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經由拜訪日月潭的活動,我對單車設備的迷失,完全醒了

去年:三級車架+三級變速+三級鋁板輪+開口胎 (10速)
今年:一級環法車架+電子變速+環法輪組+一級管胎 (11速)
加上,我這一年來8000K的練習。
結果,時間只差3分鐘。沒有錯,只快了3分鐘。當我把碼錶翻頁看時間時,徹底地失望。
結論:我對單車設備的迷失,完全醒了。別人比較快,並不是因為他的裝備比較好。
(註:以上結論僅是對我個人而言,對他人可能不適用)


16樓更新
我仍然非常喜歡我的裝備,第一他是我用錢買的,第二和一般比起來,真的算高檔,失復何求了。
2015-09-14 20:08 發佈

silver mondeo wrote:
去年:三級車架+三...(恕刪)

訓練後的輸出沒增加,8000k又怎樣
去買個功率計吧
我兩台車都有功率計,今年FTP有5-10%的增加。

Eddychiu wrote:
訓練後的輸出沒增加,8000k又怎樣
去買個功率計吧

silver mondeo wrote:
我兩台車都有功率計...(恕刪)

如果原本成績就很好,那快三分也是很厲害了
Eddychiu wrote:
如果原本成績就很好...(恕刪)


以三大賽來說的話是這樣沒錯.
還有一項沒有寫 :

今年:老了一年 !

silver mondeo wrote:
去年:三級車架+三...(恕刪)


GCN在這個測試裡面用兩個車手去測試空力車跟輕量爬坡車的差距,

出力控制在300w左右.空力車大概快個1.5%而已.應該是測試平路高速環境.

然後他們拿這個數據去換算40km的計時賽,大概就是快了4分鐘左右.

如果出力不到300w兩台車的差距就可能會更小,如果出力高於300w就會更大.



所以有快了三分鐘應該就算是滿多的了.
是啊,又老了一歲。這也是變因之一。
chachaping wrote:
還有一項沒有寫 :
...(恕刪)
您說的還蠻準的。
我在73分鐘時翻頁看了一下平均功率,272W,所以差異更小了。

bloodymirage wrote:
GCN在這個測試裡面...(恕刪)
1.騎車跟練車的定義,可能要弄清楚是不是一樣
2.天氣跟當天路況也會影響成績
3.自己土法練鋼? 功率訓練? 車隊團練? 聯賽? 這些事情可以去思考一下
4.73分鐘273w已經很高很高很高了...體重跟73分鐘後的數據呢?

騎車要有熱情啊
如果投資裝備是讓自己更快樂的因素
那有何不可?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