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車友有個緣分在,也剛好跟他借了一下車來測試
測試了一下 一個小路段 : 劍南山來回+ 平等里 + 中社
canyon :
1.劍南山去程: 沒有太大的變化,跟我之前騎得差不多,不高也不低,很順暢
2.平等里: 時間差不多,唯一的差別是迴轉數的順暢度很不錯,很省力,至少可以省5-10w上下,心率就差很多
3.中社: 整個路段很順,超省力,可惜沒有破我原先的紀錄,但是真的很好騎,省力
4.劍南山回程: 其實沒有特別有印象,也沒有特別賣力騎,但是就是很奇怪的破了我原先的PR,有點嚇到,而且使力很均衡

在來看原本自己的車 之前的紀錄
測試了一下 一個小路段 : 劍南山來回+ 平等里 + 中社
V3RS + SLR1
1.劍南山去程: 順暢性ok,車架的對稱協調性很不錯,可惜就是輪組偏硬,騎起來心率會很高,最快成績8分多
2.平等里: 目前pr的保持跟今天騎只差30多秒,但是輪組的剛性太硬,騎起來很痛苦,這跟prc真的有差
3.中社(很久沒騎,可能現在也不準確): 這個僅參考,太久沒騎,可能現在騎會跟canyon今天的時間差不多
4.劍南山回程: 這一點是目前輸給canyon車了,真的很讚canyon

總結一下:
車架的剛性真的要搭配理想的輪組才能綜合整個騎乘的順應姓,雖然現在跟很多高手的距離還是差地遠,我們這種弱弱的阿伯等級,只能慢慢騎,就是這種爛成績跟時間。但是其實騎車最大的快樂就是當測試整台車的性能跟優異表現。
這裡分享一下canyon的特性
1.車架的穩定性很不錯,算是一級車的穩定,在上坡力量很直接,抽車也不會覺得很累,力量的回饋很不錯,回轉速的維持很不錯,非常平均,要控制快慢,其實不能只看瓦數,還要看每段的速度加上心率,所以很平均。下坡的穩定性好,很吸震,這一點嚇一跳,唯一的缺點是手感煞車有點延遲,但是整體來看都算是一級該有的感覺
2. 輪組prc1400 : 這一組很特別,第一次接觸 DT SWISS 的輪組,只能說,花鼓迴轉非常好(比slr1順) ,張力調性加上側剛性真的沒有話說,不能說很軟或是硬,而是很到味,尤其在抽車的時候,搖擺的間距很小,不會很誇張的搖擺,也體驗到dt swiss的性能 輪組,下次換應該會挑選dt swiss。 整體表現只能說優異,絕對比slr1來的好很多 (本身只有這一組)
3. 機械變速r8020 : 這一組的反應不夠快,跟不上手感的切換速度,有時候還要在那邊調整上上下下才能到位,這跟電變一次到位的差異性還真大,很久沒有使用機械有點不習慣,但是如果以這個價位跟氣候關係,其實機械變速沒有不好。手感可能要稍微適應機械的切換速度,電變比較簡單一點,也不用使力。可惜是canyon的一級車架只能二選一,要嘛 機械,要嘛電變 ,跟現在的21年的tcr相同,只能選一種。這一唯一的遺憾,因為很多車品牌都是二合一,看要用哪一種而已。對於靈活性可能沒有那麼好,整體表現很不錯。
整體來說兩台車都屬於一級車架,差在一體把跟非一體把,差距上其實很小,車的好壞其實要看整體,然後騎乘的路感,順應性,變速的靈敏度,反應的回饋等等,今天也算是上了一堂課,輪組的重要性,有好的輪組跟車架才能發揮整個性能的100%的力量,不能單靠車架的剛性或是輕量化,輪組的選擇特別重要。
建議:
1.不要聽太多網路上的哪個好哪個不好,要去親自體驗車的性能,所以要多參加試乘會,用身體感受車的騎乘感勝過一切
2. 有機會借車,體驗一下不同的感受
3. 什麼車都好,要長騎才有用
4.車不是藝術品,是消耗品,不要顧著天天洗車,要操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