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最常見的就是橘色胎,配上那時流行的登山車真的是騷包到不行~

另外一點,以前馬牌胎也都是貨真價實德國製造。
但隨著時代演變,後來也漸漸出現泰國製、台灣製的馬牌輪胎。這時馬牌在我心中的評價就漸漸降低。
雖然後來頂級胎如GP4000還是德國製,不過好貴啊。

後來組了公路車,沒事也在找公路車胎。
沒想到在每天去抬槓的車店裡找到一盒GP3000,保證是庫存貨,熟成得恰到好處又是彩色的!
就打開盒子帶回家!

gp3000當前輪用,下次預計帶一條可折的sport 1000回家裝後輪。
盒子上的標籤
開盒囉~上面的白點想也知道是...

內附安裝說明書一張,簡單說這條胎是hook框用的,不是管胎喔。
看看胎壁的標示,這條胎應該是後期的gp3000,加進ASC技術,什麼矽ox什麼鬼的,大概是降低滾動阻力之類的玩意。
現在不稀奇,當時可是最新技術啊!

最後看看現在的gp4000,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上週騎一趟三峽接天宮,因為當天氣溫對我來說太低了,人沒發揮開來,輪胎也沒測。
希望明天狀況更好,再來回憶一下當年對馬牌的美好記憶。

裝上車的照片後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