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天幾乎都抽出約1~2個小時出去騎騎晃晃, 買了本公路車完全攻略照著練, 這段時間下來,
明顯的感受到大小腿肌耐力的增強, 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啦, 至少腿部的線條出來了, 也結實很多....

也因為騎乘姿勢不斷的修正, 愛駒也不再是長頸了, 看看這脖子, 是不是正常多了....

以前剛騎車時遇到的斜坡, 如紅樹林往淡水的中正東路段, 木柵軍功路往台北路段, 至少都要下來牽1~2次車,
現在可以一口氣直上了, 雖然速度不是很快, 慢慢的也可以龜上去的感覺真是難以形容啊.....

有鑒於身邊的朋友與老闆不斷的告訴我卡踏的好處, 而書中的UP UP踩踏密技及三角踩踏法又必須要卡鞋與卡踏才能練習, 於是, 就興起了換踏板來讓我增強功力的念頭.....

不過在這之前, 每每看到別人使用卡踏摔倒的影片與經驗, 都讓我考慮半天, 好不容易克服了心理障礙, 問題來了, 爬文了許久, 不知用LOOK系統或是SPD-SL系統好, 優缺點都很多, 最後在網拍上看到一雙別人穿過一星期的卡鞋,樣子還不錯, 價格也挺合理的, 好吧!! 就買來練習先....沒有開始怎麼能進步呢??
就是不知道型號的這一雙, SPD-SL系統.....入手價不到2000元, 挺漂亮的, 塑鋼大底, 只可惜不是紅色的...

有了卡鞋自然要用卡踏囉! Ultegra卡踏裝上去了....一張照左邊

哇咧...一張是右邊

騎了約兩個星期, 整個感覺就是不一樣, 畢竟踏板轉動的每一圈都有兩條腿的支援, 這樣對他們比較公平....


OK, 踏板介紹完了, 趁著昨天剛洗車上釉, 還蠻乾淨的, 幫我的愛車拍幾張留念吧! 這幾個月還買了不少東西, 全車增重不少, 目前總重(含踏板+空水壺+打氣筒) 8.2KG. 首先, Topeak 的手機袋, 剛好放我的E65.

Trelock BB3500, 由照片上可以看出他有時速表, 心跳顯示與高度計, 無線傳輸, 因有密碼保護, 所以被竊時小偷也無法使用(不過這樣還是掉啦...不是嗎?), 有卡榫可拆, 下車自己記得拔走得了...

夜間爆亮的Trelock LS730, Y拍有很多介紹及使用心得, 有興趣請自己找找, 唯一缺點, 體積太大(因為用4顆3號電池), 不過相對來說續航力也優, 真的真的很亮....這是我買它的重點

Topeak 打氣筒 (含氣壓表可打到160psi, 也夠大支可以防身) + 紅色水壺

Topeak 蟲蛹包 + 爆亮白光尾燈 (很亮喔!! 600M 以外也可以看到), 座墊之前介紹過了, 跟之前較軟的坐墊比起來, 這款騎長途 (約60KM單趟) 屁股真的比較不會痛, 只能說, 這個座墊適合我吧!

喔... 對了, 頭一組FSA的輪框為半慣性, 加速是挺快, 爬坡也還不錯, 想想里程數剛破2000KM, 幫愛駒換雙鞋子穿穿, 順便比較一下有何不同, 原本組車時要買的 Reynolds Solitude 輪組, 那天問了i Run 的 Bruce 說店裡還有一組, 興沖沖的跑去看了, 不過, 實品的感覺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個人感覺啦, 碳纖的質感就很好, 可惜沒錢而且對我來說沒必要), 顏色是黑藍的, 和自己的車子有點不搭, 於是放棄.... 倒是看到了這一組 C30A, 經酷哥小賴的介紹, 這是陶瓷培林花鼓, 很耐用, 價位比 Solitude 便宜一點, 最最重要的是, 它是 Token 的, 整台車當初定色調就是這個座墊開始的, 所以, 我這個人除了注重外表,摳門,沒有耐性,怕麻煩,想低調骨子裡又悶騷之外, 我還很"念舊"呢!....


外觀上來講, 唯一的缺點就是, Logo 是用貼紙貼的, 07'年則是用烤漆的, 質感大扣分, 可能是 Cost down 的結果吧! (用貼紙的話, 重工比較簡單)

輪胎還是用馬牌的 GP4000, 終於買到紅色的了, 這樣才對味嘛!

前輪花鼓 (陽極處理酒紅色)

後輪花鼓 + Ultegra 十速飛輪 (另買一組飛輪到時拆換輪組較方便) ---- 這雙腳是我們家印傭安娜的....



這個輪組較輕 (不含飛輪實測1400g, 足足少了 FSA 那一組近500g), 踩踏的力量也不用那麼大, 抽車起來感覺蠻扎實的, 只不過慣性沒有 FSA 那一組大, 所以要持續抽車才能維持速度, 有一好沒兩好, 反正飛輪齒數一樣, 就交換著騎吧!
來幾張全車照




最後, 為了感念助理駐車小姐的辛苦, 這兩張商請美麗的安娜小姐入鏡 .......


多謝收看, 下次再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