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筆者是騎乘 2016 TCR1 (在201604入手的),一開始會想接觸腳踏車只是因為日劇”家族的形式”中男主角永里大介(由香取慎吾飾演) 騎乘腳踏車的樣子超帥,加上電影破風與動漫飆速宅男如此熱血,於是也跟風當個快樂的假日車手。

一開始對於腳踏車的尺寸也不是說很理解,大部分都是從網友建議、朋友說來挑選,後來自己去做專業的Fitting (Shimano Bike Fitting)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體型是比較適合大一點的車架,以2016 TCR1 似乎有點小一些,後來透過換龍頭、座管、座墊的上下前後調整,騎乘起來就輕鬆許多,而且比較不容易痠痛 (變得更持久?),但未來如果有機會換車,會按照這些測得的資料來找尋到較適合自己的公路車。

雖然一開始車架大小選錯,再加上平常沒有什麼在運動,但透過許多朋友的鼓勵,以及自己微薄(強大)的意志力,還是完成了九天的環島之旅XDDD

第一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13340756
第二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15427496
第三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16545108
第四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17951365
第五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19133708
第六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20434772
第七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21651102
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21968144
第八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22851854
第九天:https://www.strava.com/activities/924228247
但在一開始入手TCR1時,友人Timber得知後便開始跟我聊腳踏車,聊到最後才發現到友人的姨丈是在 ”xds 喜德盛” 擔任總字輩,主要是做碳纖維腳踏車車架,每年的三月份都會來到台灣南港展覽館參展,假設未來有需要組腳踏車可以試試看 “xds 喜德盛” 的碳纖維車架。

於是在今年的自行車展前往南港看一下,現場擺了許多公路車以及登山車的車架,現場聽人員解說 “xds喜德盛” 比較知名的是登山車車架,當然公路車車架也都有幫其他品牌廠O單,現場還有其他碳纖維的製品,其中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就是有推出碳纖維輪框,但很可惜忘記拍下來。

碳纖維的車架真的超級輕,人員就開始詢問我的腳踏車騎哪種類型,並詢問立管長度,聊著聊著就說「現場只有這組是完全符合你的尺寸,而且還有含前叉喔!如果你有意願嘗試喜德盛的碳纖維車架,那希望能夠組起來騎騎看!」,阿阿阿阿阿!一整個就高潮了起來,當然這些參展的車架都是有經過各方面的檢驗耐壓測試,所以到時候組腳踏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於是就入手了碳纖維車架了阿阿阿阿!

這邊入手車架的型號是它們外銷款的X-B67,是屬於爬坡型的車架,詳細的車架規格拍給各位看一下下,有點可惜的點就是沒有幾何圖可參考。

但由於得到的車架現場還要參展用,當拿到車架的時候已經是環島回來的事情,直接裝箱送到家,揪甘心a。

有了新車架以後,便開始將TCR1回復原狀並轉手給下一位熱愛單車的使用者,因為與許多人討論過後現有的10速TCR1能夠升級的地方有限,不如就直接使用新車架組一台全新的腳踏車吧!

其實可以沿用的零組件不多就是龍頭、卡踏還有一些周邊配件。


輪組算是整部腳踏車最貴的組件之一,一開始在考慮瞎貓跟跑零,後來zipp 30 course有促銷活動,於是就購入這組,花鼓技術似乎跟ZIPP 202一樣 (有誤請指證)

整台車子的零組件裝一裝就成這副帥帥的車子啦 <3<3

其實塗裝個人是沒有什麼想法,但整體搭配起來還蠻漂亮的。

主流的走內線設計,整台車看起來乾淨俐落多了

其實一開始是打算用Shimano Ultegra 6870 Di2或是等更新的R8000,但後來想想還是選擇Ultegra 6800,因為預算有限且等不了那麼久,就是想要騎腳踏車阿!


環島結束後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想在去挑戰武嶺,所以選擇了CT盤以及11-32T來搭配,希望能有一天可以騎上台灣最高的公路!


座墊部分也是要感謝朋友Andre以將近半價不到的價格賣我九成九新ASTUTE STAR LITE,又省了不少預算。

整台單車組完以後,重量大約7.5公斤,明顯比上一台TCR1輕了快兩公斤,對於爬坡應該有一定的幫助才是。

這邊順便錄了一段zipp 30 course的花鼓棘輪聲,感覺相當厲害!
這整台腳踏車組裝起來大概花的費用將近快到五萬元新台幣,但如果以規格與成車來看其實省了不少錢,畢竟得到友人姨丈的碳纖維車架贊助,還有朋友們的協助採購零組件與技術組裝上的幫忙。
當然在騎乘上真的跟TCR1有大大的不一樣(幹話),原先在TCR1上的踏頻大概可以騎到時速30,但在新車上一樣的踏頻大概可以騎到快的時速,而且吸震能力也好許多,相當舒服,而在爬坡上最大的差別就是屁股離開椅墊的次數減少了,變得更容易踩踏上去,接下來就要來多多練習,準備來挑戰武嶺啦!以上是本次的組腳踏車心得,感謝眾多友人以及”xds喜德盛”,也感謝各位耐心的看完,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