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夏天,那時正值大學三年級,我在Subway打工努力做著三明治,
突然幾位穿著帥氣的公路車手,走進來點了餐,喚起來我國中時騎單車的美好回憶,那個周末,一個衝動下,用打工辛苦賺來的錢,我買了人生的第一台公路車,騎著公路車去環島,挑戰Never Stop NS200的比賽,直到完成研究所的學業。
2011年,我買了Giant TCR Composite.公路車,作為自己第一份正式工作的犒賞,這台全Carbon的公路車,陪著我上武嶺,挑戰NS300,在這幾年騎著單車度過了許多周末的時光,也陸續使用了不少單車零組件。
今年是我踏入公路車的第11年,心中的小惡魔,一直在呼喚著,直上1級就不會東想西想了~~,於是有了這篇開箱文與各位分享。
那就來看看Advanced SL ISP的開箱照片:
1. 車子到新竹店時,我先用電話通知捷安特請他們幫忙把飛輪後的檔板拆除, 組車後,2位店員先依Fitting量出來的跨高裁座高,保險起見,分了兩次裁切,量座高也有用專業的量具,這部分做得很不錯。

2. 走線,店長小莊說有幫我簡單的重走,線收的很漂亮,技術很到位。
成車搭配giant contact sl 的龍頭和把手,由於fitting建議用11cm的,先借了一個龍頭使用。

3. Giant自家新出的坐墊,成車搭配的是適合前傾騎姿的版本,個人覺得坐起來很Q,坐墊尾端的弧形適合穩定的踩踏,有點像S牌的Romin,填充物明顯少了一些,創造出輕盈的身形,個人覺得好坐又好看

4. 外觀上,我個人覺得塗裝簡潔有力,外型上最大的變動在於後上叉,簍空是上一代TCR的特徵,這一代版本,取消了這個設計,但據我所知,車架重量是更低了,設定完座艙,最後加上Ultegra卡踏的實測重量是7.08kg, 原廠快拆很扎實,後續我會換成輕量化的快拆和Elite的水壺架,雖然捷安特原廠的Carbon水壺架便宜又輕,但總覺得要搭配一點不一樣的配件。

5. 試騎心得
輕量化的車架、搭配剛性不差的配件,又輕又強,是我在捷安特試乘會騎乘搭配DA Di2的版本的心得,經過了2周的等待,捷安特新竹店通知我車子到了
單就幾次登山路段用garmin 920XT紀錄的結果分享各路段試騎的時間結果,
身為一個工程師,我知道登山測時,會因為天氣,體重,踩踏功率等等因素對結果有所影響。我在拿到新車的第二天盡全力騎一趟自己常練習的陡坡(最大坡度15%),5分鐘路程的長度,這台車就以4分01秒刷新了舊PR 4分31秒(騎乘車輛為TCR Composite搭配Fulcrum Racing Zero) ,快了11%.
而一般短坡的試騎結果比較合理,新竹湖口戰車坡的試騎,我先前的最佳紀錄是14分31秒.,換了新車試騎,先慢騎2趟後全力衝刺,成績是13分40秒,大約快了5%多的時間(820/871secs)。
長距離登山的部分,這周和幾位車友去騎宇老計時,則是以90分鐘完成,新車讓人騎起來滿意,下坡半路停下來休息,碳框也不會燙手,讓人安心。
回程我和車友互相輪車衝刺,很享受好車給我們的回饋感,騎起來真是享受。

我最常一起練車的車友常對我說,當你用到了某一個程度的東西,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這2周我騎了這台新買的TCR後,我突然可以領會到某位前輩說的話 “當你擁有了功率計,你就可以預知未來”
這句話我可以改成以下自己騎車的心得
“當你擁有了TCR SL ISP,你騎不快代表你練不夠大”
最後分享今天參加捷安特團隊計時賽的照片,我們騎不快,但很享受吹風的感覺

攝影: Asus Zen phone6. & Bicycle life分享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