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兩個大賣點 (雖然BMC,TREK,SCOTT 其他牌已經使用了)1. 隱藏線: 把C夾/碟煞的現完全隱藏起來。這也會是未來的主流之一。呈現更整潔,外觀更好看,這也是可以減少阻力。PROPEL也發展了到第三代的隱藏式灣把,只是也會帶來一些小小遺憾: 灣把&龍頭變成一體式,這表示不能像以前可以任意更換龍頭或是彎把,這反過來成本會增加,目前一體式龍頭+彎把都要超過5000元以上。因為這樣2021的TCR定位會在十萬以上的車,ISP或是PRO系列才會有這樣的搭配,然後再來就是價錢。目前2020年的TCR 搭配了功率計,有變貴一萬(算合理),那麼在2021年新的車架+一體式彎把還會在漲上去,至少5000~10000元。2.材質的變革+加入CADEX此品牌也會帶來全方位的TCR車種。原先捷安特的SLR系列搭配DTS,在2019年會繼續生產SLR1,SLR0會繼續減產,主要原因是CADEX的加入讓相同的價格或是等級別的輪組有更好的選擇,因此在2021年的重心除了車架的強化,帶來多元化的選擇: 輪組(CADEX) & 變速 (SRAM),相對也會反映在價格上。2017-2018年捷安特已經慢慢從130元/每股走出來了,來到2019年 要創新高240元/每股來看,資金&融資的錢足夠開發新的品牌以及項目,這對整體的捷安特來看是好事,加上全球布局也慢慢走向國際直營模式,意味就跟荷蘭一樣,代理模式的效果不如預期,走直營模式才能掌握關鍵數據+市場。
taiyoto worte:代理模式的效果不如預期,走直營模式才能掌握關鍵數據+市場。 你講的這點非常同意, 只是別的國家我不知道, 在這點的努力上, Giant在美國市場是明顯是落後許多了.看一下Giant美國官網, 全美五十州的直營店只有非常可憐的19家, 其他賣Giant的店都是代理店,Giant的自行車只是那些店裏頭賣的許多牌子當中的一個牌子,在同一家裡頭可選擇的款式也不多,顧客很容易被別的牌子的車吸引去, 自然無法大賣.https://www.giant-bicycles.com/us/stores反觀Trek Bikes, 他們積極吸收本來什麼牌子都賣的店轉換成他們的專賣店, 現在全美五十州已經有將近1500家的專賣店, 讓Giant能夠擺車的店大量減少,市場機會大為萎縮. https://www.trekbikes.com/us/en_US/store-finder/retailer/US/所以Giant現在在美國也想辦法增加直營店的數量,但起步已晚,輸給Trek實在太多,再加上Specialized與Cannondale的傳統強敵,現在Giant在美國的處境有點窘迫耶!
leader0419 worte:現在好一點的車動不動...(恕刪) 我想法跟你一樣 ,我 2015 DEFY 定價49800 ,現在我往上看DEFY要6萬多 ....求其次選低階沒啥東西可以選,現在只是純運動有碟煞就好,CONTEND DISK 台灣也不進,新聞說股價一直漲,這集團已經賺外銷為主,台灣能選擇有夠少,根本無心經營。感覺比較超值一點是 TRANCE E ... 改騎電動登山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