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大盤有單盤系統 雙盤系統 三盤系統
單盤好理解 就是最直觀變速方式 缺點是齒比不夠廣也不夠密
雙盤是我們最常用的 須練習配速技巧
但我想跟各位討論的是三盤的概念 希望成為自組寬胎公路車的參考
------------------------------------------------------------------------------
一般而言三盤容錯高 會被看作休閒車 城市車
但我無意間看到52/42/30規格的大盤
單看中齒42T這齒比也常被越野公路車當單盤使用 (配11-42 11s飛輪)
延續這概念若把三盤的中盤42T為主力盤 應該可以對付大部分平地小山
52與30T作為偶爾加速與備用爬坡翻越障礙使用
簡單說將三盤看成掛保險的類單盤使用概念 省去雙盤配速的麻煩 也可以省去爆大飛輪不協調
所以呢..........想請問各位高手
基於類單盤概念 飛輪(10S)各位會怎麼建議呢?
1.傳統三盤齒比11-27 11-28 (會增加前變配速機會)
2.選擇11-36 11-34寬齒比 (大盤幾乎都掛在中盤概念 但齒比就比較不滑順)
5800/6800後根本沒三盤.
所以現在成車幾乎沒有配三盤的公路車.
要三盤必須退回前兩代的變速系統.
初學時我用過三盤, 當年腿力微弱.
平路都用中盤39騎車(53/39/30), 遇到小坡也不用變盤,
小盤到30超輕, 飛輪配12-27t就能應付所有騎乘坡段.
使用三盤Q-factor會增加(左右軸距), 卡踏應要調整,
不過當年亂亂騎也沒特別感覺就是了.
後來為了輕量化就賣掉了, 想想有點可惜, 畢竟真的好用.
新手爬烏山紫竹寺不用落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