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件事情直到了我40歲的今天,我終於做到了~!!!
這就是: 買20、30萬的車真有比較厲害嗎,到底值不值得。
沒錯,關於玩自行車很貴這我知道,也常常讓不懂的人百思不解,到底貴在哪。
新手更是霧煞煞,為什麼騎個車運動,動不動就要幾十萬,配件更貴我都不提了。
總之我今年終於入手了一台20、30萬的車,也終於有資格站在這邊去跟以前相同疑問的我說明,這20、30萬到底是什麼感覺。
總之我先歡迎介紹一下我們選手入場:

藍方這邊是便宜車的代表
2019 Propel adv pro
52-36 /11-30
前刀輪 後碟輪
105 變速
實測9.6公斤

黃方這邊是貴的代表
Ceepo Shadow R
53-39/ 11-32
80mm 板輪
di2 電變
實測11.4公斤
測試者是台北市民大叔40yrs ,從未參加過任何賽事,體重74公斤,週騎約80km ,雨天和跟老婆吵架天都不騎,從未上卡,從不踩台,從未心率功率碼表等配備,只穿休閒服跟市民運動短褲搭配球鞋。
我們先直接上令人噴飯的數據好了。
首先直接上平路數據,我平日夜間就跑平路,只有假日才爬爬山,別問我為什麼平日夜間不上山,因為晚上黑漆漆我怕會搭訕到不該搭訕的東西。
黃色就是貴的代表、藍方是便宜代表。
1.大直橋>外雙溪 5.75km 0%


右邊黃色就是大概近期的貴的代表成績,左手邊是藍方是便宜代表成績。
可以明顯看得出來,沒有進步,成績也不會有多大差異。
2.關渡防波堤全段3.58km 東>西,非常熱門的路線 0%


一樣右邊黃色就是大概近期的貴的代表成績,左手邊是藍方是便宜代表成績。
恩,成績都是平平,幾乎可以別期望了。
3.關渡防波堤 西>東,既然有東到西我們當然也要西到東呀,免得別人說我們是只會順風部會逆風。


不過,沒啥大起色,都是平。
4.社子島頂端>中山高 5.49km 0%


這下開始好笑噴飯了,換貴的車竟然跑輸便宜的代表。
5.中山高>台北大橋 1.61km 0%


剛剛不服氣,現在,咦,好像又平反了一些,但還是成績雷同。
平路結論: 別指望20、30萬的車是裝了什麼心靈馬達了,他一樣就是台公路車而已。
- 風櫃山路數據實測:
1.劍南路1.84km 7.6% 由北安路上


只有最左邊是Ceepo成績,其他都是便宜的Propel跑出來的.
上坡多兩公斤,結果成績沒掉,我也有點納悶的說。
車友說應該很吃力吧,我覺得是差不多啦。
2.蝦坡 6% 釣蝦場的那大馬路坡


一樣,只有最左邊是Ceepo成績,其他都是便宜的Propel跑出來的.
看來還是差不多。
3.楓林橋>萬溪餐坊 4.6%


大致上成績都是黏的很緊的,沒有說因多兩公斤掉了多少秒。
4. 風櫃嘴Final 800m 7.5% 最後800m算是一個小指標。


底下掉下來的三顆成績請忽略,因為手機Strava到山中常訊號不良,尤其飽受台灣大哥大其害。
最後風櫃800m這段,也證明完畢了,秒數應該都差不多啦。
山路總結: 就算用三鐵車爬坡,其實不會比自己慢到哪裡去。
好咧各位看倌們。赤裸裸血淋淋的數據都上完了,相信應該解答了不少疑惑。
就是換了台20、30萬的車跟便宜的車自己成績到底有沒有差呢。
上面答案很直接,就是沒有。
可利夫開箱aethos就實測過啦,8公斤跟6公斤車差別就是,你看不到車友的背影,那現在還是看不到車友的背影。!!!!
想靠換車來增進成績,我直接跟你說別鬧了,根本天方夜譚。
但反向思考,一個很正面的事情就是,就算今天增加了車負重2公斤也是不足以影響爬坡與平路的成績。
所以那些說什麼板輪多高不適合爬坡,什麼叫做不改大盤上不去,爬坡只能用爬坡輪,10公斤車不能上山,等等等,,,,,,這不是都上去了嗎。
我覺得你在唬爛,除非跟我一樣拿自己的實際數據來測試看看吧。
實測就是來破除迷思用的。絕對不會因為多一兩公斤還是你板高多了多少,你實力就直接退步成爬不上去,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想買帥輪的各位,就去買吧~~~!!!
- 便宜跟貴的公路車區別、貴的腳踏車值得嗎
說到底還是跟腳力有關,我不希望每個車友都被商業洗腦或侷限在什麼樣的配備才符合你,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最喜歡的車,你要真的發自內心的喜歡它,你每天都會騎著它,你作夢也會夢到它。而不是去永遠想著我該升級什麼,我該換什麼。
你喜歡哪台車,你就買下去就對了,不要再去問一堆人這規格配備行不行了,
這個論壇只會告訴你要車輕,要爬坡輪,誰有真正在乎過你喜歡的點是什麼了。
不覺得這很像是你看上這男人,可是你爸媽都勸你去找有錢的嗎。
生活已經這麼無趣了,連選車都不可以任性一下嗎。follow your heart.
我覺得決定一台車,就是像是一個人決定要穿怎麼樣的衣服
有些人可以花1萬塊在一件 T-Shirt,有的人則認為我穿的舒服低調實用就好。
在我看來一台泡麵車Gusto跟S-Work我應該真的騎不出差異。
貴是有貴的好處那當然,
但可以選擇自己最愛的,才能獲得最大的樂趣。






碟煞雖穩,但今天下坡回程時遇到突發狀況就不小心手過力後輪鎖死滑步了。
各位下山不管什麼煞還是要慢呀。然後我還想說去摸摸碟片看看,結果就燙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