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2022 CIPOLLINI BOND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CIPOLLINI 2019 年發佈了新一代的BOND.
命名為BOND2
報導中的一段文字,讓我一直放在心上

單車時代
Bond 2在前叉注入更多的空力設計
錐型的頭管設計
追求更高的操控性能提升反應力
另外
後上叉以獨特外型設計有效吸收垂直衝擊力
提升騎乘時的舒適度,一改以往的純剛硬派路線


之前騎過CIPOLLINI NK1K
一直覺得他們家的車子很有特色
就算後來陸續換車
購入SCOTT FOIL/PINARELLO DOGMA F12
GIANT TCR SL/TREK MADONE
對於CIPOLLINI 還是念念不忘



換車的故事是這樣的.........

某天TREK MADONE R9170變把煞車回彈異常
把車帶到購買變速器的車店檢修
車店告知變把回彈是機械故障
=>直接出保固換新
但MADONE配置一體把/走內線,所以要拆的東西很多

我跟老闆說
給我幾天讓我想想 ....
然後順道問了CIPOLLINI BOND2 報價
幾天後....回電老闆
請老闆MADONE直接拆車
然後下訂一台客製塗裝的BOND2

BOND系列車款
在CIPOLLINI產品線中 定位為全球戰略車款
用較親民的售價推廣品牌
在製程與碳纖布的材質也有相對應的取捨

但所謂親民....售價!
其實也跟某些品牌的一級車架不相上下
(BOND 2碟煞版本訂價13.4萬台幣)
碳纖等級使用T800
這對大多數車友來說會覺得是二級車架的等級
花一樣的預算
為何不加一點選擇BMC/Cervelo 等品牌一級車架?

我的答案是.....因為我體驗過他們家的NK1K
第一次踩著NK抽車的驚豔!真的難以忘懷
對他們家的車子頗有好感
再加上開頭報導說的“提升騎乘時的舒適度”
讓我決定換車,下訂BOND 2

公路車前前後後換了幾台
滿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會想嚐鮮什麼
如果要爬坡/舒適度
=>GIANT TCR 這類得爬坡車架一定最合適
要全面性各方便兼顧
=>SCOTT FOIL/TREK MADONE 我推薦
覺得有特色的
=>CIPOLLINI NK1K
回頭率/吸睛程度最高的
=>別選了!就PINARELLO DOGMA !
當然這車子性能也是很棒的

曾經的過往
2012 TCR SL3
2016 GIANT Propel Advanced 2-E
2017 TCR Advanced Pro Team
2016 BMC TMR02
2018 MERIDA Reacto 4000TW
2017 Cipollini NK1K
2019 GIANT TCR ADV SL Chameleon 變色龍
2018 Scott Foil Premium Disc
2020 PINARELLO DOGMA F12
2021 GIANT TCR ADAVANCED SL
2021 TREK MADONE SLR



這次的開箱,其實有個插曲
原本下訂是客製化白車
無奈交期一延再延
等了七個半月,卻得到運送過程損壞的消息.......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退訂後
上網找尋56尺寸的現貨車架
感謝FB社團車友介紹與推薦
當時有鎖定 BMC SLR01
但配色沒有很喜歡
猶豫中遲遲未出手

車店老闆知道我還在找車
直接告訴我義大利CIPOLLINI 原廠庫存資訊
看我要不要改挑選標準塗裝

看了庫存資訊
在橘色與黑色中選擇比較保守的黑色
(PS:老婆覺得放台橘色的車在家有點礙眼XD)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這次交期很快.三個禮拜到台灣!!
感謝吉興單車憲哥的幫忙&樂比馳這次給力的作業
以下先簡單開箱分享
細節說明.找時間再補上



2022 CIPOLLINI BOND2
L size
Shimano R9270 (50/34).11-34T
BORA WTO 45 DISC
7.75 kg(含卡踏/水壺架/碼表座)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塗裝配色

主要由黑/銀/灰/3K碳纖紋路 這四種配色組成
CIPOLLINI 的塗裝特色.
就是常常露出他們的碳纖紋路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變速與傳動

Shimano R9270 套件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輪組

BORA WTO 45 DISC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配件選用

SHIMANO PRO VIBE 龍頭/空力車把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ASTUTE SKYLITE TACA VT 碳弓 坐墊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2022/07/31 更新文章

CIPOLLINI BOND2

在CIPOLLINI 的車款定位中
2023官網標上了COMFORT SPIRIT
一台舒適騎乘的車款
也相當符合自己這一個月來的騎乘感受
在此
回到大家熟悉的背景大門
針對一些細節進行分享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車架尺寸 L size
上管565mm/reach 397mm/ stack 560mm
(M size 的參考重量 車架:1020g/前叉:400g)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CIPOLLINI BOND2 提供五個尺寸
剛好有自己習慣的上管565mm Lsize 可供選擇
官網有建議尺寸的功能(輸入身高/跨高)
如果介於兩個尺寸中間
也會出現兩個尺寸供車友參考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配色部分
2022年的樣板多了不少色塊的搭配
取代前一版的純色配色
質感上,個人覺得有受影響
但沒辦法,等不到客製車
只好買庫存的標準配色
整台車就由亮面黑/銀/灰/3K碳纖紋路搭配而成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上管
與自家車款MCM 類似
倒梯形的管型設計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頭管
1.1/2" ;1.1/4"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下管
迎風面有錐形的空力設計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後上下叉&立管
後上叉的設計是我覺得這台車最有特色的地方
看報導是為了舒適/避震
實際的騎乘感受後輪部分也真的滿有感的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前叉
與之前TREK MADONE的前叉類似
扁平狀的前叉,或許有助於減少空氣阻力
但路感的反饋還是很直接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坐管
15mm後移
亮面碳纖紋路,與車架的碳纖維紋路一致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龍頭把手
VIBE AERO 小彎把+VIBE 碳纖維龍頭
VIBE AERO 小彎把之前在NK1K上就有用過
外型與手感都相當不錯
而Shimano PRO VIBBE也有針對電變考量走線
在Bond2 車架沒有專屬的龍頭把手情況下
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PS:這碼表座無法完美對應這小彎把+碳纖維龍頭的組合,需留意!)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VIBE AERO 小彎把 420mm
US T800 碳纖維結構
Drop (D):130mm
Reach (R):80mm
重量:245g 起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VIBE 碳纖維龍頭 110mm
角度:±8 度
重量:120g 起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座墊
以往習慣的愛速鐵 ASTUTE SKYLITE TACA VT 碳弓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SHIMANO R9270 12速套件
前一台車使用R9170,一開始並沒打算升級12速電變
後來在車店看到搭配R8170的實車
新的12速外型真的簡潔俐落
心想如果短時間內有換車,變速還是可以沿用
這升級應該可以撐到下次改版
於是出售手上的R9170,直上R9270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變把ST-R9270-R/ST-R9270-L
這升級滿對我來說滿有感的
無論是騎乘時的握感/支撐/變把撥片
真的優化不少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搭配Shimano PRO VIBBE走線(外走線)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中變FD-R9250
相較於舊款11速真的俐落不少
看相關報導,變速速度也有加快
原本想說那0.多秒的差異,對假日車手的我應該無感
但實際使用.......升級有感
後來上網查了資料
"其變速速度比 SHIMANO FD-R9150 快 45%"
整個順暢度自己是覺得滿有感的
這可能也歸功新大盤的設計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後變RD-R9250
一樣簡潔俐落
改變最大的是整合充電端與無線連接組件,包含原本R9150藍芽發設計功能
相容於 28-34T飛輪
"後變速性能,比 RD-R9150 快 58%"
但相對於中變-大盤的上下鍊條
後變的變速感受自己覺得還好,還沒有特別感受XD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大盤FC-R9200
50/34 假日車手首選,腿長172.5mm
大盤參考重量如下
FC-R9200 (50-34T) 685g / FC-R9200-P(50-34T) 745g
FC-R9200 (52-36T) 692g / FC-R9200-P(52-36T) 752g
FC-R9200 (54-40T) 714g / FC-R9200-P(54-40T) 774g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鍊條CN-M9100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飛輪CS-R9200-12
11-34T (253g)
11-12-13-14-15-17-19*-21*-24*-27*-30*-34*T
*鈦合金齒片
一開始想搭配11-30T飛輪
想說之前用R8000 34T的飛輪較重
比對後
一級34T飛輪只比11-30T(223g)多了30g
身為假日車手的我就倒戈了
CS-R9200-12 (11-30T)223g / (11-34T)253g
CS-R8100-12 (11-30T)291g / (11-34T)345g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油壓碟煞卡鉗BR-R9270/碟盤RT-CL900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碟盤RT-CL900
前160mm/後160mm
參考重量(160 mm)114g / (140 mm)96g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卡踏
原本R9100加長軸卡踏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輪組/外胎
BORA WTO 45
P Zero RACE TLR 26C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CIPOLLINI原廠水壺架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CS BB
[開箱]我的第十二台公路車 CIPOLLINI BOND 2



簡易心得分享
6月底到現在,入手一個多月
路線以林口周邊為主
106火力發電廠/西濱/復興空廚
108大古山
粉寮路/觀音山/凌雲路/觀音山

評價:好騎!能文能武~

對照組:
FOIL+R870+Shimano C40 8.0kg(碟煞)
F12 + R9150 + Bora 50 AC3 (OPEN) 7.3kg(框煞)
NK1K + R9150 + Bora 50 AC3 (OPEN) 7.3kg(框煞)
MADONE+R9170+BORA WTO 45 7.8kg(碟煞)


西濱巡航推估(BOND2 還沒跑過永安)
MADONE > FOIL > BOND2 > F12 > NK

雖然在CIPOLLINI車款定位中是舒適型車款
但與其他家車款比較,個人覺得還是一台硬派的車
後上叉的設計有不錯的吸震效果與舒適性
但在西濱,前叉對路面的反饋還是很明顯

平路抽車輸出
NK > F12 > MADONE > BOND2 > FOIL

目前BOND2 的輸出感受沒前面三台直接
感覺稍微頓一點


爬坡(觀音山凌雲路約4.8km 平均坡度6.2%左右)
這類的短程爬坡,表現差異不大

個人喜好
回轉速順順爬
NK > BOND2 > MADONE > F12 > FOIL

爬坡抽車
NK > F12 > BOND2 > MADONE = FOIL

下坡穩定度
NK > MADONE > F12 > BOND2 > FOIL


整體來說
CIPOLLINI BOND2 是一台個方便表現算平衡的車款
有自己家NK1K的感覺
但又沒那麼"直接"

如果說BOND2 是平價版NK
我個人覺得還滿貼切的
適合假日車手
順順騎或是要熱血比拚一下 都能勝任

試車過程
我一直跟NK比較
但他不是NK~~~~~~XD
除了舒適度真的有感 其他部分還是NK比較優

另外全方位的騎乘感受
我也一直跟 TREK MADONE比較
感想是
預算充足,直上MADONE 各項表現好像都比BOND2更優一點點

但分享騎乘心得時
用對比的方式去排序...才發現.
自己爬坡的感受 BOND2 都在 MADONE 之上

寫到這....腦海中浮現最新發表的 TREK NEW MADONE


以上簡單分享
2022-07-06 23:51 發佈
恭喜樓主入手好車

樓主的車都是一時之選啊!漂亮!
認真地寫出對的起自己良心的文字!
kkk184 wrote:
2022 CIPOL...(恕刪)




這品牌車比較稀有又有質感。車隊中有騎這牌Dolomia的隊友都是又強又帥。不過上次路上還遇到個女生騎這牌子,就感覺沒那麼搭,這是真男人的車…
3k大太強了
這台好好看,Cervelo要18萬要貼很多,選這台反而值得
CIPOLLINI DOLOMIA 2022 Disc這台一級車雖然只要16萬8,但沒有你這台好看
沒什麼好說的

開箱分享文就是推就對了。
車子好美,感謝分享,能多見識不同品牌的車開箱,平常路上就少見,還好有文章能夠品讀👍
感謝分享
好豐富的騎乘體驗
閱車無數


真香
帥氣逼人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