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介紹分界線~~~~~~~~~~~~~~~~~~~~~~~~~~~~~~~~~~~~~~~~~~~~~~~~~~~~~~~~~~~~~~~~~~~~~~~~~~~~~~~~~~~~~~~~~~~~~~~~
全車照




計時把墊片的孔位調整相當多,固定座本身就有三孔,可選擇其中兩孔鎖固。圖片中是最寬最後退的位置。

墊片泡棉看似相當厚,其實觸感偏硬。換裝VISION的泡棉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墊高片其實是水滴狀的,並非圓柱體。這是最高的狀態~

捷安特自家的煞車把,回彈力強,握感也不錯。一樣是低風阻的剃刀形狀~


煞車線就藏在這墊片裡面歐!

比起前代防水墊圈,新款的質感大好!

緊迫式鎖固

坐墊角度調整採取鎖在孔位上,非一般方式夾在座管軌道(調一次BUFALO SLIPSTREAM的座管角度真的會發瘋)。

後上叉的彎角較BMC TM 系列柔順許多~

後下叉出線孔,此車走內線採將整條外管塞進車架內管方式。

完成度相當高的後夾導流板,夾器本身也有~

這夾器的調整方式太讚了!小豆豆直接有調整鬆緊與快放功能。

就是薄阿!

立管的流體形狀採截面式

低調到以為是污漬的型號~~~

龍頭轉一下就可看到走線了,好麻煩的感覺><

零件介紹分界線~~~~~~~~~~~~~~~~~~~~~~~~~~~~~~~~~~~~~~~~~~~~~~~~~~~~~~~~~~~~~~~~~~~~~~~~~~~~~~~~~~~~~~~~~~~~~~~~
個人還蠻喜歡這種切銷方式的

相當相當實用的FIZIK TRIONE K弓(是K弓阿


上管放食物的盒子,據技師說:東西吃完千萬不要放回去(放口袋或褲管),尤其是能量膠!!!下場會很可怕~~~

雖然無負重狀態轉得不太順的PA-2,但是就實際上路測試,它相當不錯(本人騎過雲豹OP原廠輪組,就是一種氣沒打飽的拖重感)!
二手拆車市價2000而已,超俗!!!!扣除重量因素,至少是4000~5000元的價值!

後花鼓圓輪幅,中規中矩的編輪方式,或許棘爪數(或溝)太少,銜接踩踏時的頓挫感明顯。

新款DA 11速,手感相當明確、輕手,換檔速度似乎有快一咪咪???

原廠就很好用的SP41~

採習慣的橢圓盤,心理功率增加十趴!!!

技師的技術有沒有UP DATE,就看這顆螺絲跟走線角度!!!

只能說,新一代的變速器效率直接打趴舊DA(我的老7800)

硬體介紹結束~~~~~~~~~~~~~~~~~~~~~~~~~~~~~~~~~~~~~~~~~~~~~~~~~~~~~~~~~~~~~~~~~~~~~~~~~~~~~~~~~~~~~~~~~~~~~~~~~~~~~~~~~~~
心得與後記
1.製車技術一年一年進步,就算是2010年的一級車(FELT DA),平心而論,效能就是差新款二級車一截!
2.此車的尺寸是L,我也有試騎技師的M號,理論上會比較好操控,實際有一種重心過低的不流暢感~
3.烤漆進步了,塗裝也進步了。
4.以我貧弱的腳力測試40KM後(路測)的心得,此車外觀雖殺但絕非猛獸,
它沒辦法讓你騎出最高速度,但在最後5KM你快縮肛時,可以不必消耗過多氣力順順的帶過。
5.這台還沒經過專業FITTING,目前是依我習慣的位置調整。
6.車子在中清路買的,整個過程相當愉快。
技師相當熱心的幫我解決RIDEA 曲柄少一片墊圈的毛病(我的問題非廠商),說話也中肯,朋友介紹的果然值得信賴。
7.交車前、後都有專業FITTING,調完後先騎個500K再與各位車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