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評論pegoretti的文章很多,如果光看中文的評論,大多都是對塗裝讚賞與大師的景仰,比較少騎乘調性的討論,在此就讓小弟班門弄斧一下,以我個人的騎乘體驗來與大家分享.
說真的,pegoretti這台車並不是我當初的口袋名單,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很高貴的鋼管車,而且對於TIG沒有太多的想法,因為以工藝性來說,當然LUG是比TIG美多了(個人看法),直到周遭的車友們一直勸敗我:你都玩那麼多種大眾鋼管車(確實我所買的車都算是熱門的鋼管車品牌,因為我個人不喜歡騎車出去還要跟別人解釋半天這是什麼車),應該要玩玩pegoretti品牌的車,所以從去年開始就把pegoretti放入口袋名單之中,當然也因為板上幾位騎著pegoretti的車友,常常曬pegoretti的美照脫不了關係.
跟大偉單車下訂,一等就最少18個月,這我不行.再者我是真的無法確定現今的pegoretti到底是不是出自本人之手,所以遲遲無法擁有這台車.直到今年三月,有一位外國的賣家跟我兜售pegoretti才讓我擁有這台車.

關於本車
我這台pegoretti duende(精靈) 是2002年左右的車架,是pegoretti產品線上的常青車款.特徵就是全車都是用TIG除了後鉤爪還是用傳統設計(應該算lug).而五通上有pegoretti的陰刻,坐管螺絲固定處也是直焊(後來都用座管束,那個費工大家心知肚明),坐管尺寸是少見的29.4,這台車的管材是用DEDA SAT 14.5燒製的,相較於其他管材來說算是少見的.焊接的功力(焊點)老實說我覺得還好,我看過台灣很多本土的車架廠燒的都跟他伯仲(嚴格說我是客氣了)

塗裝也算是具有實驗性,利用撞色的方式來設計,重點還是當年少見的平光塗裝,當然跟現今的塗裝還是有所差異(現在的更奔放,之前的比較保守),嚴格來說現在的設計偏塗鴉,以前的是彩繪.
題外話:我個人從事美術與設計行業超過20年,我還真的沒有看過哪一個藝術家或設計師的作品風格那麼“多元”,通常一個藝術家的作品都有脈絡可循,像pegoretti作品這樣“跨”風格的,要不是天才,就是“不是同一個人創作”,(當然我希望是前者).

重要的是,2004年以前的pegoretti,就國外的評論來說,是彩繪與車架製作最平衡的時候(因為此時pegoretti還沒有在北美車展大鳴大放)大師也正值壯年(五十多歲),最重要的是車架的價格還沒有被炒作起來(請容許我用炒作這兩個字,因為pegoretti現在的定位是“藝術家”,已經不是當初的車架燒製大師)以比較容易用“稍微低廉”的價格購入.

簡單的來說,此時pegoretti本人並沒有跟他的弟弟與DEDA管材公司鬧翻(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與弟弟鬧翻之後,品牌前面多了DARIO)所以算是此品牌慢慢要發跡的這一段時間所製造的車架.
關於測試
對我來說這都不是重點,單車就是要來騎的,再好看的車如果不好騎就是爛車,所以我零件採用campy record 10速(跟我的colnago master一樣),輪組皆為1500克上下,齒比也盡量差不多(34:25)對照組有三台,分別是colnago master,Barco,Eddy merckx MXL(兩台lug一台tig)測試的環境為中和南山福德宮(烘爐地),此路段我幾乎一週都要跑個幾趟,我相信相對客觀.

關於結論
此車爬坡的性能對我來說不算頂尖,甚至跟Eddy merckx MXL在伯仲之間(要知道Eddy merckx MXL光車架加前叉就要2.7公斤,而且向來不是以爬坡出名),最好爬的居然是colnago master讓我有點意外,但是想想colnago master 30週年的死硬,我想對於爬短距離的陡坡還是有優勢的(長距離我就謝謝再聯絡了).我相信如果要爬坡應該要買pegoretti marcelo(後三角加強)應該會好一點.但是緩坡與平路的加速與穩定,就是pegoretti duende的強項(尤其長頭管對於下坡的穩定度),對我來說pegoretti duende就像一台輕量版TIG的Eddy merckx MXL,這樣說應該很多人能夠體會.(我個人非常喜歡Eddy merckx MXL的騎乘調性,因為小弟的體重比爬抖坡還是相對較弱,緩坡(貓空,北宜,當然平路我的速度也算中上)就是我擅長的路線)
總之,pegoretti duende算是一台好車,但是有沒有傳聞中那麼好就見仁見智.pegoretti是一個燒車大師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個人總覺得不要神話某些事情,沒有一台車是沒有缺點的,但是我覺得的缺點,搞不好就是你認為的優點.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喜愛騎乘的方式差異太大,您說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