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飛輪問題詢問

因為目前對於飛輪選用的觀念還不是很清楚,
請教各位,在公路車上的飛輪以DURA-ACE 7800有:

11-12-13-14-15-16-17-18-19-21T
11-12-13-14-15-16-17-19-21-23T
12-13-14-15-16-17-18-19-20-21T
12-13-14-15-16-17-18-19-21-23T
12-13-14-15-16-17-19-21-23-25T
12-13-14-15-16-17-19-21-24-27T

所以想詢問
11-21T、11-23T、12-21T、12-23T、12-25T及12-27T的使用時機為何??會是因為道路需求而決定嗎?
一般入門的話建議使用哪顆會比較好?

另外SRAM的公路車9速飛輪也有出12-26T、12-23T、11-23T、11-21T,想問一下9速的飛輪一般會使用在何處?

同樣11-23T有9速飛輪也有10速飛輪,在騎乘上功能在何處?兩者騎乘上有何優缺點呢?

謝謝!
2007-12-26 9:4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飛輪問題
借題確認一個問題~~~
"T"是否表示"齒"??
例如21T是表示該齒盤為21齒?
⚠ 騎機車很討厭莫名其妙被狗追著吠,甚至被狗咬!我不能打那些狗自保,因為那些狗有人罩...
mosquito wrote:
在騎乘上功能在何處?兩者騎乘上有何優缺點呢?...(恕刪)


端看兄台腳力如何....

如果前34後25爬許多坡還是會累或者要一直重踩才上得去,就弄個後27的吧!

如果覺得前53後12還是太輕,就弄個後11的吧!

應該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萬一講錯了還請鞭小力一點。
只要是柏油路 都是RB的天下!http://xavier0107.blogspot.com/
似乎許多市售版成車多半配的是,
大盤 50/34 CT盤,
飛輪 12-25T,
是不是代表可以適用於大部分初學者?
為什麼沒有11對到27的呢?
真是的
不然這樣的一顆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呀
SRAM 有出 11-28T 的 OG1070吧~.腳力不足可以選用,決對可以減少您的臉部扭曲的程度.
小弟不材.就是用它.它的下一齒就是25T.小弟搭 50/34t 大盤(搭西馬肉二級長腿後變. 進可攻退可守.不錯用.可以試試看.

http://tw.myblog.yahoo.com/gnh9h
豆漿凱文 wrote:
SRAM 有出 11...(恕刪)

水喔
來去找這顆看看


小弟去阿拍找 有找到一顆
但上頭寫的是11-26吔 不是11-28吔
是這顆的型號相同而有不同的齒數嗎?
道路越平坦,齒比可以配越密的。如11-21T

道路爬昇率越大,齒比需要配比較疏的。如11-27T

密齒比讓你可以在巡航時容易找到合適的檔比,比較不會發生昇一檔太高,降一檔太低的窘況。
齒比不合適,同樣是可以拉上高速,只是不容易撐久而已(但公路車的基本要求是又快又久,不是只有快而已)。
而密齒比的缺點是齒比延伸域不夠,遇到超過齒比含概範圍(視腿力而定)的上坡就葛屁了。

基本上可以密齒比為基礎,然後視你的腳力和練習的路況,考慮放大多少齒比。
21T會下來牽車,那就找23T,23T再撐不住,那就找25T…依此類推。

至於要11起或是12起,同樣視你的腳力和路況而定。
如果路程上有可能發生大盤對12T還可以輕鬆拉超過130RPM撐住15分鐘,那可能就要考慮使用11T了。
不見得是腳力夠,比如這段比賽下坡居多、順風居多…都有可能讓你的12T不夠用。所以是視腿力和你的路況而定。

至於十速和九速,就多一速呀。
MTB或通勤車差一速,感覺還不會差很多。公路車差一速,有時會憋死人的。
比如
12-13-14-15-16-17-19-21-24-27T
通勤車路程短,MTB路況變化極快,一個檔位都不會撐太久,少掉16這一齒,大不了用15T踩重一點,或是用17T踩快一點,都是可以撐過去的。
當然公路車也是能這樣踩,但別忘了公路車常常某路況一踩就是延伸15分鐘、20分鐘,少了16這一齒,你的腿不是越來越累,就是看著別人越來越遠。

以上前題是把公路車當公路車在練、或是在比賽中使用的配齒原則。
如果是把公路車當休閒車,騎乘少有長距離高速巡航,那要求並不需要這麼講究,疏齒比對一般生活或休閒用會比較方便一些。
53:12 130rpm 踩15分鐘= =
這個程度就有點太高了吧...

很多所謂騎車聖地

幾乎都是山...

常常會有『說到用齒方恨少』的感覺...
請問一下,同樣都是12-25T,用105、ultegra或是dura-ace,真的有什麼踩踏效率上的差別嗎? 還是又只是爽度大於實用度而已?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