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road comax 輕量化三盤改裝

先上圖
fastroad comax 輕量化三盤改裝



(一)前言:

1.大部分人看到標題一定會覺得:這是考古嗎? 現在都1x12時代了還在搞三盤?

但事實上 單盤車雙盤車車我都有 各自都有優缺點 缺點卻很難改善(因為本人戰力比較弱)

2.我優點就不提了 直接說缺點

單盤前42x後40:齒比落差大 且換檔會有頓挫 迴轉會馬上下降(當然我不是1x12)

雙盤前50x後30:需要學習配速 切換大盤也容易頓挫 迴轉一樣下降

3.所以思考過後....

A 三盤車的中盤 能減少切換大盤次數

B 三盤車可用綿密小飛輪 解決大超飛輪失速問題

再加上有以前騎過27速escape 懶人騎車感覺還不差

因此就開始三盤考古之旅了


(二)收集零件

自從收了一台 giant fastroad 摳妹2 車架組 老實說車架前叉不算輕

這年頭三盤零件很少 即使有也不成套 tiagra 4703有整套三盤 但重量完全不能接受

最後經多位01友協助 定案了零件

變把:tiagra st4703 目前十速最佳選擇 吊打上世代ultegra手感的10速

前變:tiagra fd4703 50 39 30只有它了

後變:microswift 11速 因新世代拉線比關係 只能用11速後變來湊 而且這顆比ultegra還輕

大盤:sram dub蜘蛛系統 這是我能找到最輕的s10三盤了 跟red差不多

飛輪:5700 12/27t 本來想上30t 因後變上限 下修齒比到27t 綿密又輕量化

碟煞:avid bb7 SL 3x10沒油壓碟用 只能用輕量化機械碟 (但我沒覺得很輕)

BB:diverline 41mm 沒特別理由 只看他輕又便宜

輪組:novatec cxd 網路買的 意外的好騎 重量也不錯

把手坐墊四套件 身邊有輕的備料用 座管只能用原車的

超輕快拆與碟盤 反正只找輕 不找耐用 我覺得早晚會後悔(笑)


(三)組裝麻煩

1.必須先說第一次組碟煞三盤 加上聯合國套件 真的很多問題要搞 變速搭配方式要自己當白老鼠

甚至不知道碟車這麼消耗剎車外管 一車分外管不夠用

2.欣慰的是輕量化成績不錯 搭32c胎約7.91kg 搭25c胎約7.58kg 不含踏板配件

4700變把 與三盤都不輕 原廠前差也很重 加上機械碟 在節省成本下 能低於8公斤很滿意了 (原廠車9.7kg)

3.不過回想起來真的很傷神 早知如此 直接組22速超壓縮盤就好了


(四)騎乘感受

1.目前測試市區 河濱 丘陵地形

我覺得非常好騎 好騎是因為換檔邏輯非常簡單 90%掛在中盤 其餘靠綿密後變即可

不會像雙盤要前後配速 (有實力 速度夠快就不用)

也不用擔心單盤系統 升一檔太重 降一檔太輕的問題

2.簡單說 三盤車就是單盤騎乘概念 外掛大盤與小盤備用 並有綿密齒比

既然是類單盤概念 大盤齒比優化我認為很值得著墨 尤其是主力中齒盤

3.例如有常見中盤齒比有39t 42t 看自己需求選擇

反而是飛輪選擇上不用像以前32/34/36一直加上去

選一個滑順綿密的齒比就夠了 又可以輕量化


(五)三盤缺點

1.三盤變速無法像兩盤快狠準 真的要提早換檔準備

2.公路車更換飛輪容易 飛輪跟著輪組一起快拆更容易

3.但要更換大盤齒比難度高 要拆的部件多 甚至中盤39改42 連前變都要換

4.另外市面上新款車架不一定能裝三盤系統 主要是立管太粗 導致前變擺幅空間不足 (會砸車架)


(六)其他

1.而這幾年出現超壓縮盤 換來更綿密的飛輪齒比又能輕量化 已經是趨勢了

2.三盤也是有類似功能 只是換檔邏輯更懶人化 也是很好用的

3.到底說覺得三盤不該被遺棄的
2020-10-29 3:22 發佈


今日改裝ct 三盤

將52/39/30齒比 更換成50/39/30 前變速可支援 稍稍不順 但可接受

少2t 後變負擔又少一點了

話說

52/39/30。 53/42/30。50/39/30 都有自己專用的前變

搞的我好亂啊
10速方面三盤真的沒經驗。

騎車開始,就是用三盤,到現在還是3盤。依序如下:

9速4503、50/39/30配11-25(借出,持續借朋友中)
9速4503、50/39/30配11-28(為朋友中爬坡改)
微轉8速52/42/30配12-25
微轉8速50/39/30配12-25(服役中,跟朋友出去就這台)

感想

9速跟8速飛輪就差在11T,自己沒那麼好腿力,11T用不到。上9速會選擇12-27那顆飛輪。

三組不同大盤,四方軸大盤(52/42/30),一組FSA,一組SHIMANO。早期大盤是鐵,真有機會變形。

早期的變速器比較機械,強打強上,大力一壓就過去,基本上沒什麼不順的問題。

要支援52,前變需要找早期一點。後期有些只支援到50。通常有支援52的前變,上第二盤42跟39都沒太多差異,但是如果只支援50但是拿去安裝在52的盤,上第二盤就會不是那麼順,需要更多時間調整。(所謂不順,主要是中間齒盤吃的飛輪變少。)

4700第一版貌似有點問題,滑順度不夠,但是後期版本聽說有改善。但是若要比較4700跟4500,我自己比較偏向更機械式的4500,也可能跟控制桿材質有點關聯(感覺比較硬?好像是金屬的)。當然,4700相對來說省力點。

至於自己怎麼從9速退到8速?一方面是9速車子給朋友當入門車(那台帶了兩個朋友入門),一方面則是八速對我就夠用,而且8速鏈條很耐操,頻繁變檔也沒在擔心。

早安 :)
這是53/42/30用的



這是52/39/30用的



這是50/39/30用的


如果配錯 輕則不順 嚴重的直接卡死

目前我也是錯誤狀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