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keto.com/mobile/#/detail/2/44017 裏面有兩組我自己用過 Giant SLR 跟 Bora one SLR 我認為已經可以接受了 沒想到比它強的還一堆
這種測試文應該要多一些才好消費者有知的權利現在很多消費行為好像在花錢摸彩廠商公佈的資訊很少不明確花大錢買的不知道是否能有對等的價值應該多鼓勵廠商提供完整的產品資訊讓消費者能清楚知道自己花的錢花在哪裏造成一個良性的消費循環尤其是大廠,更應該先站出來而不是遮遮掩掩的
songbanks wrote:這個測試不錯看來Z...(恕刪) 這看個人下坡習慣及技巧C夾要強點煞,保留足夠的煞車距離選用低升溫的煞車片,用夠力的夾器連續煞車時間不太可能超過30秒而且戶外很通風這個測試的條件算很嚴苛我用過Gaint SLR 1,Metron 40 3年,助航站,東眼山,五分山....大熱天下坡都沒啥事Bora 在碳框中已經算非常棒的了煞車力道很強,連續煞車10秒以上的機會等於0
小弟不懷疑這篇測試文的專業性。但是對使用不同框高來對比煞車效能, 在溫度環節,我覺得就有失公允了。 畢竟框高越高, 吸熱容積大跟散熱面積跟著加大, 這部分能力本就優於框高低的輪組;特別在100秒連續煞車這種非正常操作的破壞測試上, 不同吸熱容積及散熱面積部分的差異,就會對其溫升的速度跟上限有很大的影響了。很湊巧的, 果真高框輪組排名全在前面, 低框的也剛好都去到後段班了。 如果都選同一框高來測試,不知道結果是否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