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買的是
大齒盤 SHIMANO FC-RS510 , 50/34
飛輪 SHIMANO 105 11S 11-34T
剛好可以1:1的爬山路
但是遇到坡度非常陡的,腳力不夠,還是要下來牽車
請問如果大盤配壓縮盤齒比到1以下,這樣爬山路會比較好嗎?
SHIMANO有原廠可以用的嗎?
其實就是不適合練車的路線, 所謂殺人坡.
一小段還好, 太長很危險.
想練平衡感就騎, 不想摔車就用牽的, 換個路線才是上策.
齒比我覺得已經夠輕, 改也沒捨意思.
Clay wrote:
感謝大大的回覆~~~(恕刪)
齒比這個東西很現實,一樣的車子,爬坡時前30後34T就是比前34後34T輕了一到二檔更容易爬,這是一定的。前面遇到陡坡時輕的這一、二檔可能就是to 牽 or not to 牽的差別,怎麼可能沒差。我雖然沒用過超壓縮大盤,但我騎Escape 1 Disc,搭配的是前面48/36/26三盤,後面11-36T特大號飛輪的超暴力輕齒比。一般爬山時大盤都是掛36T那片,配上36T飛輪齒比到1其實也足以應付大部份的山路。問題是如果騎一騎體力放盡,或突然遇到大屯山助航站、青春嶺路、碎心坡這種噁心的坡時,大盤少了那片26T齒片就是得下來牽車。超壓縮盤好不好,其實就看你會不會計較偶爾得下來牽車而定,偶爾牽牽車無所謂的話,那你其實就用不著超壓縮大盤。
你如果對超壓縮盤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我在網路上找到的這個網址(http://www.jeslerbike.com/pro_info.php?id=842),上面寫相容島野105系統含工價格還不到3000塊,有問題應該可以直接打電話去問看看。
Clay wrote:
Shimano GRX(恕刪)
C大你騎Fastroad耶,超過10公斤的車,會買這台的人應該不會在乎大盤多重吧。
不過無論如何,我去查規格,這片GRX超壓縮大盤重806g,比你原廠那塊CT盤還輕了100g,跟原廠比只輕不重,沒道理只因是登山車用就不好爬坡。畢竟少了那麼多齒比較小片,更輕才是正常的。網站上都說相容105系統了,直接更換應該沒問題,細節你可以打電話問廠商比較快,畢竟我沒用過也沒辦法給你更多的資訊。我自己用實心四方軸的三盤式大盤還外加一塊保護擋板,不必拆下來秤我連用眼睛看都覺得重,我看照片GRX是一體式中間的軸是全空心的,再怎麼粗勇跟我的現役大盤也絕對沒得比啦。
至於車身減重的話,我自己買的Escape 1 Disc也是重量級公路車一台,我一路從超過12公斤減到現在10以內其實算不少了。我的感想是減車重這件事,減在輪組跟外胎上是真的有差而且差超多,騎乘變很輕快;但減在車身其他地方,包括拔掉側立車柱跟換全碳座墊,騎起來其實沒什麼感覺。畢竟騎車隨便帶個兩罐水就超過1公斤了,要減車身重還不如自己減個2、3公斤比較實際。
Clay wrote:
我現在買的是
大齒盤...(恕刪)
最近幫忙換了好幾台車,包含閃電魯貝、Defy pro 0、fastroad adv 1 以及我的fastroad comax 1,大盤改裝都是採用 shimano GRX FC-RX600 46/30超級壓縮盤。大盤與BB是完全相容沒問題(原大盤是R8000 & R7000),變速系統包含8070、6870與R7000。
我這裡的經驗是GRX大盤可以直上,但因為chain line向外偏移2.5mm,鎖鞋扣片需要調整補償;鏈條需要截短;前變速器位置下移 等等的小調整。
能獲得到的功效有兩個重點,輕齒比爬坡、密齒比巡航。輕齒比大家都說爛了,在此不再說明...密齒比這可就厲害了,包含增加平路巡航的速度、緩坡的加速性,這些特性之前都與飛輪大小相互違背。簡單說為了爬坡換大飛輪,就得失去平路、起伏路巡航所需的密齒比;為了密齒的平路、起伏路巡航,就得失去輕齒比爬上激坡的能力。
換上超級壓縮盤當然也有所犧牲,失去了50km/h左右的高速能力。例如長下坡衝PR、集團比賽騎乘等高速狀況,超級壓縮盤就不合適了。除此之外,更好的密齒分佈、輕齒比爬坡,超級壓縮盤利用一點點極速的性能,換來更平衡兼顧的設定,算是相見恨晚的學妹,擁有大概率小三變原配的實力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