合作的,畢竟我只有查到這些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wind_tunnels
http://liu.sdsu.edu/
所以是不是自家 LAB 我想很明顯了,應該是不需要等工程師回復,你只要把你私訊給我的那個圖片貼過來即可
不過剛看到對岸網站一篇文章有些可讀的地方
貼上來跟大家分享
https://www.biketo.com/product/50479_5.html
重點摘錄
1.
"即使是像Cannondale曾經製造出最棒的超輕爬坡公路車的品牌,也認為其全能氣動公路車SystemSix在爬坡時的速度比其自己的超輕自行車(SuperSix)快6%。即使是普通車手用比較慢的速度騎行也會有差不多的數據。"
2.
"“輕量化配件應該是低滾阻外胎!”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理論數學人口統計學家Robert Chung說。Chung最著名成就的可能是設計了計算空氣阻力的“Chung算法”,但也提醒我們不要忽略滾動阻力的重要性。"
"很明顯,在平坦的道路上,即使是相對較小的滾動阻力的減少也比任何重量的減輕都更有價值。即使在10%的坡道上,從GP4000更換為GP5000效果仍然比減重500g的效果好。
是的,即使在10%的坡道上,兩個優秀輪胎之間滾動阻力的微小差異對效率的影響也比500g額外重量更大,並且當坡度變小時,等效質量損失只會增加。在坡度6%時,差異相當於1kg的額外質量。"
3.
"雖然配備碟剎的自行車通常會帶來重量方面的損失(儘管這變得越來越難以衡量,但自2017年以來新的高端圈剎公路車變得越來越少),但更好的製動優勢將在下坡路段有非常明顯感覺。
如果你唯一關心的是盡可能快地上坡,那麼圈剎仍然是正確的選擇。如果不是的話,碟剎在其他方面的優勢可能會打破這個平衡。"
看完之後沒想到滾阻差異會有這麼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