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之前發文請教各位先進要入手哪台車,雖然大部份先進都推TCR Advanced 2,不過最後還是挑了BMC Teammachine SLR03
無意冒犯各位先進,不過實在很糾結,於是回到車店分別試騎兩台車
兩台車都是比賽幾何,但覺得BMC騎乘比較舒適,而且轉向的時候比TCR多了一份沉實,所以就決定BMC了
仔細看一下車架幾何,就知道原因(我是有看實際數字的,下圖只是以便向各位展示)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TCR的頭管角度比較陡,所以控制比較快/靈活,但對小妹來說是快得有點難以控制
BMC的立管、座管和後上叉比較幼,地面震動回傳較少,所以騎乘比較舒適
幾近水平的上管、較低的五管下沉和較短的兩輪軸矩都令BMC的轉向更穩定、靈活
加上粗大的下管和後下叉感覺就是剛性極佳、無動力損失的Machine啊!
當然以上只是嘴炮,總而言之小妹試騎以後比較喜歡BMC就對了
(以上車架幾何對騎乘感受的影響是從GCN學來的,另,我跟GCN聯繫過,他們正打算進軍中文市場,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以下新車實拍:
側面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正面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消光紅很帥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BMC的三三角設計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瑞士設計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UCI認證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個子太少,要騎最小的47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ACE Technology,就是用電腦計算出來「最好」的車架幾何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粗大的後下叉和下管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另一設計特點是不對稱後下叉,很難照出來,但左後下叉比右後下叉粗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跟最頂級的SLR01不一樣,是外走線的,沒那麼簡潔,但是調整時方便多了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Sella Royal Seta,暫時跟我屁屁相處得不錯喔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BMC自家的龍頭、手把和座管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105前後變及剎變把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令人失望的是大盤(CT 50-34T)和夾器都不是105的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輪組也很普通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Continental Ultra Sport 2外胎,這個價位來說是蠻捨得的了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11-32T飛輪,爬妖怪坡都不會有問題
[開箱]BMC Teammachine SLR03 + 14樓有騎乘心得
車重是,其中車架就佔1.2公斤,比TCR車架重約300克,所以車重的差距主要來自其他組件
就算車重比TCR重了近一公斤,但兩者加速和爬坡的表現非常相近,所以升級減重的潛力無限喔

車架升級以後,接下來的升級目標是:
1)升級輪組,目標是Campagnolo Zonda
2)剎車皮用完後換105夾器及制動力較好的抽取式剎車皮
3)大盤掛掉時換成105一體大盤
(為甚麼不升級為Ultegra或Dura-ace? 因為口袋不夠深,而且我喜歡整套一樣的啊~)

以上,跟各位分享新車的喜悅~
--------------------
首次騎乘心得請見14樓
2016-08-12 18:40 發佈
歡迎加入BMC大家庭~

這台BMC Teammachine SLR03很美, 這種紅色感覺挺特別~
雖然配件有待升級, 但車架才是靈魂, 能騎著自己喜愛的車款最重要~
車架升級以後,接下來的升級目標是:
1)升級輪組,目標是Campagnolo Zonda
2)剎車皮用完後換105夾器及制動力較好的抽取式剎車皮
3)大盤掛掉時換成105一體大盤

輪組也可以看看 DT swiss RR21dicut 2016
夾器brakeset 及 crankset 等到直上dura ace 會比較有意義
配件直接換吧
反正現在拆二手易賣一點




ps個人對偷套件的車沒興趣,完全是煩人,不如車架單買的好
歡迎加入bmc的大家庭 騎過bmc真的會覺得 其他家的車加速沒那麼直接
傷港人 wrote:
配件直接換吧
反正現在拆二手易賣一點


+1 現在換零件

大概要用 "洪荒之力" 才能把大盤騎掛

趁現在大盤和夾器都還是9.99成新時, 上ebay賣掉





Nighy wrote:
2)剎車皮用完後換105夾器及制動力較好的抽取式剎車皮
3)大盤掛掉時換成105一體大盤
(為甚麼不升級為Ultegra或Dura-ace? 因為口袋不夠深,而且我喜歡整套一樣的啊~)
KSE323 wrote:
雖然配件有待升級, 但車架才是靈魂, 能騎著自己喜愛的車款最重要~

真的!之前還是一直想不通,覺得TCR有整套105比較划算,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有自己喜歡的車架

Neo Payne_HK wrote:
輪組也可以看看 DT swiss RR21dicut 2016
夾器brakeset 及 crankset 等到直上dura ace 會比較有意義

感謝大大的建議,我去爬一下文


star1987 wrote:
這台車好看無誤
恭喜...(恕刪)

對啊看到消光紅就得喜歡~謝謝讚賞

傷港人 wrote:
ps個人對偷套件的車沒興趣,完全是煩人,不如車架單買的好

沒辦法啊,不偷套件的版本就嚴重超出預算了
在澳洲單買車架加上組車費就跟買成車一樣了

就是愛Mayday wrote:
騎過bmc真的會覺得 其他家的車加速沒那麼直接

是的!而且轉向時車子穩定到好像粘在地上一樣!

t.y. wrote:
大概要用 "洪荒之力" 才能把大盤騎掛

不會啊,我一個月就騎差不多1000公里了,就算常常檢查鏈條還是很快就騎掛大盤
所以還是升級有望的
BMC的車真的很好看,

只要有喜歡的車架其他的零組件相較之下真的就不那麼重要了。

畢竟車子自己騎、看起來順眼就好

(我預算緊繃也是組了台Bianchi常被嫌怎麼不用跟得上車架的配置)
Nighy wrote:
之前發文請教各位先...TCR的頭管角度比較陡,所以控制比較快/靈活,但對小妹來說是快得有點難以控制(恕刪)




控制比較快/靈活,可能和鎖龍頭蓋"那根螺絲"的"鎖緊程度"也有關。
就像輪組的預壓,和曲柄/BB外蓋的鎖緊程度類似概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