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這串被弄臭小弟就先回好了。看了一下規格表,如果樓主你騎車路線有爬坡的話,我覺得36800的運動版會好點,與其多貼個7000換個小廠的碳板(DURO SPORT ULTRA極限運動版),或是再貼6000升到R8000(DURO LIMITED車隊限定版) ,我覺得日後用這筆錢升級個一級鋁框或他牌的碳板會好些。小弟至今有騎過 舊版105的5800,舊版挖地瓜的6800,新版DA的9100,輪組方面也用過一級鋁框跑0, 大廠vision的碳板metron 55(碳板跑陡下坡常常煞的心驚驚)。 其實變速方面3個等級一般人是騎不太出來的(至少叫我盲測我騎不出來),就差一點重量&虛榮心爽度。如果我要再買台新車,變速方面我不會選擇攻頂,中間省下來的錢可以日後升級輪組,或是補貼買其他配件。36K這台的規格看得我都有點想推最近想購車的同事參考了,如果能打折凹到30K出頭,比較一下確實CP值在國廠牌內算是無人能敵 (之前的話CP值最高的應該是HASA的R1E跑0+送卡鞋方案,不過已經賣光了)。 前提是他沒有品牌情節和塗裝是否看得上眼缺點的話,應該就只有脫手殘值會較低,據點較少,品牌光環較低(甚至還是負面?)。
路過回答我是2013年12月買Gusto入門.SORA 2萬等級碳車因當時不知自己能騎多久及熱度.所以預算2萬選碳車.因會舒適些不在意品牌.看配色車色有喜(當時已沒黃色.買了紅色車)所以選了Gusto因騎車興趣.也長期騎.不換車再買一次Gusto.我買105/3萬等級.105只因自我爽度我是選自喜的樣式及合乎預算.不在意旁人如何說如何看.也不比較.我自己爽開心就好的認同2樓.koyasu0955的回答1.變速方面3個等級一般人是騎不太出來的.就差一點重量&虛榮心爽度。如果我要再買台新車,變速方面我不會選擇攻頂,中間省下來的錢可以日後升級輪組,或是補貼買其他配件。2.缺點的話,應該就只有脫手殘值會較低,據點較少,品牌光環較低(甚至還是負面?)。
了解謝謝,不過小弟我預算是50000不知道買了36800這台之後剩下的錢有什麼推薦輪組嗎?,爬坡較多之前我也有想過r1 elite的確很划算不過塗裝真的不愛 koyasu0955 wrote:怕這串被弄臭小弟就先...(恕刪)
allenlee0324 wrote:了解謝謝,不過小弟...(恕刪) 國外的一級鋁框大多都落在2萬出頭,像是跑零,瞎貓, KSYRIUM PRO SL。我另一個朋友最近想換輪組,預算又不多,我是蠻想建議他買國廠Kaish的 Athena爬坡輪組,他的賣場標價11k有找,花鼓升級版13k,升級陶瓷剎車邊再加2k(雖然我認為一般鋁邊就夠煞了)。他家的碳板風評似乎也不錯,也且比起國外大廠又便宜許多,約28k上下,貼紙也不錯看,似乎每個月台北都有輪組試乘會(FB粉絲頁都會公布訊息,或許到現場買能殺價?),我自己是沒騎過啦,但有機會我想拉朋友去試看看(即使我一級鋁碳框都有了還是想騎看看他家的鋁碳框,順便灌迷湯讓朋友早日升級)再給您做參考
新手R7000很夠用,每年型號會一直更新,沒必要追求新的型號:R8000 ultegra是預算夠直接升級二級變速 整套約16000R7000 約要10000預算夠 上一級dura ace 還不如拿來買電變未來趨勢是電變減少耗材,方便使用機械變ultegra 跟 dura ace 確實感覺不出來,要用功率計測試才準,如果是我。機械變還是電變,還是會選擇電變好處是 換檔方便,簡潔美觀,不會卡卡的。當然有一個缺點,幾年後電池如手機一樣會衰退,但是那是五年以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