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多年前接觸高檔自行車開始,公路車、登山車、小摺都曾入手,
而鋁架、碳架、以及鋼管車架也在不斷換車的過程中擁有過,
不過早期大家對於尺寸的要求並不高,知道 Fitting 的人只是少數,
所以當時幾乎是由車店老闆依據身高大概估算一下車架尺寸而已!
騎了近十年,因故中斷了自行車這個嗜好,手中的車也易主,
之後雖有購入小摺及登山車,但僅用於通勤代步或休閒運動,
自前兩年開始,就有打算再入手公路車,重拾此興趣,同時將體能鍛鍊回來,
可惜中間多次出現突發因素而打斷了計劃,
終於在去年年底得以進行購車行動,也開始了尋車之旅!
一直以來對G牌的印象都不錯,也蠻喜歡它們家的車,
因此主要都是看它們的車款,五萬元以內的車款大概都看遍了,
原本已經看上幾個車款,但又怕買來後變成制服車,所以一直在猶豫,
結果在十二月接觸到 AXMAN 這個品牌,感覺以乎不錯,
剛好又找到不錯的店家,閒聊之餘覺得磁場很合,也很滿意它們的車,
最後就決定選擇這個品牌!
之所以決定購買它們的車,是因為給我的印象和其它店家很不一樣,
一般店家通常都是迎合顧客的要求,直接推銷顧客指定的車款,
這麼做並非不好,但容易導致買到的車並不適合自己,
尤其是身高很高/很矮,或身材比例很特殊的人,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先看外觀,並不會了解車架幾合是否合適,
所以往往是用最大(小)車架搭配特別的安裝方式(如龍頭反裝)去勉強配合車主,
雖然這麼做有機會達到顧客的需求,卻容易破壞車子原本設計的美感!
他們家的做法是先作 Fitting,量出數據後上模擬台,
再依個人的柔軟度、核心力量、騎車習慣做微調,
最後才會以得到的結果輸入電腦,列出適合的車款、尺寸,再由顧客做決定,
以我為例,我原本看上的車款是 Typhoon,但得出的結果為不適合我的身材,
更誇張的是只剩 Broncos 這個系列可選(想多花錢買 Falcon 空力車都不行

不過看了 Broncos 之後覺得那低調的車架也不錯,而且車架等級比 Typhoon 好,
考慮了幾天之後便確定就是它了!
賞圖:
低調消光黑車架搭配極簡的類閃電圖騰,宛如深藏不露的高手,
頗適合我低調不愛出風頭的個性!

就連品牌 Logo 也低調到不行,必須近看才看的出來!

還好車款名稱得以讓旁人一窺究竟!

前叉的螢光黃是整部車主要配色來源!

上管有故意呈現刷舊效果的 Slogan,原廠的解釋是『永不放棄的踩!』,
而我給它的註解則是:別囉嗦,騎就對了!

尺寸 57CM,正因為這個較大的尺寸,讓我能選擇的車款受到限制!
(本人 186 公分,胯高 88 公分)

全套 105 系統(原本是 Ultegra,因預算因素故降為 105),
那麼 SL3 的代號,是否也要改稱為 SL1?


煞變把當然是不可少的!

前後煞也都是 105 套件,沒有被偷料!


暫時還不打算上卡,就選了配合車身的黑色輕量踏板換上,取代原本又醜又重的踏板!

Mavic Ksyrium 輪組配上 Mavic Yksion Elite 700*23C 的外胎,
雖然不是 Elite 等級,但已經比許多同價位車的原廠輪組好多了!

後花鼓的造型還不錯看!

Selle italia X1 Flow 座墊!

110mm Zipp 龍頭&拉很高的 Zipp 座管,證明車主真的手長腳長,
至於前叉最上面那一截,看之後有沒有機會降高度再一次裁掉!


走內線讓車身更簡潔美觀!


水壺架側面是二合一功能打氣筒,可使用氣瓶,未帶氣瓶時也能手動打氣應急!

輕巧的座墊包,用來放備用內胎及小工具,鑰匙也可順便塞進去,
下方尾燈則提供夜間的行車安全!

照亮路面的前燈及 Garmin 手錶固定座,
原本想購買車錶,但前不久才購入 Vivoactive HR,
所以目前先以手錶搭配感應器的方式使用,日後有需要再改買車錶!

以大尺寸車架來說,這個重量已經不錯了(已包含踏板及配件,但不含座墊包內的物品),
日後若換更高階的輪組,數據會更漂亮些!

因為前兩天剛交車,還沒有機會騎到戶外,就以另一側的全身照做結尾,
感謝賞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