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益_HYPER 38mm/50mm碳纖維幅條/碳纖輪組

目前使用TCR+框煞C17跑零,使用上愉快穩定安心沒煩惱

但心中總有上碳板的小惡魔在叫囂
無內胎...不喜歡
無框鈎...不喜歡
太貴...不喜歡
所以CADEX/神輪SLR1皆被刷掉

近期幾位單車開箱HYPER 38mm/50mm/65mm影片及路上巧遇使用車友,評價都是推薦

HYPER 38mm/50mm/65mm單價都是3.3萬/保固兩年,看起來是超級CP值了!
但唯一隱憂是怕煞車力不足/燒框/太剛硬+小眾

若入手是板高38mm/50mm擇一,因跑零會留所以較偏向全能50mm(1349g),可是又怕爬山重拖吃力、但單看輪組重量是輕過跑零(1450g),理論爬山應該好過跑零

50mm平路跟車巡航應該不會太弱? 側風影響?



以上請車友解惑
2022-08-01 15:41 發佈
既然新台幣準備好
買回家驗證就對了!
看著愛車裝高框碳輪就是帥!
再配上膚色邊外胎,帥!
什麼下坡燒框可能性,下坡制動差吃手力,遇到下雨自動限速20這些有的沒的煩惱都不會煩惱了。

高框碰到瞬間側風,前輪都會偏。
平路沒有40km/h的巡航速度買低框的比較實用
不賭不知時運到...不滾不知身體好
singfeng3388

台灣丘陵地形比較多,而且高框輪組的空力效果在低速情況下跟低框輪組差別不大,冬天時的東北季風從側方吹過影響操控是很恐怖的,所以如果騎乘速度沒有很快那使用低框輪組是相對來說比較實用的選項

2022-08-01 21:56
Synicism

平路迴轉數沒有平均120以上 回家踩兒童三輪車比較實用 …

2022-08-03 23:59
現在耐熱技術成熟很多了 煞車皮要買好一點就可以

如果樓主體重很輕 怕側風建議買38mm 高體重就沒差上50mm甚至65mm

另外不要考慮兩組輪交叉用 因為一個鋁一個碳 煞車皮對應不一樣

每次出門還要換很麻煩吧
eric62

前輪燒框摔車後用碳框下坡一直有陰影,準備等買碟煞車時才用碳框

2022-08-02 11:36
creater0520

怕側風建議直上zipp 353nsw~抗側風超強!

2022-08-03 14:26
william6910 wrote:
目前使用TCR+框煞C17...(恕刪)


SLR1 42mm 不是比較便宜??

輪組都是這樣~別人用都好棒棒,自己用卻感受不出來~

認真建議你SLR1 42mm 便宜好用又輕量~ 真心推薦
想太多,50高側風就會飛,我目前有一台就是配子彈50,西濱有側風也沒事,碳框好處是比較輕,所以起步速度比較好帶,不像我子彈50(18xx g),停紅綠燈再起步,要多抽好幾下,才能追上人家,如果暗愛爬坡,直接38,輕量是最好的改裝,那還要去追風及丘陵,50也可以,反正比較輕。
碳框用c夾,不管你用專用,多貴的煞車塊,一直含住,就是會燒框,不想燒,就是換碟煞車。
ps 全台只有一處側風要注意,屏鵝公路的落山風,但管你24/38/42/50/60/80/150高⋯⋯都是一樣的,請抓緊把手。
songbanks

後輪框高55東北季風我也覺得快被吹飛~我體重是60

2022-08-03 14:19
Komii Toy Reviews

454 北海岸照樣瞬間位移

2022-08-03 19:56
38很好用了,跟50比爬山輕
要平路巡航也算相對高框,起步也快
我個人有買38框高圈煞
剛性不錯,加速度有感,平路巡航也不差(但是我自認我們團屬咖啡騎,平路大概33-35) 價格也不會到讓人糾結
入手前我是搭前SLR 1(30)+後BLACK INC(45)
騎乘感受差異不大
但是考慮價格(BLACK INC價格很高)...
HYPER也算划算了
耐用程度就不確定了
因為我已經跳到碟煞系統了
可參考可利呼影片,近期又有介紹.裡面有提到國外一些測試結果
打個比方好了。
我怕我今天換了勞力士在身上有太多妹子追我怎麼辦,
我怕我今天沒帶勞力士出門萬一別人看不起我怎辦,
我怕我今天水多帶一瓶上山很拖怎麼辦,

你平常上得去的,
我保證你換輪組還是上得去。
平常吹不動你的,
我保證換了輪組還是吹不動你。

我從50mm升到碟輪,除了重量有差,但我不覺得在騎乘上以及側風,困難度有任何差別。
就算成績差個幾秒,困難度是沒差的。平路也一樣。
絕對不可能你換了50mm就被打成80歲實力。
很多人沒試過就會靠想像力而已。
KREX KC350就很好用了,單看整體重量沒意義,要看框體的重量跟剛性,不然一組花鼓隨便差異一百多公克都有,框體有在旋轉輕就好,其餘就著重剛性及過保固後維修的零件取得方便性
速度沒有40~50起跳板高只有帥沒有意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