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身高180 跨高84 公路車尺寸的選擇?

小弟最近研究公路車,大致上已經決定了車款
只是小弟對於腳踏車尺寸有點疑問,小弟身高180上次看車捷安特他說M號,小弟看了一下規格表M號47,上網做了一下功課似乎其他牌M號是50,所以是捷安特尺吋都小一號嗎?也有去別間看過車他有先簡易幫忙做一下 Fitting告知我適合54,所以小弟應該選擇M號還是M\L號呢?煩請各位先進求解!

2016/12/16

小弟身高介於M跟ML兩者之間~最近友上網站去簡易做一下量測看小弟真的是看不太懂http://www.competitivecyclist.com/Store/catalog/fitCalculatorBike.jsp#type

YOUR MEASUREMENTS

Actual Inseam84 Cm
Trunk68 Cm
Forearm35 Cm
Arm69 Cm
Thigh60 Cm
Lower Leg51 Cm
Sternal Notch148 Cm
Total Height181 Cm

一般正常都是用EDDY FIT去設定嗎?
Top Tube Length 55.5 - 55.9 Cm
Seat Tube Range CC 55.6 - 56.1 Cm
Seat Tube Range CT 57.3 - 57.8 Cm
Stem Length 10.6 - 11.2 Cm
BB Saddle Position 71.1 - 73.1 Cm
Saddle Handlebar 56.2 - 56.8 Cm
Saddle Setback 8.2 - 8.6 Cm
Saddle Setback

身高180  跨高84 公路車尺寸的選擇?


煩請各位前輩解答~感激不盡!!!

2016/12/17

感謝各位前輩熱心專業的解答~小弟會買M號的~
走了好幾間店問了好幾個老闆~他們的會應也是買M的會比較好~
雖然電腦算出來是ML尺寸~但重點他們的回應跟各位前輩的解答是一樣的~
如果介於M跟ML號之間 會建議買小號的~外觀會比較好看~M號也比較廣泛如果要脫手的話啦呵呵~
問一下各位前輩 TCR SLR2聽說賣的不錯~可是都沒看到此車開箱文~
現在尺寸確認了就等1月再買車了!!感謝各位前輩~
2016-12-14 12:30 發佈
應該是 ml吧,我身高171跨高84 騎 M 號的 tcr slr 2
alex900412 wrote:
應該是 ml吧,我身...(恕刪)


大大你腳好長啊!不知道是不是我不會量還是怎麼跨高怎麼好像才83
83度胯高如過是自己量的建議再去車店量一次會比較準確
入門者建議騎M號就可以了,要看後續騎的調適如何,基本上M&L差異上不大,我也是騎M號身高181,謝謝
建議網路上做完 FITTING http://www.competitivecyclist.com/Store/catalog/fitCalculatorBike.jsp

先選男生、女生
選公路車 Road
選公分、還是英吋
再繼續...

建議用電腦才會有圖片及影片教學!最好請親友助手幫忙邊看邊量邊輸入!
都輸入完後,會有輸出結果!

重點:
1.Top Tube Length
2.Seat Tube Length CC、CT

再比對美利達、捷安特、富士官網,自己中意的車子都有車架幾何,即可知自己車架約略尺寸!

恩我在量看看~~感謝各位先進詳細的解答~感恩!!

sejay3030 wrote:
小弟最近研究公路車,大致上已經決定了車款
只是小弟對於腳踏車尺寸有點疑問,小弟身高180上次看車捷安特他說M號,小弟看了一下規格表M號47,上網做了一下功課似乎其他牌M號是50,所以是捷安特尺吋都小一號嗎?也有去別間看過車他有先簡易幫忙做一下 Fitting告知我適合54,所以小弟應該選擇M號還是M\L號呢?煩請各位先進求解!

.
咪嗚~
.
sejay3030 喵喵~
.
我是粉紅貓M
.
=================================

捷安特選車有個神奇的工具
.
傳說中一台30萬的模擬器
.
據說這台全省有300多台
.
下定前,請老闆調出 S / M 這兩種給你騎上去
.
用自己的身體去體驗
.

粉紅貓M wrote:
.咪嗚~.sejay3030...(恕刪)

感謝粉紅喵的回答^^
摘錄資料來源:
原作:rolf_racing 公路車 - 關於Competitive Cyclist網站上三種Fit Calculator模式的中文解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1092513&p=1

這三種不同風格的量身都可以符合市面上某些款式的單車,但不完全要按照一樣的規格去設定,而是要知道你要的是怎樣的騎乘感,他們可以幫助你完成你要的騎乘感。

1.競技設定: The Competitive Fit.

之所以叫做競技設定是因為這是我們建議的設定,我們發現我們的客戶出的車輛大多是這樣做,它有十足的攻擊性,很適合競賽與俱樂部聯賽,經測量它有很好的身體伸展量,並且可在這個區域找到騎士的舒適區,多數的現代的單車,就像我們銷售的競賽用單車都是這樣做,並且在銷售目錄上的圖片也是使用這樣的量身法去設定,但是這並不代表你騎的單車就必須要像這樣設定。

想要看起來像專業騎士,就是這樣設定,特色就是低騎姿,計時把般的騎姿可以將更多的體重放到手上,膝蓋與踏板的比例強調出力與效率,它能夠促使騎士去使用下把位,車架也是建議選擇稍小的尺寸,事實上,在90年代登山車頂盛時期與近代的言教報告都把關鍵點放在空氣力學的優勢上,所以競技設定已成為多數單車店使用的方法。

這樣看來,誰不希望自己看起來與騎起來像個專業騎士?所以這樣設定的車最好賣,但不一定適合你,因為它適合那些重視速度大過於舒適度的人。對大多數人來說,純粹的競技設定過於極端,即使它對於年輕的騎士與職業車手而言是可最有可行性的,對於那些喜愛短程,快速騎乘的人,並為那些人就會覺得這個設定很舒適。若你是期望就算在上把位騎姿也是很低的人,與大部分的巡航騎乘時間都握在煞變把上的人,當然你也需要有心理準備你要一直舉高你的脖子來看路,而在這個設定中,選擇短而深(reach)的把型(我個人認為像FSA的新型小燕把就符合這個要求)將有助於你推把轉跨的動作(這個動作對於高落差設定的車來說真的很重要喔)。
競技設定的騎姿緊湊,胸部與背部必須放平,所以高落差是必須的。坐椅到把手的落差,有時高達10釐米以上。


2.Eddy的設定
很多人覺得競技設定很理想。但是,對於競技設定過於強調空氣動力學與過於攻擊性和不舒適感感到不適應,那麼Eddy的設定就是他們的理想選擇。這個設定是Eddy Marckx對於車輛設定的看法,這位單車好手稱霸公路車賽事的時間長達70年代到80年代之久(也是我喜歡的車手之一)。

在這股Eddy的風格里,時間的流逝似乎是不存在的。我們都知道Eddy, Bernard, and Guiseppe 都是非常,非常快的選手(何只快,應該是偉大)!在他們的時代裡徹底的改變了一切---不僅是看起來,也連帶那時代的單車潮流與騎士的騎乘風格都深受他的影響。Eddy的設定原則其實很簡單,如何創造出舒適兼具良好的出力與效率。

Eddy的設定強調減少落差,你會發現在標準車架(包含壓縮車架)上,落差較小,一般來說這個設定會要求你選擇比標準大上2-3公分的車架,但是以今日注重空氣力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設定無疑會減低你的速度,效率與出力。

與競技設定相比有幾點不同,較低的落差與較舒適的頸部角度,且可將較多的體重比例分配給坐椅與踏板,以及膝蓋位置通常都會比踏板軸心位置後退一點點(而不是膝蓋超過踏板軸心,為了增加一點力量) 。競技設定與Eddy設定相比較,結果會有微妙的轉變,更舒適。與頸部和肩部比較容易適應,但不適合競賽與計時賽或俱樂部聯賽。

我們這裡調整的基礎是以「尺寸稍大」的車架為準,在去調整龍頭長度以達到最適當的平衡與比例,併合理的狀況下選擇最大限度的車架。這一立場下,您可以有較少的落差與減少頸部和背部的伸展,並且鼓勵你使用低把位長時間騎乘。Eddy設定適合一般騎乘,坐椅/把手的落差只有少許幾公分。

3.法式設定 The French Fit
這個設定命名是因為它深受公路耐力賽,如brevet rides與randonneuring,不過,法是設定不僅是有關旅行騎乘,長乘騎乘,甚至騎乘很長程的直線路程。這個設定是以限度內能獲得最大的車架為主要立場,可以提供更更舒適的頸部,背部,及坐姿。

雖然競技設定在正常範圍選擇最小的車架而Eddy設定則稍微加大了尺寸與提高了上把位,法式設定在讓正常範圍內選擇最大的車架。雖然這是傳統觀念的傳承-事實上,卻也是我們主張的三個設定方法中最不常用的設定-但是它仍然是一些騎單車界最有經驗與智慧的設計師所提倡的,希望騎士能夠快速和長距離的騎乘中一個理想的舒適設定。

這適合具有高車頭(包含長頭管或是就長的前叉上管),把手與坐墊的落差是非常接近水平的,有利於騎士尋找舒緩頸部和背部壓力的姿勢,這是長時間騎乘者喜歡的,而不是看起來有攻擊性的職業選手騎姿。與Eddy設定比較起來,騎士的重心更為後移和稍微直立,在這個設定的下把位高度可能才指示競技設定中的變把位高度而已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不是現代的自行車比賽中有意義的設定,但我們必須學習瞭解到,法式設定產生的傳懂大尺寸單車在某些時候的實用性是超越最先進的比賽單車的。

增加車架大小與提高把手且沒有切短前叉上管與減少墊片,才能維持正常的坐艙長度,膝蓋到踏板的動態設定是很重要的。重點是要記住,隨著車架越來越大但坐艙長度仍然只能一樣長。這意味著,不影響坐艙長度下的大車架是正確的,因為可以使把手上升以減少落差,注意總座艙長度才識正確的觀念。

這個設定是給想要舒適與超長程騎乘的騎士,但是請注意:法式設定是不管立管高度的(就是跨在立管上雙腳著地那種姿勢),因為法式設定學說認為這個數據影響很小,且可以用壓縮車架來解決這問題。
當然,法式設定也適用於傳統水平車架,舉例來說,同一個人以競技設定算出來需要騎乘55到56公分的車架,換用法式設定可能須要換到59到60公分的車架,當然法式設定不是為了單車界的時尚而生,但是他們確實是追求一種優雅,人車比例適當且如夢幻般的騎乘感受(還真是法式浪漫呢,乾脆穿LANVIN西裝背LV騎好了)。

摘錄資料來源:
原作:rolf_racing 公路車 - 關於Competitive Cyclist網站上三種Fit Calculator模式的中文解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1092513&p=1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