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顛簸震動對腦部的影響

大家好

因為對公路車行經顛簸路面或補丁坑洞時產生的震動對身體影響有些好奇關心,
尤其是頭部.
發現板上之前也有騎友反應騎車當中或完騎後頭部的疼痛或不適,
最後多歸結於姿勢與肌肉,或是裝備,車輛,補充品,身體狀態的調整.

網路上有篇探討震動對大腦影響的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64147/

Cumulative Brain Injury from Motor Vehicle-Induced Whole-Body Vibration and Prevention by Human Apolipoprotein A-I Molecule Mimetic (4F) Peptide (an Apo A-I Mimetic)

主要探討機動車輛產生的全身震動造成之累積性腦損傷,研究表明,「駕駛疲勞」實際上是由於機動車輛引起的全身震動導致腦功能障礙和腦損傷的結果,從而損害駕駛員的判斷和反應能力.震動引起的腦損傷是累積的過程,從腦血管收縮、內皮細胞擠壓、自由基增加、一氧化氮減少、腦供血不足等狀況,長期導致萎縮的神經元增加與神經功能障礙。

我的疑問是,如果依照研究結論表述,車輛震動會對駕駛的腦部造成累積性的負面影響,那公路車騎士呢?畢竟高胎壓公路車無論車架輪胎姿勢等再多的調整閃避,長年騎車下來,身體腦部終會承受大量由爛路傳遞來的震動,對腦部累積的微觀影響又是如何?騎車時敏感的騎友反應的頭部不適與疲勞,除了肌肉狀態,連續顛簸震動對腦部的影響是否也是原因?

這篇研究也隱約衍生相關問題,如實驗對小鼠設計的震動模式產生的結果是否能套用在人類生活與運動?晃動與震動無時不在發生,但跑步跳繩等人腳直接著地,與人體搭乘在車輛單車工具中被動接受震動時,腦部微觀影響會是一樣的嗎?公路車窄輪高胎壓與寬輪低胎壓傳遞的路面震動,模式上有何不同?如果有腦損傷發生,多少程度與頻率的震動對腦部長期會有累積性損傷?

一般探討運動的腦部傷害,多半將重點放在事故重擊與經常性創傷,腦震盪與顱內出血,如慢性創傷性腦病變(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CTE)或輕症外傷性腦損傷(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在單車項目運動中受到關注的,如極限運動BMX(Bicycle Motocross),戴夫·米拉 (Dave Mirra)令人難過的事情(https://www.abc57.com/news/late-bmx-biker-dave-mirra-had-cte),與澳洲奧運自行車運動員朱莉·斯佩特遭受的慢性認知障礙(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3-16/cyclist-julie-speight-donating-brain-to-science-cte-research/13252276),但是對路面震動的累積性影響研究較少.

就身體受到衝擊的程度而言,一般公路車運動遠不如單車極限特技或速降式山地自行車運動,但討論震動到對腦組織累積影響時,是否不能僅以腦部是否反覆撞擊顱骨內側或是挫傷出血評判?當醫學界關注路面傳遞的頻繁高強度震動對登山車騎士手部神經的傷害時,對腦部微觀影響目前似乎都在摸索階段,除了解剖,也缺乏有效準確的診斷標準與影像學技術.

非常不好意思,因為發現論文,提出唐突的討論.
如果有板友大大與前輩有相關資訊與心得願意分享,
會非常感激!
2022-03-05 14: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腦部 影響
整天躺在床上不就得了
我只能說每個人先天有差異,後天又有差異,
簡單的講究是不能從一而論,
而有的人可能可以透過鍛鍊來提升耐力,
也有的人可能不太能從事這方面的鍛鍊.
換個說法就是你撐不了就別硬要挑戰超過自己限度的事.
台灣的機車騎士不就慘了
每天都騎在WRC等級的道路上.......
pc8801

也沒那麼慘,而且機車通常有避震器,自行車卻大多沒有那東西.

2022-03-06 10:45
HappysmileHappysmile wrote:
大家好因為對公路車行(恕刪)


有趣的研究。但他文中有提到選擇使用的振動頻率與時間 (30 Hz 0.5 G、一週五天每天四小時) 是模擬一般人搭乘汽車所承受的震動 (文中提到不良影響是長途司機),這個條件是否能直接套用到單車運動就不清楚了。

稍微查了一下,在顛簸路面上單車的振動頻率介於10~50 Hz, 13~17.8 m/s2。騎單車一週五天每天四小時持續四年半,我想這可能超過一般人的運動量。


出處: J. Lepine, Y. Champoux, J.-M. Drouet. A Laboratory Excitation Technique to Test Road Bike Vibration Transmission.
Komii Toy Reviews

所以職業汽機車自行車賽車手都會大腦受損?

2022-03-06 22:42
wikiwikiwildwildwest

相關研究不多,非動物模式而是實際人身上觀察到的病變更少。感覺不是很重要的議題。

2022-03-07 12:04
只能說動物原本就是要動

不過要雲霄飛車那種G力我才會不舒服
pc8801

gg

2022-03-08 11:18
pc8801

就你直接把頭用力甩就會不舒服了,沒感覺的就更用力甩更快持續甩,保證升天;不過這個如果你真的要自己測試的話,不管是晃出腦病變還是脖頸出包,一切後果請自行負責,本人謹提供概念,不負連帶後續責任.

2022-03-08 11:18
看起來發生腦病變都是在運動事故後多年才爆發

正確運動觀念 會教導身體像個避震器一樣收縮 來減輕腦震動

例如登山車姿勢 上半身像個剪刀彈簧可以吸收震動

姿勢錯誤 或是肌肉無力 就要靠骨骼肌腱來吸收震動

像是騎淑女車把重量死死壓在坐墊 震動會沿著脊椎傳上腦部

可能腦還沒有出事 可能脊椎關節就先報銷了
pc8801

上半身就那樣,要比較吸震可能就是要震之前請把屁股離開坐墊.

2022-03-06 20:47
TONY1978 wrote:
可能脊椎關節就先報銷了


可能我脊椎比較不好,所以沒法騎淑女車
樓主多慮了! 我是專門學這方面的, 除非是摔車直接去撞頭部, 造成腦震盪或是腦創傷, 否則區區的騎車顛波震動對腦部是絲毫沒有影響的. 其他不同運動的震動可能比騎車更大(看看奧運各項比賽就知道了), 但只要沒有意外,也沒有腦損傷的疑慮.

真正影響會比頭部更大的是頸椎, 因為顛波震動的能量吸收都在頸椎, 而不在頭部. 然而是否單車騎士以後頸椎退化會更厲害? 目前也都還沒有定論.

真正有證實的是騎士比較容易發生腕隧道症候群, 騎車久了壓迫手腕的正中神經造成手麻, 這是有研究證實的.
jcchiou

騎車腕隧道症候群是可以避免的, 手腕打直就行, 看一些環島的手腕過度伸展壓在手把上, 就知道回去手一定麻

2022-03-07 9:57
pc8801

對標準以上的正常人可能影響不大,但也有些人可能先天不良,那問題就會放大.

2022-03-08 11:14
吃喝拉撒運動都適量就好
真的怕外騎傷腦,降低外騎數量
那就滾筒吧,無聊騎不住
買固定訓練台,花點錢Zwift
土城加藤鷹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