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1 ZeroLite XGR1輪組 綁鋼絲,加速、爬坡、和側向過彎剛性升級大有感!

從一開始單車熱時,

(從單車熱前的Giant Boulder在信義誠品附近被偷(算了,沒報警),
換第一代雙避Anthem裡的第二級,
(Anthem2? 原以為可以屁股不再痛,原來都是練不夠和騎姿問題),
那知愈騎輪胎從粗巧克力胎換到愈細的光頭胎(完全失掉Anthem本色了!)。
買了Colnago後,就乾脆把Anthem2的傳動、煞變全拆下,升級了大盤曲柄、平把、龍頭、坐墊,
找了Moser登山車架,應也是Moser的碟煞公路車輪組,
玩起了前一陣子才開始流行的碟煞版平把公路車。
這車在計劃入手TCR1前就便宜賣了。)


就一直從01中毒變成器材控,

當然也從01的專家達人學了不少DIY。

中毒之最也就是25W一次到位組了一王(既有一王,那會看上4后?)Colnago Extreme C 噴射機彩繪版,
(其實那時只喜歡水平車架,且上/下/立/頭管,前/後叉,都中規中矩,不帶muscle的車架!)


這車今年一月也決定換人照顧脫手了。
(常爬坡被刷卡,實在我弱腳,有愧於它之曾是環法KOM啊!)


其實在2010年就有物色入手另一部車TCR1。
(原廠配105,只是大盤曲柄是用FC R600?)
(入門車嘛,被刷卡可以推托器材不好!)

那時其實是受了肥油貓大大的一篇評論的影響,
(肥大把TCR的來歷演化說的一清二楚),

肥大是很忠肯的一個人,
(個人從網上神交,還蠻尊敬他的),

讓我感覺TCR1的〝車架〞是物(功能--幾何、剛性)大大的超過所值啊!(現在認真的騎它,真有此感!)


當然那時在器材控影響之下,

對那原廠配的輪組(XeroLite XGR1 3cm 框高,約16xx克)臨幸不多就冷落在一旁了。
(原來,那30mm框高的 Foumula XR320, 記得是用DT圓鋼絲,F16/R20,就一交叉編法?
以30mm鋁框而言,夠輕的6xx g + 9xx g = 16xx g,
對我這60 kg的人(近〝老灰〞了),加綁了鋼絲,簡直是〝神器〞啊!)


騎過了一王,賣了,歸回平凡,想起了這XGR1,
(這東西和Formula ZeroLite XR1應是一樣東西啦,只是名字多了Giant的G。)
(前幾天01爬文看到國內有位知音把這XGR1歸為1.5W左右的好物呢!
(加綁了鋼絲,我更覺得大大超過了!)
國外的一些騎士(體重140~180 lb)對XR1的review,可也不少好評喲!)


但世人眼中的凡物,畢竟就是凡物(但我以前太小看它了),

但我個性(工程背景?)就是喜歡在凡物上看看有沒辦法(不花錢的)去創造、增加一些價值出來!


也好巧,一兩個月前在01爬文一些專家達人的〝手編輪〞討論中,

就發現了〝綁鋼絲〞這個寶,
(記得多年前就看過,但那時嗤之以鼻 -- 唉,凡人如我的認知和見識,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但粗細鋼絲都有人用,
(專家達人說,wheel building聖經正解應是0.46mm?),
而且怎麼綁?綁幾圈?


好在01沒有,google大神也有,就找到了綁法的詳細圖文,

我家說好不好,就是附近生活機能超級好,樓下就有家雙店面1F+B1的(什麼都有的)無敵大五金行,

等不得也立刻下樓買,但最細的白鐵鋼絲也只有#24 (粗估0.56mm?),

反正土法煉鋼嘛!(但這麼粗,很難綁,但終端絞緊,可能也較不易鬆掉)

(不能這麼說〝土法煉鋼〞喲!
據說wheel building聖經可是有憑有據的喲!據說是〝虛擬〞加大花鼓/縮短條幅,而達到增強剛性的效果。)


到底創造、增加一些價值出來沒有?

只能說我很滿意(以它的平凡價錢)它現在的剛性,
起步輕快,平路小緩坡加速也快,不知〝拖〞為何物!
(極限在自己的肌力、心肺功能!)

速度也好維持(唉,反正我也維持不了多久!)(不講慣性免得討罵),

爬幾個台七乙後半段/石門水庫環湖道路中的一些短陡坡,也不會軟腳,
(不會去碰煞車塊啦!也沒條幅異音!),
(廢話,什麼輪也一樣,
軟的是我的腿,肌力不足,心肺功能不夠,輸出也不大,只能龜,但差異性還是有感啦!
27T正想換30T的救命飛輪呢!)。

稍高速直線下滑(怕死也只敢~50KM/hr而已啦),
和減速過彎(台灣汽機車盲彎吃對向的太多啦,害我不敢稍高速試外內外啦),
都很穩定(當然騎姿也有關啦,都握下把、雙曲柄水平、身體壓低、屁股都後移到座墊外了)。
(TCR1+綁鋼絲的XGR1還真給我很高的剛性穩定安全感呢!)。


疑,怎麼01上的許多高貴開箱輪中有的特性,這個凡物+綁鋼絲也有?
(可能就差個aero dynamics?但是國外也有人說這是小aero框呢!)



01傳統,圖呢?(有圖有真相)


TCR1 ZeroLite XGR1輪組 綁鋼絲,加速、爬坡、和側向過彎剛性升級大有感!
TCR1 ZeroLite XGR1輪組 綁鋼絲,加速、爬坡、和側向過彎剛性升級大有感!
TCR1 ZeroLite XGR1輪組 綁鋼絲,加速、爬坡、和側向過彎剛性升級大有感!
2016-04-05 23:33 發佈
m2263 wrote:
從一開始單車熱時,...(恕刪)



自己記錄一下:

預報說周日後一周都有雨,

今天下午就覺得要騎一下(假日一次車手,頂多就中間再加一次共兩次/周),

用意也要再測試、感覺一下XGR1每個交疊點綁了8、9圈粗鋼絲之後,真的大大提升剛性?


先說結論:
我只能說amazing!amazing!amazing!
我從未(含以前Colnago E/C + Neutron Ultra爬坡輪)在台七乙的〝後半段〞約5~6公里長,
(有道路標示average 9%),以34/16齒比,爬完全程到最高點,
其中三、四個短陡坡就抽車,
在較高齒比下抽車(較重踩下),輪組完全沒有軟掉的感覺!(似乎極限只在自己的肌力、心肺功能!)
平路起步、加速極為快速,也不知〝拖〞是何物 (真的極限只在自己的肌力、心肺功能!)

對我而言,要進階,我覺得只有〝貴森森、又輕、又剛性高〞的〝高階板輪〞才能辦到了!



今天配備:

*2010 TCR1 (配105,CT盤50-34,飛輪12-27T,大盤曲柄Giant換成FC R600) 原廠車未改,
(其實只改踏板為Wellgo WR-1),
*綁鋼絲的XGR1輪組,
(重點之一:30mm鋁框高不含胎16xx g 也應是重量上限了喲)
*Continental Grandsport race 外胎,
(就500元一條 max 120 psi + Kenda內胎 打120 psi 我習慣都打max胎壓),
(下次考慮換〝方程式單車〞賣的Kenda 590元(非K925 500元),
或Maxxis 750元外胎 + Maxxis 92 g 內胎試試,稍減重),
*Wellgo WR-1(非卡踏), (穿Specialized鞋底有巧克立塊的兩用鞋,很好〝咬住〞WR-1),
*Topeak隨身打氣筒掛上管下方,內胎x1,挖胎棒x3,小六角5mm/4mm各一,就擠在一個小Topeak座墊包內。
(以前只知減重,克克計較,什麽也不帶,現在考量不一樣了。換個比)
*前燈x2(S-Sun high power,3個AAA),加一吃CR2032的小白光5-LED燈,各有用途。
*後燈x2(一個長6.3cm藍光,另一個長7~8cm紅光,模擬警車藍紅閃光燈,共4個AAA電池,安全第一),
*600cc水壺x2

人+車大概就71kg以內吧。


後記:
前輪下次降5 psi(打115psi),下坡在WRC路面下,才不會跳動大。
效果可能不錯,但真的很難看,試試用碳纖維絲纏,然後用樹脂膠封,會美觀許多。
chenjianjun wrote:
效果可能不錯,但真...(恕刪)



因為Zero Lite XGR1的框上貼紙我全撕掉,就完全鋁框原色,

條幅是圓鋼絲原色,

綁的鋼絲也是原色系,

不仔細看,還真不易察覺我這〝偷吃步〞呢!


我覺得圓條幅(1.6~1.8mm?)交疊點,用了我這粗鋼絲(0.54~0.56mm)繞緊8、9圈,

較粗鋼絲的兩尾端又絞的死死的(但也不易隱藏住),

幾次山路(台七乙、石門水庫、台3)騎下來,也不見有任何鬆動。


有機會再來研究使用你說的材料工法。Thanks.




m2263 wrote:
因為Zero Lite XGR1的框上貼紙我全撕掉,就完全鋁框原色,

條幅是圓鋼絲原色,

綁的鋼絲也是原色系,

不仔細看,還真不易察覺我這〝偷吃步〞呢!


如果不鏽鋼鋼絲的材質不夠好,一樣會微微生繡的話

那你的" 偷吃步 "就會變得很明顯了 !!!
hsienrx wrote:
如果不鏽鋼鋼絲的材...(恕刪)


就寫ST金屬材質的白鐵線,24#,(上次google 24# 好像是0.54 or 0.56mm),
30年保存期限,製造地彰化。

比較粗,較難綁,但使用後蠻牢靠的(兩尾端絞的死死的)。一包29圈才13克。才25元。


過一陣子再看看有沒生鏽。

Laplaace wrote:
DIY精神=無價01...(恕刪)



本想拿去給捷輪綁,爬文又有找到綁法,就想自己玩玩看,真的效果顯著。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