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把操縱性優於彎把
平把通常寬度比彎把寬,把手越長槓桿越佳。平把的操縱不但輕鬆而且較彎把精確。
2. 平把車騎起來較穩定
由於彎把會讓騎士手的位置放在比較前面,所以車架會代償性的縮減 (我想這是很多嘗試escape改彎把的人都遇過的問題)。車架縮減所衍伸出來的問題有兩個: 一是軸距縮短,二是front center (FC,五通到前輪的距離) 縮短。
軸距縮短會影響車子穩定性我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cycling about提到另外一個有趣的觀念是FC縮短會降低騎士重心與前輪接觸地面之間的角度 (end-over angle,簡稱endo),endo角度是決定騎士下坡急煞會不會飛出去的主要關鍵。
整體而言平把車架相對較大,比較不容易摔車或飛出去。
3.抽車時重量分布平均
離開座墊抽車時騎士重心會前傾,這時平把車較長的FC會讓騎士重量分布較為平均。
4.腳尖不會撞擊到前輪
這也是平把車FC長的好處之一。彎把讓車架內縮,同時前輪也往內縮。輪子內縮不但降低軸距與FC,前輪本身也變成騎士踩踏時的一個障礙物。大家騎車從停止起步時都有遇過輪子撞到腳尖的案例,這在平把車比較不會發生。
5.平把較好剎車
彎把手放在hood位置最大問題是急煞時剎車需要用到好幾根手指頭,偏偏那幾根指頭是用來操控車子的,變成剎車時操控性不佳,下坡一定要握下把位。最近大家愛搞油壓碟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但平把根本沒這問題。
6.不需要纏把帶
把帶是個耗材,不定期換的話會累積汗水造成變速系統或是把手本身鏽蝕。
7.可容納較大的手把袋
彎把的兩側限制了手把袋的寬度,加上公路車愛搞落差造成手把與前輪太過接近,限制了手把袋的深度。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困擾: 我早期bikepacking有用手把袋,但能裝的東西非常有限,根本不值得把手操縱上的不便,用了幾次就放棄了。
Cycling about還有提到一些其它平把車較優越的因素,像是價錢、登山車齒比、適合gearbox變速等,但我覺得那些比較偏向個人喜好。01的鄉民們是否同意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