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跟 2021 TCR Advanced Pro 1 Disc-KOM
變速器上的差別是??除了品牌不同外?
33/46 10-36T跟平常所謂的CT盤爬坡的話更輕鬆嗎? 是越多段數越有利嗎?
太久沒騎車了 時空背景都不同了!!
carter33 wrote:
2022 跟 202...(恕刪)
我也在等車、也有去參加試乘會
捷安特人員說外國人本來也看不起壓縮盤、過的太輕鬆、最後也覺得真的不錯有那種感覺
騎單車運動每個人目的不同,主要維持健康,有人突破pr、有人要紓壓。
一定有年輕人有這種想法、騎公路車一定要操爆自己才覺得有成長,看到壓縮盤就隱約看不起。看到別人騎電動單車又有這種感覺(我想說的是你永遠不會老嗎到40-50歲還在玩PR?)
有曾想到過嗎、如果真的是一直訓練的紮實選手、換好騎的車子不是可以突破更遠。一般市井小民可就算訓練不夠一樣可以完成一些任務爬一些不可能的山、對台灣自行車業都是良性發展。
台灣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很閒現在人被公司凹到爆一堆、有些人白天晚上還可以規律訓練一小時有氧踏台、假日再騎個長程。有人要打報告、有人要顧小孩顧親人、有人要oncall。一天時間有規律時間運動的人不是富裕階層就是自我要求很高的人、最後一個很閒的人,像退休族一樣。
我上一台2017 propel ad2 105騎四年多沒換過輪組,PA-2輪一樣爬山爬到爽

2. Sram無線電變換檔速度比Shimano慢,尤其是後變速器
如果你是從機械變換電變可能會覺得沒差
但用過Shimano系列電變再回去可能會有點不習慣
3. 齒比更輕更有利爬坡沒錯,但相對的每一檔位間的落差會變大
齒比沒那麼綿密,一樣是看個人習慣
題外話~
星鑽黑塗裝不錯,但變色龍那款實車更美(量不多)
重點是同樣價格下配備又更好
1. 手把從Contact SL變Contact SLR
2. 外胎從Gavia變Cadex
講那麼多,結論就是建議先試試看Sram電變再決定
如果可以適應,那恭喜你!
128000(再打個折)的價格買台電變+碟煞+功率計非常很划算
carter33 wrote:
2022 跟 2021...(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