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全車照,換了以前裝在舊車上的10速P-SL0輪組,和已經坐習慣的Fizik坐墊,這台裝的是Ardea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驗明正身ADV3,一樣有UCI認證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12-28T飛輪,各齒和11速的11-28T一樣但少了11T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50/34T大盤,前變質感升級不少,Tiagra的字終於不是貼紙了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原廠配的輪為S-R2無內胎版,配上Gavia SL輪胎,我是直接移植到FCR上,因為少騎所以沒灌補胎液,重量比P-SL0重300g左右。
沒補胎液情況下其實密閉性還不錯,打滿125psi過了一星期還有80psi。實際騎起來打90-100psi左右軟Q騎起來舒服,也是無內胎
最大優點,可以用低一點的胎壓又沒蛇咬問題,不過打到120psi就和有內胎輪騎起來一樣沒差了。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夾器部分因考量到原廠的R50T5煞車塊之後換剎車皮不方便,所以換成6800的R55C4含座煞車塊,配色一模一樣。
此夾器實際使用起來力道和手感和我FCR的105 5700夾器差不多,還算不錯。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重量部分是8.07公斤,含水壺架、ARS感應器、PD-6800踏板,改裝的東西只有輪組、胎和坐墊。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牽車後去騎一趟新竹八五山,花的時間上和先前騎Propel和Defy是差不多的,大概40分左右,但或許是配低框輪的關係,爬起來迴轉速有感覺比較好帶一些。
2018 TCR Advanced 3 開箱

2017-05-06 22:13 發佈

MT01 wrote:
全車照,換了以前裝...(恕刪)


你真是 GIANT 愛好者。

MT01 wrote:
全車照,換了以前裝...(恕刪)

G牌還真是拼盡全力在推自己的tubeless
私心覺得2018 ADV3的塗裝比ADV2還要吸引我....

不過還要另外換購105套件....實在讓我好猶豫好猶豫好憂鬱
18年的AD2我也不是很喜歡
所以買了17年式黑紅
這兩天才牽車
不過倒是覺得18年AD3比17年好看
配色不錯..

實車應該又是比照片好看很多..

我也在等2018年款..

很希望 Propel 會改款..
大大有那麼多台捷安特的車,能夠敘述一下各種型號騎起來的感覺差異嗎?

我想這是大家都很想知道,卻又很少人能回答的。
所以8.07是用原廠配的輪組的重量嗎?我曾用過P-SL0半年多,爬坡真的不錯用,側向剛性在小索那邊保養時測試有超過40,只可惜還是重了一點點(空輪組大概1600g)。
patrick753 wrote:
你真是 GIANT ...(恕刪)

主要還是覺得據點多比較方便啦,周邊商品也滿全面的可以湊整套。
品牌愛用度的話還是喜歡SHIMANO,可惜只有套件和人身商品可買,沒出車架。


vul4 wrote:
G牌還真是拼盡全力在...(恕刪)

連S-R2入門輪都配了,真的是滿積極的,可能是想連輪胎生意一起做大。


narumax9999 wrote:
私心覺得2018 ADV3...(恕刪)

ADV2的CP值確實是比較高一點,輪組和套件都比較好,我是因為10速P-SL0輪組放著不用可惜才選10速4700的ADV3。
但真的對塗裝有愛又要105的話,那就改吧,Tiagra全套也能賣個7~8000,無內胎S-R2在換飛輪的時候發現有對應11速。


mac021369 wrote:
18年的AD2我也不...(恕刪)

我也覺得17年的AD2消光紅的比18年的顏色好看,今年那全消光紅也有下放到ESCAPE3。


大仙保佑我 wrote:
配色不錯..
實車應...(恕刪)

真的是實車比目錄上的好看很多,質感也不錯。
應該7月或10月就會發表2018年式的高價車了。


vt25 wrote:
所以8.07是用原廠...(恕刪)

是配P-SL0加上GP4000SII的重量喔,如果是原廠的輪還要再加0.3公斤,其實也比官網標示的8.3公斤輕一點。
P-SL0爬坡剛性真的不錯,就是重了點,但以當初賣的價錢來說算OK了。






an138 wrote:
大大有那麼多台捷安...(恕刪)


沒問題,現在TCR也騎300K以上了,另三台也都騎3500K以上,就來分享一下心得。


Trinity除了TT騎姿外,這台車的調性也是最硬的,在騎的過程中這車就是感覺要榨乾你體力一樣,拉速度拉到會上癮。雖然車重達到9.5公斤,不過在緩上坡的時候沒什麼重拖感,但計時車終究是計時車,過彎遲鈍頃角比較小。


Propel騎起來調性和TCR很像,雖然Propel是空氣力學車,不過真的是人姿勢影響比較大,在平路和下坡速度上因為我Propel是改52/36T齒盤的關係所以速度就比TCR的50/34T快一點,如果齒比一樣可能就沒什麼差了。
操控部分Propel和TCR過急彎一樣也都很犀利,和Defy比起來入彎到出灣稍微比較順一點(因Defy軸距較長)。


TCR要說和Propel最大差異大概就是上坡再加速抽車的時候反應有比較靈敏一點,其他各方面差異真的很小,輪組換一換差異還比較大。雖然大部分的人定型Propel偏平路,TCR偏爬坡,但實際騎起來沒差這麼多,若是相同套件下,就是重量上TCR比較輕罷了,也因為這樣才說偏爬坡吧。


Defy所謂的舒適感其實是建立在連續性的不平路面情況下,是真的有"稍微"比較舒適,如果只一個窟窿的話,說真的Defy/TCR/Propel這三台感覺上是差不多的。再來是加長的軸距下坡是真的比較穩,碟煞系統手感佳省力,但整體也比較重一點。


除Trinity用途比較極端之外,如果大家Propel/TCR/Defy要選擇其一的話,真的是挑自己喜歡的外型就好,騎起來有差是有差,但是那個差異性是很小的,就算是職業賽現在也滿多拿空力車尬石板路、登山站的也很常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