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組升級為一級鋁框EASTON EA90 SLX
一級鋁框EASTON EA90 SLX
=================================

國中時期入手了人生第一台的公路車
當初的公路車還是很陽春款的鋼管公路車
沒有品牌,只知道當時還是下撥變速的系統
經過了近20個年頭,鋼管車已跟潮和文青漸漸畫上等號
所以身為一個假掰的文青,就算已經年過30還是想希望能繼續假掰下去
幻想只要騎上鋼管車就可以和他一樣

(照片取自網路)
但很可惜的,沒有人家的身材也沒有勇氣到韓國進行改造

且鋼管車是很吃感覺的車款
在有限的預算內,很難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想要復古的外型又想要兼顧性能,粗估少說也要個8萬10萬的
在現實的考量下,只好轉向研究鋁車及碳纖維車
這次選購車子,只有3個條件
1.輕
2.105系統
3.5萬以內
看了網路不少前輩推薦,G和M兩大牌在各方面都非常完善
後勤維修點也夠多,對於新手來說會相對的方便
但我不太想是路上太常見的品牌

雖然說G和M的二手車價相對保值,但東西剛買就考慮賣的問題,似乎也有點奇怪
所以G和M兩牌第一時間被我排除
進口車系也不太考慮,因為隨便看喜歡的預算都爆出太多
所以一直在國產車中尋找
原本已經放棄碳纖維車種,因為價位相對較高
就在要放棄的時候,意外看到TRIGON這品牌的介紹
其中更看到一台碳纖維公路車在做特價,也就是這次要介紹的TR688
此台車的規格如下:
車架材質:TRIGON TR688 CARBON C8
車架尺寸:46&49&52&55cm
前叉:TRIGON RC52S CARBON C8(UCI認證)
手變:SHIMANO 105 22速
前變:SHIMANO 105
後變:SHIMANO 105
飛輪:SHIMANO 105 11-28 or 11-32T
齒盤:SHIMANO 105 50/34 or 52/36T
鏈條:SHIMANO HG600-11
夾器:SHIMANO 105
輪組:MAVIC AKSIUM
外胎:MAVIC 700x23C
車把:EASTON EA30
龍頭:EASTON EA50
坐管:EASTON EA50
坐墊:SANMARCO ERA
重量:8Kg(49cm)
各方面來說都算有符合我的需求,找了一間網路上評價不錯的店家直接去和老闆聊了一下,就下訂了
經過了一個星期的等待,終於接到老闆的電話,可以去牽車了
以下為開箱照片
TRIGON的車目前是由PERFORMER代理,所以裝車的紙箱外面是印PERFORMER的LOGO

驗明正身 TR688 55cm的車架

開箱了,車架及零件都有妥善防護包裝

成車出廠附的san marco坐墊及EASTON座管
雖說是義大利品牌的坐墊,但成車所附的這款是MIT的

拆掉防護泡棉,準備出來見客了,原車附的輪框是Mavic的入門款AKSIUM

為了避免日後想東想西,訂車的時候一併把原本的輪組升級為Mavic Elite 2016年款,我選擇紅色的花鼓

快拆

安裝飛輪,因為不是勇腳,所以選了32T的飛輪

換來看車架,整體滿粗勇的,近看可以看的到碳纖維的紋路

全車走內線

龍頭也是EASTON的,聽說品質還算不錯,以不到4萬的碳車來說,應該還算說得過去
本人因上半身較長,所以選擇了11cm的長度

105的變速系統


車頭的LOGO是立體金屬,不是隨便貼個貼紙

老闆說PERFORMER的車把帶算是纏的好看的

大約一小時吧,車子就組好了

原本其實是想入手消光黑的,但因為我要的大車架(55cm)已經沒有消光了,只好轉入亮面黑
沒想到組完後,其實比想像中的好看
另外除了安全帽,前後燈,坐墊包這些基本的配備外,也順便入手了bryton rider310

騎了幾天後,因為原廠的坐墊不合坐,又更換成SMP HELL,由於是合成皮的緣故,價位相對平價很多

換了以後,坐上去馬上覺得比原廠的好坐很多,但目前還沒有長距離的騎乘,所以還得再測試
綜合以上開箱做個結論
3級的車架+3級的變速系統+3級的輪組
在有限的預算內,這樣的搭配,我想應該會是一台平均好騎的車
剩下的就是多騎,訓練腿力,把這台車的性能發揮到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