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要買 銳克多4000tw還是斯特拉4000 tw 給我些意見

如果爬坡4 平路6的話  要買哪一台比較實在 
這樣台 哪台cp值比較高阿 ~ 
 
2018-09-29 11:57 發佈
阿瑄安馬 wrote:
如果爬坡4 平路6的...(恕刪)


痾...

我會選瑞克多 純粹喜歡空力造型

但實用度 斯特拉大盤50 34會比較實用

瑞克多 52 36 我騎車路線 及腿力 我用不到

其他都大同小異

對空力造型沒有特別有愛

斯特拉會是比較實惠的選擇

然後兩款車的趴度 是差不多的

都是稍微舒適頭管較高的幾何

選你喜歡的型 可以接受的價錢就對了

剩下大盤 輪組 什麼都是可以後續再換的
阿瑄安馬 wrote:
如果爬坡4 平路6的話 要買哪一台比較實在
這樣台 哪台cp值比較高阿 ~


以下幾個問題點分析,你可以考量看看。

以2019年廠車全未改的狀況Spec:

https://www.merida.tw/reacto_4000tw.html
https://www.merida.tw/scultura-4000-tw.html

第一:撇開價位C/P以及騎車路線需求,請先選擇一台外型你絕對最最最喜歡的,買了不會覺得後悔的,不要有遺憾,這是最重要的。

第二:爬坡4/平路6,可選擇reacto,出廠的預設齒比以及預設輪組的搭配,加上空力導向設計的車架,平地絕對會比scultura優秀。反之52/36+11/30的搭配,要爬上9%以上的坡度時要有心理準備,若腿力不足加上這齒比,爬陡坡會讓你覺得騎的很累很硬,或是等之後有爬坡需求時再改齒比也行。若是這樣我會建議買scultura,至少是一買來就可以完全不用改,預設的50/34+11/30對於一般人在平路及爬坡已經非常通吃了。

第三:reacto的後煞車夾器是一敗筆,埋藏在後叉下方,在日常的煞車塊維護調整清潔上,是一個很不方便的設計,日常調整要確保不吃單邊以及煞車塊角度的微調正確,對於埋在這個地方,維護上相對會比較耗時間及不便,不過若你不介意的話沒關係,譬如久了就會習慣了之類的。除此之外,若遇到下雨,騎車時的油泥都會直接往這裡噴流集中,不管對鋁合金還是碳纖維煞車圈都是很大的耗損,當你一煞車時都會覺得車圈不斷在努力耗損中,這是我覺得reacto最大的敗筆,除此之外其他都很好。reacto我最喜歡的是他的水平上管,一個字就是帥。

當然買車的是您,希望有幫上忙,以上意見參考看看即可。
chenycc wrote:
以下幾個問題點分析...(恕刪)


大大又是你,神分析XD
分析的真的很精闢


給樓主
3個月前我買的車是捷安特propel 配的大盤52/36+11/28

完全沒訓練也是第一次接觸公路車,平路比TCR輕鬆但到山路平均6%我就快死掉了

當初平均FTP功率約130W,買了功率計訓練台每天吃課表訓練了3個月後,目前平均功率約180W
(目前里程約2500K左右)

然後再去騎平均6%的坡還是有點吃力,但自從我換了CT盤加11-30T飛輪坡度10%內踏頻都能70-88(每分)

15%左右踏評剩50-60(每分) 以180W左右踩的話

所以看樓主需求 山路平均坡度是多少

如果還是有10多%的坡還是建議斯特拉會比較舒服

畢竟騎久了就會有一些車友,帶你去山路舒服舒服8080你的幼小心靈

我是比較建議斯勒拉,畢竟都改好了,CT+11/30我們超業餘車手絕對夠用拉

到時再上個板輪不也是帥帥的嗎?



搭訕板輪爬坡會不會爆掉
lucciola wrote:


大大又是你,神分...(恕刪)
阿瑄安馬 wrote:
搭訕板輪爬坡會不會...(恕刪)


通常高框板輪都會比較重一些

啟動需要較大的功率,也就是爬坡常有人講得會比較重拖

我目前有SLR1 AERO 前42mm 後65mm 還有ZIPP202

如果以這兩種輪組來比較的話

ZIPP202
加速到30公里超輕快

如要維持30-32滿舒服的但40左右要花比較多點力來維持
常有人說腳一沒動就速度往下掉,當然ZIPP 202本來設計就用來爬坡的


SLR1 AERO
相對的加速比較慢些,需要高W的大大來駕馭

但加速到35以上後明顯有感,維持比202省力一些(但平路遇到大逆風會很想死)

總結就是SLR1 AERO 65mm用來爬坡真的有點給他重

但如果是跑丘陵地(上上下下坡度起伏約6%)一定沒問題的

但要爬挳定會爆炸時間問題,當然大大用賴威的話當我沒說過= =||||

不過絕大多數的高框板輪都不太適合爬山的XD

最後如果今天爬的是小山,為了帥還是要上板輪阿XDDD
.......reacto 藍色換黑色漲2000塊

......scultura 藍色換黑色漲1000塊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漲那麼多... 這點讓人很不爽
假如 爬坡車裝40的板輪 平路跟爬坡因該都很兼具吧
笑面男 wrote:
.......rea...(恕刪)
阿瑄安馬 wrote:
假如 爬坡車裝40的板輪 平路跟爬坡因該都很兼具吧


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要看你買的是哪一組40框高板輪。同樣框高40的輪組,不同廠商出的,等級不同設計不同調性不同,騎起來差異性比選擇什麼車架要來的更大。

我的回答是,一組便宜2萬多的一級鋁合金跑零,其實就非常非常夠用了,要有好成績,不要寄望於裝備上,那是要取決於自己不斷訓練的過程。

換上最好的裝備,譬如LW,框高48mm(47.5),爬坡與平路完全兼備,那只是在比賽的那一刻而已,不要有任何缺憾或藉口跟理由,全力以赴。除此之外,在平日的訓練都是鋁合金通吃全地形,沒有在分什麼爬坡與平地的。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講坦白話,不希望你花冤枉錢。要框高40又要平地好爬坡兼具,這選擇只有一級輕量化高剛性的管胎碳纖維框。這光一組輪要價通常都會高於你整台要買的scultura-4000成車了。

chenycc wrote:
以下幾個問題點分析...reacto的後煞車夾器是一敗筆,埋藏在後叉下方,在日常的煞車塊維護調整清潔上,是一個很不方便的設計(恕刪)



這一點我倒是可以經驗分享&提供一點意見,

不知道大家騎過 Reacto 沒? 很多朋友對於下叉剎車 都會用想當然爾來思考


我騎了 Reacto 快 20,000 公里了 ! 每次(每兩週/500 公里) 要清洗鍊條時, 都順便檢查一下(幾乎沒有需要調整過) ......

所以也從來沒有"保養困難"的問題.....

偶而下超過 12% 的長坡也沒有煞不住的問題 !

在 15,000 公里才預防性的換剎車皮(Shimano原廠) 也沒發生過吃單邊的困擾 ......



我個人騎Scultura 騎了3 年多,約有25,000 公里.....後來把它送給朋友, 換 Reacto

主要是我體重超過 75 KG, 平路/爬坡大約是 7/3

再加上 Reacto 比較喜歡它的外型...... 哈哈 !

給大家參考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