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自行車展今年首次在南展出,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個地點也許遠了些
不過,我覺得問題最大的應該還是交通規畫不是很好
而且內部的服務人員似乎是倉促上陣,很多的指令更本就沒有傳達到基層
早上九點多就到了展場,但是為了換證問題,周旋了好久
問了大會人員,只說至某地點換,但是排了很久,才發現根本不是
這個人說這樣那個人說那樣根本不知道是誰說了算
以一個國際級的展館而言,無疑的這次的展出是無法讓人賓至如歸
最扯的是到了六點多收攤之後很多人在搭接駁車
但是根本不知道那條線是排那的反正是你看有人在那排
你就跟著排就對了
不過有很多外國朋友也在那邊排隊
他們似乎並不清楚車子最後到的地點會是到那
我和幾位朋友下車時,就有一位外國朋友跟著我們下車
但是他發現他下的地點不對,因為我們到了忠孝東路
但是他只知到住的飯店在中正紀人念堂
應該要在信義線搭車
而他又不會搭台北捷運,從那坐計程車到中正紀念掌似乎遠了些
還好朋友夫妻英文不錯,跟外國朋友還能溝通
於是只好勸他跟著他們一同搭捷運到忠孝復興,再轉計程車
不然我想這位參展的外國朋友不曉得還要多久才能回到住宿飯店
而他可能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其他的人會怎樣呢?實在難說
也許主辦單位是想借著一向很有人氣的自行車展來打響第一炮
不過也許人數真的是不少,主辦單位的目的是到了
但是散場規畫真的是不及格
至於這次車展初步走過的印象是---沒有什麼太特殊的新東西
原本以為shimano的7900會在展示當中,但是很顯然並沒有
真正能夠看見應該是今年底的事了
至於去年還很神秘的sram red,今年不少展示車上都有裝
去年沒有看到的cosmic carbon ulteam展場則有一隻前輪
據說這次車展可以看到lew,不過由於走的並不太仔細,所以似乎並沒有看見
碳纖車架今年似乎越做越強壯,不出比輕一途,但也越做越沒有美感
當然少數廠商也有展出一些新的應景的產品
比如---航翊的烈焰紅脣旋渦輪組
微轉新一代的碳纖變速系統
卜威氣壓成型管做成超誇張的三鐵鋁車架
雲豹新款超輕量版鈦車架及烤漆版953
太平洋新款非常科技化的新折疊車和折疊機制
Richard Jean wrote:
今天去看車展最好笑的...(恕刪)
嗯...相同的問題在下也查覺到了!

廁所的設計真的很糟糕!

還有....昨天才是第一天耶!
因為展場的交通網路尚未完成,
所以開車的人非常多,
停車場根本還未完工,動線也沒規劃,
停車場內也沒沒有安排指揮人員,
回程時出口處大塞車,等了近20多分鐘還出不去!

至於展出的項目,可以「味如嚼蠟」來形容!

下面是一些小小的感想
跟樓主一樣原本我也期望可以看到新一帶的RURA ACE甚至是小改款的105,不過看來目前只有組車廠的相關人士有此眼福,一般的車店經銷商都還無緣得見,普通人就更不用說了。
SRAM 的RED終於看到摸到了,不過我還是搞不懂他的變把怎麼上下擋,資料是說分大力小力,不過不敢過分動展示車所以還是不懂@@。
微轉的展場就相當的有趣,可以讓你試用公路車、登山車和平把公路車的變把,感覺和我的105比起來比較重手,不過半擋的檔位就相當的明確,外型尚可接受,不過可能是習慣了島野的質感,還是覺得設計上質感不夠好,不過台灣的廠商可做到這一地步也真的是相當的不簡單,希望能看到她們茁壯進步。
DTSWISS的輪組雖然頗受好評,不過有部分人覺得她的外觀太低調,這次看到的1450 mon chaseral是白色的塗裝,好不好看或好不好搭車架是見仁見智,不過真的亮眼多了,詢問展場小姐,他說是去年就出了,可能我之前翻的型錄是前年的吧,好像是1450的climbing版本改的。小弟是看了蠻喜歡的,不過昨晚機緣巧合之下拜入了ES,就無法再考慮它了。
720的新款墨鏡HITMAN也是大紅色的鏡架,和RIDER C8比起來同是屬於大面積鏡片的,不過更炫更好看,只是無法安裝近視內鏡的版本,鼻墊是屬於不可替換但可調整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